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爱如山
初春的傍晚,寒意仍然笼罩着苏北大地。
仝兰芝一路小跑来到仝高楼镇南门外,远远的就看见爹撩起棉袍前襟坐在淮海公路的桥栏上,一边抽着烟,一边和过往相熟的人打着招呼,一边向西边县城的方向张望着。
仝 兰芝的心猛地一下揪了起来,他知道小弟当兵的事看来已瞒不住爹和娘了。
兰芝快步跑到爹面前,说:“爹!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俺找你一圈,娘让俺找你回去吃饭呢!”
仝掌柜说:“不急,我要再等一会!你小弟这会儿也该快到了,他上礼拜就没回来。”
“小弟又不是找不到家,别在这等了,小心别受凉了。一会饭凉了又得热,爹!回去吧!”仝兰芝央求道。
说着话,仝掌柜又向西边县城的方向看了看,见还是没有仝民福的影子,便也就起身随闺女往回走。
这时, 漫天的晚霞渐渐的变成了暗灰色,田野和村庄若隐若现的已混沌一片 。
仝兰芝拉拽着爹的臂膀往回走,心里激烈的想着小弟的事该如何开口给爹说。她不安的顺手折一枝柳条搬弄着。
仝掌柜不紧不慢地走着,瞟一眼不作声的兰芝,说:“怎么不说话了?没啥要跟爹说的新鲜事?”
仝兰芝顺势甩掉手里的柳条,小心翼翼的把小弟两周前就参军入伍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爹。
仝掌柜听罢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失落地又转身看着县城方向,半天什么话也没说。仝兰芝慌乱的从衣兜里掏出小弟的来信,恭敬地递到爹的手上。佟掌柜两手颤抖的接过信,抚摸着,脸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看得出他一时有点接受不了。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过了一会仝掌柜缓过神来,带着生气与疼爱的语气说:“这孩子,这么大的事咋不给家里说一声呢。”
仝兰芝在一旁紧张地咬着嘴唇小声地说:“爹!小弟是怕你和娘不同意呢。就像当年我要当兵家里不同意一样,小弟参军是俺们全家的光荣,你应该高兴才是呢!”
仝掌柜小心的将民福的信揣进怀里,转身往回走,边走边说:“你几个哥哥都没能读书,只有你小弟打小就被送进了学堂,家里指望他以后能读书读到省城去,然后再成就一番事业呢!可他现在倒好,不吭声参军走了,这么大的事都不给家里说一声,还有就是这学业不是半途而废了吗?。”
仝 兰芝走到爹的前面转过身,说:“爹!眼下抗美援朝保卫新中国就是最大的事,这个时候男儿应该挺身而出。我觉得小弟做的对,你和俺娘应该支持他,再说小弟信上不是说了嘛,他虽然当兵了,但还是在继续读书呢,而且读的是军校呢,所以你不用太担心,你不是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仝兰芝看着默不作声的爹,接着又说:“俺要是男的,俺也会去的。爹!小弟当兵离开了家,家里不是还有几个哥哥和俺呢嘛,你放心,俺多会儿都陪着爹!”
仝掌柜听闺女这么一说,不再生气了,反而是笑着说:“嗯!书没有白念,都会给爹讲大道理了,越来越会说话了,可是哪有闺女在娘家过一辈子的?快有婆家喽!”
“爹!” 兰芝不好意思地笑着跑开了。
父女俩穿过中大街,再拐过一条小巷到了家门口。
灯光透过夜色洒在门前,仝邱氏坐在灯下捡着什么,兰群和兰勤双手趴在饭桌上,眼巴巴的等着爹,见爹进来忙跑上前喊:“爹!爹!你怎么才回来呀?俺饿了。”
仝掌柜疼爱的抚摸着兰群和兰勤的头,对老伴说:“快让孩子们吃吧,我洗洗手就来。” 仝掌柜洗罢手坐到饭桌上,默默的端起饭碗吃了起来。
仝邱氏察觉出了老伴的异常的神情,小声地问:“他爹!遇到啥不顺心的事儿啦?”
仝掌柜只管默默地吃着饭没有回应老伴的话,仝邱氏又问闺女:“兰芝,你爹这是怎么了?”
兰芝嘴里嚼着饭抬头看看爹又看看娘,不知道该给娘说些什么,低着头继续吃着饭。
晚上,仝掌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仝邱氏和他说话他仍旧不做声,一夜无话。
天刚亮,仝掌柜就穿戴好出门儿去了,仝邱氏站在门口目送老伴儿远去了的背影。
仝掌柜并没有去店铺里,而是直奔县城去了。
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很多。大多都是些人力板车,也有挑着担子的,偶尔有几辆汽车呼啸着从马路中间驶过。推车的和挑担的人大多都脱去了身上厚重的棉袄,将其搭在车上,只穿着单褂。仝掌柜靠着路边儿急匆匆的走,不一会儿也感觉热起来,也把外衣脱掉搭在手腕上。晌午时分他便来到了县中学。
星期天的校园很安静,一排排校舍明窗净几。道路两边迎春花肆意绽放着,柳树翠绿的枝条犹如姑娘的发辫在微风中舞动,柳絮如同发辫上的蝴蝶结随风飘落的满校园随处都是,杨树像卫士一般挺拔的屹立在翠柳的身后,在阳光下努力的向上昂卓头。
仝掌柜无心欣赏春意盎然的校园,他径直来到校长办公室。正在办公的校长仝民仁抬头看见是仝掌柜造访,急忙起身恭敬地迎上前,说:“呦!二爷!你怎么有空来呢?” 原来这个仝民仁人是仝掌柜的远房本家。
“熬!”仝掌柜脸板着应道:“我来找民福,他两个礼拜都没有回去了。”
\"诶?二爷嘞,四弟参军了,你老不知道?他没跟你说吗?不对呀,他报名参军时,我还让他专门回去征求你的意见呢,回来他亲口告诉我说你和二娘都同意呢,怎么?二爷!难道民福没给你说?” 仝校长吃惊的解释的。
仝掌柜顿着脚说:“他是回去过,可他回去根本没给俺说,前几天给他大姐来了一封信,家里人才知道。”
“二爷!你消消气,坐下来慢慢说,参军本身他是件非常光荣的事,男儿就要守山河护社稷,二爷你说是不是这个理?”仝民仁拉着仝掌柜坐下来。
仝掌柜接着说:“我也知道是好事,可家里原还指望他把书能读成个什么呢,这下好了,学业荒废了。孩子在哪里当兵?是不是上朝鲜了?”
仝校长一听瞬间明白仝掌柜的来意,他忙说:“二爷,你别急,坐下来听我慢慢给你说。四弟呢,虽然参军了,但他还是在继续读书。他现在读的呀是军事干校,专门为部队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战场上,太缺少有技术的人了,而且上军校还不要家里花钱,当然二爷您供四弟读书经济上还行。和四弟入伍的有六个人呢。至于他现在在哪里,我还真不知道。二爷您千万别着急,到了部队上四弟定下来了,他肯定会给你写信的!”
仝掌柜稍微平静了一下说:\"俺不是不愿意他当兵,别人家能送孩子上前线,俺家也一样能。只是这孩子你让他回去征求俺的意见,他回去转了一圈儿,啥也没说,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走了,让俺这心里有点儿难受。如果是上了朝鲜,这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佟掌柜说着说着低下头心里面酸酸的。
仝校长恭敬地把茶水杯递到仝掌柜手里,说:“二爷!你消消气更不要太难过,刚才我给你说的,你可能没听懂。四弟虽说参军了,但他还是在继续读书,只是换了个地方读书,招兵的人说他们是属技术兵种,要到南京还是哪里上军校呢。”
“唉!说啥也晚了,参军就参军吧。俺现在纠结的是,他临行俺和他娘没能一起送送孩子。”
仝校长顺势摊开双手说:“谁会想到四弟他会给家里不吭一声呢。”仝校长抬头看看表:“二爷!俺爷俩说说的已经中午了,侄儿俺请你老到学校食堂吃个饭,权当给你赔罪了。”
仝掌柜推搡着拒绝了,说:”不用!不用! 俺来问清楚就行了。这事俺还没敢给他娘说呢。”
仝校长见仝掌柜执意要走,他跑到食堂买了几个馒头塞进仝掌柜的布包,相随着送仝掌柜到校门口。
太阳藏进了厚厚的云层,天阴沉沉的,仝掌柜穿着棉大褂与仝校长拱手告别,快步往回走去。
太阳偏西的时候下起了小雨,旷野被蒙蒙细雨笼罩上了一层薄雾。
仝掌柜一手撑伞一手提着大褂的前襟走在淮海公路上。临近镇南门外大桥时,他远远的朦朦胧胧中看到桥上站着个人,仝掌柜走近看时,原来是自家的大闺女兰芝在等着自己呢。同时兰芝也看到了爹,急忙跑着迎上去,说:“爹!你可回来了,俺娘让俺到处找你,俺猜你准是去县城了。”
仝掌柜疼爱的看着闺女说:“还是闺女知道疼爹呀。”
傍晚,仝兰芝大哥和二哥来了,给娘说着庄稼地里的事。
仝民康笑着嘴咧的好大地说:“娘!你都没去看,俺和二弟两个人的地全种的小麦,麦苗长得可好了,今年的收成肯定要比去年的好呢,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老二仝民生在一边咳嗽着一边附和着。
仝邱氏和老大、老二啦了很多话,心情甚好,吩咐兰芝上街割了二斤五花肉,和胡萝卜黄豆烧烩了一锅菜,利用灶上的余火一直焖在锅里,就等当家的和小儿子回来后一家人一起享用。
“ 俺爹回来了,娘!”兰勤撅着小嘴颤巍巍地跑进来说,她知道爹一回来,娘就能把锅里的肉肉端上桌子了!民康、民生拉着小妹一起迎了出来。
仝掌柜和孩子们说了几句话,一家人便围坐在饭桌上,兰勤端着小碗挤到爹地身旁,嚷嚷着:“爹!吃肉呢。”
兰芝拿来杯盏,给爹和大哥、二哥斟上酒。
仝邱氏高兴的端上菜来,疑惑地看着老伴说:“诶!民福呢?他爹,民福没和你一起回来吗?”
仝掌柜忙说:“快坐下吃饭吧,他有事儿,这礼拜回不来。”
晚饭后,雨恰好也停了。民康、民生便辞别爹和娘摸黑要回乡下去。仝邱氏忙拦下,让兰芝端过来两碗烩菜,用蓝布包好递到老大老二手里,说:“带回去给媳妇和孩子们,赶麦收时娘回去。”
仝兰芝洗刷完碗筷,又给两个妹妹烧水洗澡,把换下来的衣服泡在澡盆里,端到屋外去洗。
突然,内屋传来娘的哭声,仝兰芝知道肯定是娘从爹那里知道了小弟当兵的事。她想去劝劝娘,可又不知怎么说。仝兰芝默默地将衣服晾好,轻轻的取来煤油灯,坐到灶头前看起书来。
仝兰芝到高楼镇高级小学读书的这几个月里,来回都是一路小跑。到了学校人不离座位,手不离笔,眼不离书本;到家里锅前锅后,门里门外忙不停歇。这就是她的日常学习状态。
不管是哪个年级上课,仝兰芝都是认真的听讲、做笔记,和同学们互动,同学们也非常喜欢帮助这位大姐姐。
有一次四年级算数测验考试,仝兰芝默默地跟着做试题,然后交给王老师,结果考的比四年级同学得分还高。后来老师又让仝兰芝参加了四、五年级各科的测试,结果兰芝全部取得了80分以上的好成绩。老师们粉粉赞赏这个解放后才得以走进学堂的”大学生”。并特例给仝兰芝又发放了四、五年级的课本,并鼓励她继续努力学习,这样的话她在明年夏天就能高小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