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宋应星的心结
“只是……”
宋应星略微迟疑,沉默不语。
“有话直说,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宋应星斟酌着说,“皇爷,我岁数大了,
身体不是太好,
水利工程利国利民,
陕西之所以流民四起,
其中也有天气的原因,
长年累月,干旱缺水,
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易子而食,饿殍遍野,
惨不忍睹,
才完成老百姓造反。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我能做的就是兴修水利,
让老百姓吃饱饭,
再加上皇爷施以仁政,
双管齐下,流民的危机自然就可以解决。
不过,我年纪大了,不堪重任,
今天来见皇爷,一方面是想亲自叩谢皇恩,
另外是想把手里的这个东西呈给您,
接到圣旨后,微臣不敢怠慢,
日夜兼程,
淹着黄河历经七市二十三县,
臣已经把所感所想全部记录在册,
限于陛下。”
说着,老头从贴身口袋里拿出来一份奏折,举过头顶。
朱由锦过去伸手搀扶,宋应星却不肯起来。
无奈,只好把奏折接过来放在了桌子上。
“老先生,起来说话。
你我君臣相见恨晚,大明中兴不能没有你。”
宋应星心中腹诽,伴君如伴虎,这些年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高楼塌,多少例子在前面,还执迷不悟,凑过去,不一定哪天就客死他乡,还不如远离权力中心做一个方外之人。
“皇爷,
您想要的东西,都在里面,
只要是按照我说的做,
可保山西,陕西无碍……
臣德行浅薄,做不得工部尚书,
还请皇爷恩准。”
朱由锦尬住了,热脸贴冷屁股的滋味不好受。
王承恩偷偷的看了一眼朱由锦,冷下脸,呵斥,“宋应星,你给脸不要脸。
多少人在旁边等着这个位置呢,
是皇爷当着那帮王八蛋的面给你抢过来的,
你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
你让那帮孙子看皇爷笑话。”
朱由锦低头不语,用手指拨弄着奏书。
一方面佩服宋应星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格,一方面在琢磨着如何能让他把这个工部尚书接下来。
他现在是求贤若渴,大明中兴,绝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到的,需要朝臣和天下万万生民共同努力。
宋应星也不看王承恩,低头不语。
反正我就是不说话,不吭声,你愿意咋滴咋滴。
“宋爱卿,
什么条件能让你出任工部尚书,
只要你提出来,我全答应。”
宋应星依旧低头不语。
王承恩气的真想过去踹他一脚。
碍于朱由锦在,没敢吭声。
房间里的气氛压抑,朱由锦叹了口气。
“行,你先去休息,这件事容我想想。”
宋应星点头,退出去。
王承恩指着宋应星背影破口大骂,“这个倔驴,王八蛋。”
朱由锦摆摆手,“如果,我大明朝所有官员若都有这种风骨,
哪还有魏忠贤之流祸乱朝纲。”
王承恩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由锦揉了揉太阳穴,把宋应星留下来的东西放在了一边,问,“打井那边进行的如何了。”
王承恩还没等说话,夏朝歌桃花两个人一前一后进来了。
后面还跟着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女人。
虽然穿着朴素,长得也过得去。
朱由锦感觉两个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对。
以为是出了事情,“怎么了,是不顺利。”
“出水了,
水质甘甜可口,
这口井,可以供方圆五里,
出水速度快,
周围百姓都焚香跪拜,感谢皇恩。”
朱由锦原本郁闷的心情多多少少好了一些。
总算是来了一件好事。
“那你们愁眉苦脸的做什么,
这又是谁。”
朱由锦指着她们身后的那个女人问。
“皇爷,
这位是田家凹王家大小姐王小满……”
夏朝歌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朱由锦听了以后一脸感慨。
兜兜转转,到最后都逃不过天理昭昭。
“方四海是好人,
没必要离开呀。”
“他心灰意冷,已经在城外五里坡落发为僧。”桃花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
方家产业那就物归原主,
给王小满打理吧。”
王小满跪下,向上叩头。
“皇爷,臣女今日为父母申冤,
大仇已报,
方家也得到了应有下场,
不过,我希望恩怨到此为止,
我不希望方四海的儿子再重新经历过我的痛苦,
所以,钱财我分文不取,全部捐给紫孔雀,
但是,我有一个请求,
想让皇爷让方四海的儿子做大掌柜,
这样,也能让方家其他人活下去。”
朱由锦目光中流露出欣赏神色,这女孩子看起来普普通通,竟然有如此心胸,实属难得。
“王小满,
方四海家可不是万贯家财,
而是百万贯家财,
你真的愿意放弃。”
王小满点头,“皇爷,
富贵于我如浮云,
人生空手来,空手走,
又何曾带走一分一文。
臣女不后悔。”
朱由锦点头,犹豫了一下,让王承恩拟旨。
封王小满为皇商董事,终身享受分红。
王小满谢恩告退。
她走了以后,朱由锦因为宋应星的事情始终提不起兴致,夏朝歌陪着他出去散心。
两个人走走停停,来到了十字大街。
街上已经恢复了正常,贩夫走卒来来往往,巡逻的士兵时长不短的就有一队经过。
一派盛世的模样。
朱由锦叹了口气。
夏朝歌斜着眼睛看,“要不,我们回天机阁,
这世间的事就随他去。”
朱由锦看着远处,叹了口气,“我答应了弟弟,我要给他一个崭新的大明朝。”
沉默,两个人继续往前走。
前面拐弯的地方有一处干净漂亮的宅子。
大门口围着好多人,指指点点的不知道在议论什么。
两个人来到了近前,夏朝歌一脸八卦的问咋回事。
旁边一个大哥看见如此绝色美女,眼睛里的笑容顿时柔和了不少。
“妹妹,这里是陈大善人府邸,
他母亲病了,
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
听说得了怪病,
起不来了,
好多大夫都看了,
就是不见效,
善人愿意散尽万贯家财给母亲治病,
人家说了,不管是谁,
只要是给她母亲治好了,
他就把家业都给他,
这种儿子还真少有,
看你们不是本地人,
要是有本事,可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