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崂山烽火之山妖 > 第54章 惩办杜一德

第54章 惩办杜一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胡成国一早来到二弟成家这里。兄弟两个拉了一回闲话,成国将烟袋锅往鞋底上扣了扣说,夜来做了一个梦,梦见兆义他们被人绑着,朝我大喊救命,怕是要出事哩!稍一停顿,又说,唉,这要是雪儿她奶奶在这里就好了,偏她们又搬走了,要不,她老人家见多识广,一定有主意!

    正在那里做饭的雪儿安慰他道,大哥,没事的,有道是日有所想,夜有所梦,怕是你想他们了。俗话说得好,吉人自有天祥,不会有事的!

    成国听雪儿如此说,也就附和道,有弟妹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又叹了一口气说,这兵慌马乱的,眼下兆礼、兆义他们兄弟几个也都二十五六的年纪了,眼看都小三十了。都说三十而立,可他们连个媳妇都没有,你说急不急人!

    成家接过话说,谁说不是呵,可国不立,家又如何立得?好歹他们兄弟几个都在为国而战,为民族而争,说起来也还对得起祖宗,想起来,祖宗们也不会怪罪的。

    雪儿说,说的是啊!前面兆礼领回来的那闺女,爹被鬼子杀死了,家也没了,这不,就跟着兆礼他们干起了游击队,发誓要为她爹报仇。那姑娘有志气,一点也不亚于爷们儿!

    成国说,哎,对了,那个闺女倒是与兆礼挺般配的,我看两个人也有意,恁两个也没问问兆礼是个什么情况?

    成家说,等他们再回家时,就让他娘问问他。

    又说了一回话,成国就回去了。

    雪儿和大伯哥说的那个闺女,就是高桂花。

    自从参加游击队以来,高桂花数次配合胡兆礼等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令队员们刮目相看。尤为难得的是,她不但枪打得准,而且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她的表现,又考虑到特务大队需要有女人参加,便于执行任务,经许京武大队长提议,将其正式调入特务大队。

    不说高桂花,却说许京武这个人。在游击队里,许京武可谓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出生在崂山龙口村,兄弟姐妹三人。这龙口村分北龙口和南龙口,北龙口以胡姓为主,南龙口的人则大都姓许。龙口村西去李村十五里,东距汉河村三里。抗日战争爆发后,一身武功的许京武怀揣一腔报国热情,投身于抗日队伍。早初,他在高芳先的国术馆任武术教官,后来便成为李先良、高芳先等人的得力干将,在崂山游击队里创造了不少神话般的战斗奇迹。杀鬼子、惩汉奸、夺枪绵、筹粮款,穿插活动于崂山和青岛之间,令鬼子汉奸闻风丧胆。

    游击队的粮食来源于当地民众,而武器、衣服、资金则主要到市区募捐或夺取。这些功劳都离不开许京武领导下的特务大队。他们最初是通过市内关系,以捎话、传递信件,甚至是上门做工作等手段,向市内商人伸手,要求他们对游击队进行捐助。但是,因在敌伪的严密监控之下,大多数商人惧怕敌人报复,更怕自己和亲友落入牢狱之灾,甚至是生命危险,不敢冒然捐助。更有少数奸商,甘愿依靠敌伪的保护,视崂山为匪区,居然将劝捐函件交给敌伪,或向敌人告密。这样一来,劝捐不仅毫无效果,反而使日伪掌握了游击队的动向和情况,越发加紧了对崂山的封锁控制和扫荡。在这种情况下,许京武决定软硬兼施,打击首恶,保证劝捐工作的开展。

    首先,他对市内特务大队的潜伏力量重新做了调整,并对劝捐函的言辞作了修整,增加了形势分析和强硬语句,给顽固不化分子“记黑白账”;其次是“枪打出头鸟”,惩治奸商。

    两名首恶奸商首先上了被惩治的名单。这两名奸商一个是“大洋商贸总会”总经理杜一德,一个是台东商会会长李南雁。这两人倚仗日本给他们撑腰,全不把崂山游击队放在眼里。不仅自己不接受游击队提出的捐赠要求,而且还煽动其他商人公开抵制劝捐活动。倒是对日本人言听计从,惟马首是瞻,引起了极大民愤。

    经过多日侦察,游击队观察到,杜一德住在八大关,但所在地比较偏僻。特别是晚上,这里人少车稀。而杜一德还有一个晚上出来散步的习惯,这正是对其实行惩罚的好机会。游击队决定首先惩办杜一德。

    一天傍晚,在八大关的一条林荫大道上,一位阔夫人模样的女性胳膊上挽着手提包,身着旗袍,脚蹬高跟儿皮鞋,嗒、嗒、嗒地走着;周围的几条林荫路口,也不时出现几个眼戴墨镜、一身黑装、腰挎匣子枪,一看就是汉奸模样的人。不一时,别墅里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秃顶男人,这个人就是杜一德。

    就在杜一德与穿旗袍女人迎面相遇的时候,只见女人侧身装作从手提包里取东西,却突然掏出手枪,朝杜一德连开两枪,杜一德当即中弹身亡。杜一德死亡现场留有一张纸条,上写:优待助我,汉奸必死!落款是崂山游击队。

    枪声一响,穿旗袍的女人在周围几个“汉奸模样”的人的掩护下眨眼之间消失在风景秀丽的八大关,等警察和巡逻的鬼子们赶到时,杜一德早已魂销魄散,而游击队则骑着脚踏车,以追赶游击队为名,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扬长而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