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宏观布局
“诸葛丞相!怠慢之至,实在汗颜。”关兴与夏侯尚连忙施礼道。
“哪里哪里,我于门外偶闻贵军鸿鹄之志,不请自来,实属冒昧。”诸葛亮温文尔雅地回应。
“过誉了,丞相既至,何不共商联军大计?”关兴提议道。
“对策无他,安国将军所言掘水灌城,确为上策。我军已与陆逊大军展开决战,全力进击,确保贵军无忧于东吴援军自东而至。西线曹休将军亦可趁势合围建业。”
“此计甚妙,我已筹谋固守之策,全军厉兵秣马,日以继夜,练则为战,战则必胜。”关兴言辞坚定。
“若曹休一动,陆逊得以脱身西线,我军岂非腹背受敌?”夏侯尚忧虑道。
“勿忧,陆逊如有松懈,分兵援建业,蜀军当一鼓作气,歼其主力,既稳荆州,又可穷追不舍。”诸葛亮胸有成竹,“且围城时日尚浅,若持久围困,城中军马无论多少,皆难逃疲惫之态,何谈外援突破?”
“善哉!高见!一切依孔明先生所言行事。”夏侯尚点头赞同。
“如此,夏侯将军,请先统筹建业之外事务,你与安国将军续议要事。我且去城外观望一番。”诸葛亮语毕,翩然而去。
“我即刻调度兵马,关某则率部先行归营,待将军部署妥当,我们在建业外围汇合。”关兴答道。
“明白!”
回归营帐,屏退左右,关兴紧握诸葛亮之手,眼眶湿润。
“丞相,丞相……”关兴语未尽,泪先流。
“安国,安国,何事如此感伤?”诸葛亮轻声询问。
“丞相,别离数载,恍若隔世,满腔思绪,无人可诉。”关兴情感溢于言表。
“我知,我知,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等皆理解于心。”诸葛亮轻拍其肩,以示慰藉。
“丞相,关某有一长远之计,虽需时日方可见效。”关兴言辞恳切。
“愿闻其详。”诸葛亮示意。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能破吴,我意将境内牲畜尽数迁徙,令扬州之地无力耕作,江南因而贫瘠,使曹魏难以此地征粮,减轻日后若要北伐之负担。”关兴策略长远。
“高瞻远瞩,安国思虑深远,吾心甚慰。”诸葛亮赞许有加。
“此外,我军亦可效仿曹操,实行军队耕作,兼修武备,既强健体魄,又备后勤之需,良田虽广,人力有限,此法或可解劳动力短缺之急。”关兴继续说道。
“此为屯田之策?”诸葛亮问道。
“正是!”关兴肯定道,“丞相,与夏侯尚谈及南北运河,虽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然其间劳民伤财,亦不可忽视。”
“吾深知此理,伟业之后世荣光,需无数血汗铸就。”诸葛亮感慨万分。
“借此,曹丕谋其千秋霸业之时,国力悄然受损,我军乘隙,由五丈原直捣黄龙,取豫州。”关兴目光炯炯有神。
“哈!哈!安国,吾果然未看错你,令尊在天之灵,亦当含笑九泉。哈哈哈……”诸葛亮心怀畅快,仿佛汉室中兴的愿景就在眼前。
“另外,令曹丕开凿运河,亦是分散其注意力之策,以防东吴败亡后,曹丕转而对我军发难。”关兴心思细腻。
“时间,对,时机选择至关重要,我强敌弱,方为最佳。”诸葛亮深以为然。
“确然,战胜之后,丞相应劝主公扩编新军,欲抗曹魏,唯有强军。”关兴道出了心声。
“此事已在进行,岁岁年年,新兵皆经严格锤炼。”诸葛亮回应。
“但应更为严苛,我军需的是能以一当十的勇士,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此皆基于强壮之体魄。”关兴言之凿凿。
“所言极是,安国,汝有何具体良策?”诸葛亮直接问计。
“且听我细述,首当其冲,应展示我军器之利。益州越嶲郡(今攀枝花)铁矿丰富,可大肆开采,为我军提供精良武器,此乃对抗曹魏虎豹骑之必需。”关兴分析道。
“嗯,曹魏虎豹骑确是劲旅,安国又有何对策?”诸葛亮兴趣盎然。
“丞相有所不知,末将有两计,专克骑兵。”关兴自信满满。
“快快道来!”诸葛亮摇扇催促。
“其一,借铁矿之丰,大举铸造,组建重装车兵,马披重铠,车轴延伸,末梢设勾刺,平原推进,纵是虎豹骑亦难挡其锋。”关兴描述得绘声绘色。
“其二呢?”诸葛亮追问。
“其二较为简便,特训抗骑步兵,我军长戈稍作改良,将横刃改制成钩镰状,遇敌骑兵冲锋,近身之际,钩镰一挥一带,敌骑焉能不堕?”关兴边说边在桌上比划。
“妙哉!妙哉!”诸葛亮连连称赞。
“更需放眼全局,南方越过关首领孟获之地,尚有广阔疆域,物产丰富,可为后方基地,巩固后勤补给。”关兴的谋略,不仅着眼于当前,更兼顾长远。
“安国所言,老夫以为甚妙,大汉有你这样的忠勇之士,实乃国之幸事。”言罢,诸葛亮微微一笑。
关兴闻言,心中涌动着自豪,但锁着一丝不安。“丞相谬赞了,”他谦逊地回应,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安国还有一事相告,此事关乎我个人安危,亦或可能影响到我大汉的未来走势。日前,我截获东吴密信,得知他们正与司马懿暗中勾结,意图对我下手。”
这话一出,屋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诸葛亮闻言,眉头轻轻一皱,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司马老贼,其心难测,此番动作,想必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安国,你可有应对之策?”
关兴摇头,面露难色:“我正是为此事前来请教丞相,面对这等暗流汹涌,我又该如何自处?既要顾全大局,又需防身自保。”
诸葛亮沉吟片刻:“司马懿,此人城府极深,行事宜多算计。我建议,安国你可假意表诚意,与之虚与委蛇,表面上与其为伍,一来可确保自身安全无忧,二来,这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徐图良策,逐步瓦解其内部,使之自乱阵脚。”
关兴眼神渐渐明亮:“丞相高见,安国愿遵丞相之命,深入虎穴,为大汉除去这一隐患。”
“好!”诸葛亮赞许地点点头,“安国,此去务必小心谨慎,既要展现足够的诚意以迷惑敌人,又不可失了警惕,让对方有机可乘。老夫自会为你筹谋。”
“唉,小子真是进退维谷。”关兴深知,将自己逼至这般境地,无异于踏过荆棘,忍受着四面八方的非议与猜忌,在各大势力间如履薄冰,身心俱疲,疲惫至极。
就连同衾共枕的妻子与侍妾,忠奸难辨;手下的勇猛将士,亦不知何时会倒戈相向。
他孤身一人,只能孤军奋战,小妹关银屏虽聪慧,却终究是个女子,难以成为他手中利刃。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欲成大业者,必先劳其心智。安国啊,孔明我虽无经天纬地之才,却也在乱世中苟全性命,隐身草庐,静待主公三请而出,共赴烽火。你如此年轻便在这乱世沉浮,将来时日,你这后浪恐怕要将我这前浪拍在沙滩上喽。哈哈哈……”诸葛亮对关兴心中的智慧及对天下大势的敏锐洞察既感欣慰,又感叹时光荏苒,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亦照见了自己的苍老。
“丞相,丞相,安国怎敢与您的英明相提并论,不过今日有一事相求,还望丞相不吝赐教。”关兴恳切言道。
“但说无妨,老朽一生所学,只怕后继无人。”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满腹经纶与智计无双,岂能就此尘封,他渴望有人能继承衣钵,却也无奈现状……
“丞相,昔日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固若磐石,元直叔洞悉其弱点,而您所创的八阵图更是无人能破,安国渴望得其精髓。”关兴眼神坚定。
“哈,好!好一个求知若渴。无妨,这八卦阵与曹仁的八门金锁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夫这就传授于你。”诸葛亮爽朗笑道。
“丞相,还有一事。今日与东吴援军于南门一战,我将八门金锁阵拓展为九九八十一变,阵中套阵,门内有门,生死循环,奇景迭出。”关兴分享了实战中的创新。
“高明!安国活学活用,变化无穷,正如八卦阵的精髓所在。”诸葛亮赞许有加。
“那么,安国冒昧请问,能否将这两阵融为一体?”关兴大胆提问。
“此中奥秘,还需细细斟酌。强者相合,或许非但不能相得益彰,反而相互排斥,适得其反。”诸葛亮沉吟道,眼底闪烁着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