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题词
转眼半年过去,宣武四十四年九月初八,贾珍贾蓉等来回贾政:“大观园工程俱已竣工,只是还有些细枝末节需要完善。大老爷已经瞧过了,只等二老爷过去看看,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的。”
贾政闻言,心中一阵欣慰,对于大观园工程的顺利竣工感到无比满意。他沉思了一会,又道:“这园中尚缺各处的匾额对联,这倒是一件难事,论理应该让皇上御笔题写,但圣驾降临那日,若陛下不得空,又如何是好?”
贾珍想了想,答道:“二老爷,我看不如您先拟好各处匾额对联,请陛下过目,待陛下同意后再题写。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工期,又能保证大观园的档次。”
贾政道:“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才薄识浅,虽是喜欢,但恐不能胜任。倒不如请人代笔,倒也省心省事。”
贾蓉笑道:“二爷爷您说笑了,这大观园之事,您是主子,自然要您亲自操心。至于请人代笔之事,自有我们晚辈去办。您只需提出要求,我们自然会找那些才子们代笔,写出一幅幅传世之作来。”
贾琏道:“二叔,不如叫上宝兄弟和林表弟,令他二人各举己长,题写匾额对联,优则存之,劣则去之,以求大观园匾额对联之精美。”
贾政微微点头,对此提议颇为满意,便吩咐贾珍贾琏尽快安排此事。
贾琏领命而去,心中颇为得意,暗道自己此番计策,不仅解决了大观园题字的难题,又能借此让林珏才压宝玉,打掌权的二房的脸,实在是一举两得。
贾珍先去园中知会众人,可巧宝玉因情感纠结而无故寻愁觅恨,忧伤不已,因此贾母常让他去园中散心。贾珍与宝玉见面,将贾政的安排和打算告知,宝玉本无意题词,但贾珍苦口婆心,宝玉也只好答应下来。
与此同时,贾琏也找到了林珏,告知贾政的安排。林珏对此表示欣然接受,他本就喜欢诗词歌赋,对于题写匾额对联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众人刚到大观园门口,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如同一幅天然的屏障,将外部的喧嚣隔绝。翠嶂之后,林木葱郁,山花烂漫,让人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之中。大观园内的建筑群依山傍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水榭长廊掩映其中,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贾政一行人沿着曲折的林荫小道,漫步在园林中,感受着大观园的独特魅力。
那山上有白石一块,极为光滑,映照着周围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贾政在此驻足,不禁赞叹道:“此石甚奇,宛若明镜,正是迎面留题处。”
贾琏见贾政兴致盎然,立即提议:“二叔,不如以此石为题,让宝兄弟和林表弟各拟一名,以增游园之趣?”
贾政点头同意,贾珍便请宝玉和林珏前,各自题写石名。宝玉虽有些不情不愿,但在众人的催促下,沉思片刻,说道:“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39;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39;为名如何?”
众人闻言,不禁赞叹宝玉的提议道:“是极,宝兄弟/宝二哥/宝二叔天分高,才情远,此名甚妙,将大观园的幽深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贾政笑道:“不可谬赞,他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来看看珏儿,看他拟什么。”
林珏听罢,微微一笑,走到那块白石旁,思量片刻,说道:“就题山河入镜中,万象皆入画,如何?”
贾政点头赞道:“珏儿的拟题别有新意,切合山石之理,倒也雅致。”宝玉见状,虽然心有不悦,却也无奈地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建筑都只露出飞檐翘角,掩映于花木之中。众人沿着石径继续前行,两侧渐渐出现水池,池水碧绿清澈,犹如一面明镜,将周围的景色倒映在水中。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更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诗意。池上有桥,桥上有亭。众人步入亭中,举目四望,只见四周山石参差,风景如画。
贾政道:“诸位以何题此亭?”
贾琏沉吟片刻,笑道:“此亭临水,四面环山,如若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如何?”
众人纷纷赞叹,而贾政却笑道:“此亭压水而成,还须以水题名,方才能彰显此亭独特之处。依我看,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比喻得甚妙,可拟为‘泄玉’。”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觉得贾政这个提议更为贴切,而林珏,听到这名字,差点笑喷,只不过他还是忍住了。
宝玉道:“当日欧阳公用过‘泄’字,如今再用亦是不妥,况此处乃圣驾经行之处,理当典雅不凡,方显皇家威仪,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如用‘沁芳’二字,岂不新雅?
贾政闻言,略一思索,又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
宝玉沉思片刻,缓缓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笑而不语,众人齐道:“宝玉这个对联果然精妙,将此处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
林珏见状,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景致,一边说道:“沁芳亭虽好,终究多了点脂粉气,此处‘水映山色,花傍柳边’,不若叫做绿漪亭,如何?”
贾政闻言,微微点头:“珏儿的提议甚妙,绿漪亭之名更为贴切此处景致,且有余韵无穷之感。莫若也作一副七言对联?”
林珏微微一笑,沉思片刻后道:“小亭能容天下事,大园可纳世间情。”
贾政抚掌称赞:“此联意境深远,珏儿真乃奇才也!”
于是出亭过池,众人沿着石径继续前行,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有大株梨花。贾政笑道:“此处清静雅致,若能在此挑灯夜读,必定妙不可言。此处该题何名?”
贾蓉微微一笑,提议道:“此处花香阵阵,景色宜人,依我看,不如题&39;淇水遗风&39;,如何?”
贾政道:“俗!”
贾琏思忖片刻,提议道:“此院布局如同前汉睢园,环顾四周,尽是绿竹。路两边房舍延绵不断,亦是“百室呈芳”,不如题名为&39;睢园雅迹&39;!&34;
贾政微皱眉头,轻轻摇头道:“不过是笼统之言,也俗。”
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
宝玉道:“淇水、睢园都太板腐,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贾政闻言,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
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
林珏知道此处就是原著姐姐黛玉的居住地,因此沉吟片刻,笑道:“此处竹溪浣云,梨花透影,不如就以‘潇湘馆’为题,两边挂一副对联,乃是帘卷落花如雪白,风过竹叶似月明。”
贾政拍手赞道:“妙极!&34;众人亦纷纷称是,认为林珏的对联清新雅致。
随着贾政一行人的步伐,他们逐渐深入到大观园的深处,一览其中的种种景致。大观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长廊水榭掩映其中,花木扶疏,杨柳依依。他们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绕过假山和湖泊,庭院和农庄。那宝玉题的诗词论起来其实不差,只是有林珏珠玉在前,贾政即使内心有欣喜之情也不会流露出来,对宝玉仍旧是板着一副面孔,对林珏却是赞不绝口。一行人欣赏着大观园的美景,吟诗作对,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转眼已经是夕阳西下,大观园中逐渐被金色的夕阳所笼罩。贾政一行人在夕阳余晖中缓缓走出大观园,那宝玉望了林珏一眼,虽然内心极度的不服气,但在长辈的面前却不得不保持谦逊有礼。
贾政对此心满意足,他认为只有竞争和激励,才能激发宝玉的潜力。
又是几个月过去,转眼已是宣武四十五年正月,林珏十二岁了。
贾芸和贾蔷在宣武四十四年八月的乡试中,出乎意料地分别考了第十五名和第八十三名,准备参加今年的会试。
林珏见他俩上进,深知以贾代儒的才学再去调教他们,只能是误人子弟。于是,林珏写了封信给幼时的先生陈烨,说是有两个亲戚要参加会试,希望能拜在他的门下读书。
贾芸和贾蔷二人容貌清雅俊秀,举止飘逸潇洒,言语谈吐更是不凡,陈烨见贾芸和贾蔷这般才俊,动了爱才之心,又得林珏引荐,自是欣然应允,决定将他们收入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