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48章 拉开架势

第48章 拉开架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胡子做出妥协,所附带的小胡子式微操,让德第11集团军的攻势重点,与历史中的行动相比,发生了“轻微”的改变。

    不过,这一变化也是,提前在罗马尼亚战线发动全线攻击的客观条件,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面对推进乏力这一现实后,对原定计划做出的修改。

    那就是第11集团军历史中,极富野心的,主力向东北方向突袭,一路冲过比萨拉比亚地区,打穿苏联旧国境防线,与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南部会师,一举包围并歼灭整个西南方面军主力的行动。

    变成了主力向北突击,打穿正面敌人后,立即冲向列季切夫-文尼察一线,与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西南方向会师,以重创西南方面军主力。

    不过必须承认,德军提前醒悟全歼西南方面军主力,并不现实这一点,极有可能对后撤比历史中顺利的,西南方面军施加更多压力。

    当然,事情还讲究“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因此,德国人提前缩小目标的最终影响,还是需要看后续发展的。

    另外一边,即使已经决定逐步依靠党卫军彻底侵蚀罗马尼亚,但在安东内斯库彻底失去利用价值前,罗马尼亚人夺回比萨拉比亚地区的意愿,还是需要尊重的。

    所以德军,在获得了罗马尼亚人在进攻方案上的妥协后,同意了,罗马尼亚人提出的,在完成正面战线的突破后,分兵夺回比萨拉比亚地区的要求。

    而在进攻开始前,埃里克·汉森还得到了,小胡子承诺的第一批援军。

    而如果安东内斯库在这里,就会轻易认出这支援军的领头人,正是他之前刚刚清除出国家的“铁卫军”首领西马。

    是的,在国防军预备队无法迅速赶来的情况下,党卫军获得了表现得机会。

    在先前安东内斯库的国内清洗中,跑路到德国寻求庇护的“铁卫军”被重新武装了,当然现在他们的称呼不再是“铁卫军”,而是武装党卫队“罗马尼亚”旗队。

    这支旗队除“铁卫军”余孽外的基础力量是,希姆莱控制下的治安警察机构和帝国保安总局,为占领区准备的一些警察营。

    他们将填补驻罗马尼亚德军留下的空缺,负责抵御苏联可能继续发起的,针对罗马尼亚纵深的打击,好让埃里克·汉森能够放开手脚,向苏联发起进攻。

    (一些解释:

    1、小胡子式微操

    历史中,在西南方面军边打边撤过程中,反复经历——“苏联人马上就要被击倒了,苏联人怎么又站起来了”——循环的南方集团军群,在艰难的推进了20余天后,依然没有取得对西南方面军的决定性胜利。

    这让小胡子越发急躁,并向南方集团军群提出了“小型包围圈”计划,即第一装甲集群分成三个独立的战斗群,以形成较小的包围圈,优先吃掉西南方面军的一部分。

    该计划对第一装甲集群分兵后的安排如下:

    其中一个战斗群,往南冲向文尼察,与按本文中计划行事的第11集团军形成包围圈。

    另一个,从文尼察东北部向东推进,以切断文尼察地区苏军的后路。

    最后一个,与第6集团军一起,直扑基辅,渡过第聂伯河构筑一个桥头堡,为下一步行动建立前进阵地。

    当然历史中,这一分散南方集团群,本就不多装甲力量的计划,被冯·伦德施泰德阻止了。

    最终,第一装甲集群得以集中力量在第聂伯河西岸,打出一个漂亮的勾拳,与第11集团军完成了乌曼合围。

    而在本书中,南方集团军群提前感受到的推进压力,使得小胡子这一想法被冯·伦德施泰德部分吸取了。

    那就是第一装甲集群,将不再追求第二次强力的孤军深入,原定的包围圈提前缩小。

    此举或许有利于,德军集中力量吃掉,在历史中的乌曼合围,未能完全吃掉的苏军被“包围”部分。

    ps:实际上从这里开始,小胡子贪心不足,喜欢让部队分兵,满足各种需求的微操特点就已经暴露出来了。

    不过此时的小胡子还听人劝,并不像斯大林格勒战役前一样,强行将南方集团军群,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仿佛称呼变了,德军兵力就够了一样。

    2、列季切夫-文尼察

    这是旧国境防线(斯大林防线)的一部分。

    当然,在这个时间段,德国人在事实上,并不是十分清楚苏联人这道防线的组成情况。

    但德国人,却根据装甲部队的推进能力,将这一地区指定为了第11集团军的推进方向。

    这种更加直接的侧袭,对于有序撤退的西南方面军各部来说,其实是比第11集团军按历史中一样指向西北更危险的。

    因为在这样的攻势下,苏军所拥有的回旋范围被大幅缩小了,德国人兵力不足的问题也被掩盖了。

    一旦在这种,必然比历史中更有力的钳形攻势下显露败相,德国人继续发展胜利的动力,绝对不会比历史中小。

    当然,这种判断是建立在南方面军,和历史中一样抱着已经没有价值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不放这一基础上的。

    ps:德国人在整个“巴巴罗萨”攻势期间,数次出现了,在认为已经彻底击溃苏联军队的时候,迎头撞上苏联人新防线的情况。

    3、德军向罗马尼亚军队妥协的关键原因

    第11集团军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装甲力量,因此为了让此刻有点离心离德的,罗马尼亚军队将主力装甲部队(其实水平不咋地,但比没有好)交由德军指挥。

    并派出第3集团军的山地部队,为第11集团军的进攻提供侧翼掩护。

    德军同意了,让罗马尼亚人主导对比萨拉比亚地区的行动,并承诺一旦苏军的主要防线被突破,第11集团军的部分军队,也将加入对比萨拉比亚地区的攻击。

    于是历史上,第11集团军另外一路直指敖德萨的攻击兵力,事实上被德国人挪用了。

    当然如果苏联第9集团军,表现出任何冲入罗马尼亚现有领土的倾向。

    这部分被挪动,用于填补第11集团军左翼力量倾巢出动时,留下的阵地的德军,也可以马上杀回来,保护重要的油田。

    4、党卫军的组成

    党卫军作为直接效忠小胡子(或许是希姆莱更准确)的组织,除了拥有武装党卫军,这种作为纳粹德国正规军重要组成部分的力量,还拥有治安警察和帝国保安总局。

    后两者让党卫军,事实上掌握了德国的全部警察和特务(除了少量宪兵和军队情报部)。

    所以在苏德战争时期,这些力量也被动员为警察营或特别行动队,加入战争,并作为德军控制占领区的力量。

    当然,在纳粹主义下,这些部队,最直接的工作,就是执行包括系统性屠杀在内的各种反人类犯罪。

    不过在这里必须指出,虽然这些部队承担了纳粹反人类行为中的大头。

    但并不意味着国防军等其他德国军队,在整个战争期间就冰清玉洁了,这一点作者在前文也有交代。

    ps:经常被后世拿出来说的“盖世太保”,其实只是党卫军帝国保安总局的一个处(第四处,秘密警察处)。)

    ……………………

    苏联一侧,在德国人积极调整计划的时候。

    秋列涅夫大将,和他的参谋们也在猜测,已经是完全明牌进攻时间的德国人,将要发动进攻的重点方向。

    不过,由于南方面军战区视野的局限性,当前在方面军司令部中占据主流的认识,贴合了德军历史上的行动方案。

    那就是,尽管占领比萨拉比亚地区,为敖德萨到扎波罗热一线的地区,和第聂伯河河湾,提供了一大块缓冲区,

    但沿普特鲁河建立的新国境,却让第九集团军掩护的国境成了一个突出部。

    加之现在第18集团军的作战准备,依然在事实上未能全部完成。

    因此,一旦德国人从雅西出发直插敖德萨,南方面军主力第9集团军就有陷入包围的风险。

    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命令,又让南方面军必须在这一突出部维持防御。

    所以,南方面军司令部,在与收到同样命令的红旗黑海舰队沟通后,将主力部队向雅西-基什尼奥夫一线移动。

    而因为第9集团军部队调出,防御力量遭到削弱的波尔格勒-伊兹梅尔-苏利纳一线,将在红旗黑海舰队的掩护下,维持防御。

    至于正在加速组建的第18集团军,他们将负责与历史中一致的,普鲁特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狭长地带。

    不过历史中,就有极大倾向放弃比萨拉比亚地区的秋列涅夫大将,在加强国境防御的时候,还是挪用了一部分预备队,去填充旧国境线上的筑垒地域。

    并派薯条君前往第12集团军,充当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协调人员,希望在国境线掩护行动中达成较好的协同。

    (一些解释:

    1、突出部

    德第11集团军选择的进攻出发阵地,是苏联占据比萨拉比亚,并与罗马尼亚以普鲁特河为界后,形成的天然突出部。

    因此防守这里的南方面军,必然主要提防德国人从这个突出部两侧发起的攻击。

    其中一处就是历史中,第11集团军的主力突击路线——雅西-基什尼奥夫-敖德萨。

    另一处则是切尔诺夫策的筑垒地域,该区域当前由第12集团军防守,所以薯条君便被派去了那里。

    2、抽调预备队

    由于南方面军在6月22日开战后的几天,在边境与德国人拼小刀的小规模战斗中,依靠转变战斗方式的苏联空军的帮助,占了一些便宜。

    这让秋列涅夫大将,在需要掩护的国境很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按照大纵深战略的要求,建立了一支力量尚可的预备队。

    3、关于秋列涅夫大将的防守策略。

    历史中,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直接干预,要求秋列涅夫大将必须夺回普鲁特河之前,大将在普鲁特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拉扯行动中,占了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不少便宜。

    而秋列涅夫大将,能占便宜,除了依靠坦克部队的数量优势外,还是因为,其是在战争初期少有的,愿意主动放弃一些地区并真的付诸实施的,方面军级别指挥官。

    当然,秋列涅夫大将放弃一些地区,也有可能是单纯的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步兵来填线。

    但无论如何,秋列涅夫大将,作为二战前苏联仅有的五个大将之一,表现出了执行机动防御战略的能力与意愿,因此作者在这里,将秋列涅夫大将的防守倾向,定为了机动防御。

    ps:秋列涅夫大将的造型和小胡子有几分相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