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虎口夺粮
夕阳挂在天边,天空中一丝风儿也没有,周围静静地都能听到人们相互间的喘息声,只有知了不知疲倦地渴了、渴了地乱叫。已经有十多天没见雨星了,路边的野草蔫蔫地失去了昔日的旺盛,就连一向横行霸道的日伪军也缩在碉堡里没了往日的精神气。西边的山峰上出现了几朵灰色的云,胡兆礼说,怕是要下雨了。
胡兆礼和姜可明他们坐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地观察山下碉堡及周边的情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几天来,日伪军正在各村征粮,兆礼几个人研究,决定从鬼子手中抢粮。问题是从哪里下手,粮食到手后如何运送到隐蔽的地点。
崂山抗日游击队正式打出旗帜后,他们决定将游击队的藏身地点设在二龙山区域。这里虽然靠王哥庄的日军据点很近,但考虑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前年,鬼子烧了塘子观和白云洞,两天杀死了十多名道士,而后鬼子很少涉足这区域;二来,这里出入便捷,退则有连绵的大山,而周围又有许多深涧、山洞,是开展游击最理想的地方。因此,他们将白云洞和塘子观作为临时藏身场所。
神奇的二龙山,方圆8平方公里,每当春秋之际,一座座山峦,紫气蒸腾,扑朔迷离,漂浮着万代奥妙,掩盖着神话中的“神宅仙窟”;在夏冬之季,一道道曲折的峡谷,叠云卧雾,深藏着千秋机密,如同传说中的“洞天福地”!那秀丽的“笔架峰”,高插蓝天;雄伟的“将军峰”,巍然屹立;陡峭的“横狮岭”,威风凛凛;美妙的“玉秀峰”,气度不俗。更兼那漫山遍野、星罗棋布般的嶙峋奇石,块块惟妙惟肖,百态千姿:有的像巨星压顶,霞气尽染;有的像蟠桃高搁,敬天祭地;有的像道姑打坐,一心不二;有的像老僧悟禅,昼夜不眠;有的像姑娘静立,想亲思故;有的像老汉采药,背篓荷锄;有的像天兵列阵,神奇十足;有的像八仙拜寿,演练不止……。
这里的每一座峰、每一道岭、每一条涧、每一块石,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身入其境,美不胜收;感叹之余,突发奇想:或穿涧越岭,或攀峰登极,流连其中,往返迷途,废寝忘食地寻觅着拜“仙”之门、“飞升”之路,急不可待之时,还会情不自禁地仰天高呼:“仙家何所居”,“神女无恙乎”?
二龙山,是美妙的山:春日融融,温暖着万物复苏;夏雨淅淅,滋润着花草万木。天幕下的坡坡岭岭,变成了天然的大舞台,一年一度的自然界歌、舞、音乐盛会,便徐徐地拉开了序幕:山燕子一声声尖啸,惊醒了山涧里沉睡的晨雾;布谷鸟那古老悠扬的“春播歌”,唱醉了青山翠岩;黄鹂鸟的“女声”独唱,在山涧峡谷中回响不息。……
然而这一切,皆因强盗的入侵而改变了往日的模样,只有潺潺小溪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美好,惟有幽幽的深涧还在陈述着昨天发生过的悲惨故事。
游击队员们来了,他们要在这原本神宅仙窟之地,点燃起复仇的怒火。
经过侦察和周密计划,兆礼等人决定从南线的东瀛据点下手,打它个措手不及。
当天晚上,果然下起了大雨。利用雨雾的掩护,兆礼、可明等七人带着手雷、短枪和一挺机枪潜入东瀛据点周围侦察情况。他们将两名队员和机枪安排在离碉堡约一里处的上山必经之路,以备接应。兆礼、可明则带领三名队员携带短枪和手雷绕道靠近碉堡,进行近处侦察。他们发现,或许是下雨天的缘故,该据点的警戒并不严格,一个钟头左右的时间,只有一个伪军出来了三次,站在碉堡顶上向外巡视了一圈就下去了。至于据点内部的情况,并不清楚。兆礼对可明说,看来要搞清楚里面的情况,只能进到据点里才行。可明点头称是。五个人趁着夜幕和雨雾的掩护,迅速撤离。在返回的路上,又对行动时进入和撤离的路线进行了勘察。
第二天,姜可明通过关系,找到了后登瀛村的保长,欲将三名游击队员塞进鬼子的征粮队。
这登瀛村分前、后登瀛,前登瀛近靠公路,鬼子的据点就设在公路边上。游击队之所以选择后登瀛的保长,一是因为对前登瀛的保长不了解、不放心;二是因为避免日后鬼子找前登瀛村的麻烦。
听说要从鬼子那里虎口夺粮,保长也表现出了忧虑。怕日后日伪军找麻烦。姜可明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保证不会给他和村民们带来麻烦,保长这才答应下来。
第三天,三名游击队员进了日伪军的征粮队。这天,征粮队来到东麦窖征粮。在这之前,东麦窖村已经告诉据点里的伪军中队长,说东麦窖夏粮征收比较顺利,各家各户都准备好了粮食,届时只过来装运就行。但是,游击队并不知情。当进入征粮队的队员发现今天只有六个伪军跟随催运粮食时,及时地将这一情报送到兆礼他们这里。其时,胡兆礼和姜可明正在动员山里民众夜间到东瀛据点运送粮食,让一部分村民准备好小推车,另一部分村民负责将抢到手的粮食运送到后山的一个秘密山洞暂时存放,待日后再转送到另外一个地点存放。接到报告后,胡兆礼与姜可明当机立断,将夜间到碉堡抢粮临时改为白天截粮,让运送粮食的村民涂黑脸,凡参加运送粮食的村民,每人一升小麦或小米作为报酬。立即行动,赶在伪军征粮队将粮食运送到碉堡之前!
一声令下,在游击队员的带领下,抢粮队伍浩浩荡荡下了山。日伪说什么也想不到,有人会在大白天虎口之下夺粮。他们更没想到,一万五六千斤粮食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翼而飞。
几个伪军正在吆三喝四催着村民们将征缴上来的粮食装车,六名全全副武装的游击队员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平时横行乡里的伪军何时见过这种场面,还没等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就被游击队员给缴了械。
因这六个伪军都没有罪大恶极的记录,游击队只是缴了他们的武器,并没有为难他们。为了保险起见,游击队员将六个伪军捆了个结结实实,留下两名游击队员看守伪军,其他队员掩护村民们往山里搬运粮食。为了不累及民夫,待运送粮食的民夫将车上的粮食运送到山坡上时,连人加车送回到山下。然后将民夫连同伪军的脸上蒙上布条,剩下的游击队员这才撤离,并在现场留下了“崂山抗日游击队”的字贴。整个过程既不费一枪一弹,又让日伪军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抢夺回来的粮食被全部运往事先勘察好的地点掩藏起来,参加运送粮食的村民也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除去分送给村民外,剩下的粮食约有一万三千多斤,同时缴获的还有六支步枪和一百二十发子弹,另加二十四颗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