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猎杀甲午 > 第113章 瞌睡了送枕头

第113章 瞌睡了送枕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能讲流利华夏语的德国人,又自称姓穆,在这个时代恐怕只有一人:保罗·乔治·冯·莫伦多夫,音译为莫伦道夫或穆林德夫,与之打交道的人习惯称呼其为穆麟德,对方自称姓穆,是入乡随俗的做法,不排除是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个穆麟德可不简单,是普鲁士容克贵族出身,他的养曾祖父就是腓特烈大帝时代的名将(后成为拿破仑的手下败将)、普鲁士陆军元帅威查德·冯·莫伦多夫;

    穆麟德本人则是一个外交家,还是语言学家,除了母语德语之外,还通晓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波兰语、丹麦语、塞尔维亚语,而且尤其精通希伯来语,来华后又对汉语、满语等颇有研究,后来又学习了朝语和倭语,还发明了满文转写方案,至今广为采用。

    穆麟德先后在华夏几处海关任职,担任天津代领事后,结识了李中堂,之后为李中堂牵线,购买克虏伯军火,又协助订购伏尔铿造船厂所制造的军舰(后来成为北洋水师旗舰的定远、镇远铁甲舰)。

    最后一点是于寒最为看重的地方。辽东的摊子已经铺开了,后勤保障,具体一点,就是武器装备这块,尤其是弹药的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工业化势在必行。

    工业化需要什么?采矿、冶金、电厂、机械、化工、石化等重工业;还有必不可少的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等轻工业;生产武器装备的各类兵工厂…

    甲午战争是告一段落了,但于寒知道东北不会平静太久,靠他慢点攀科技树根本来不及,还是拿来主义合适一些,那只能从西方购买了。

    其中最合适的莫过于德国(有诸多网文在前,也就不用解释了),这个穆麟德无疑是个不错的中介人。

    但主动找上门,不说处于被动,于寒担心对方不会相信他的购买力,弄不好甩都不甩他,用其他手段的话倒行,但只是最后的办法。

    这个穆麟德自己找上门来,简直是瞌睡了送枕头,就见见这个家伙吧!

    穆麟德此时并不在二旅旅部,也不在德国驻营口领事馆,而是住在了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商行中,这也是对方寻人未果,临走时告知的。

    穆麟德本来还想从江海生这里打探些消息,无奈后者口风很紧,一切都是军事机密,他知道不见到最高指挥官,一切都无从谈起。

    于寒刚想派人过去传递消息,转念一想,这家伙可是有些傲慢的,当初担任天津代领事时,曾扬言李中堂要是不去见他,他就要告到朝廷去。

    李中堂连忙去了领事馆,发现穆麟德正在写什么东西,李中堂询问时,穆麟德说写关于礼仪方面的东西,偏偏华夏有许多人不懂这个。李中堂连忙说道:“我们一定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的。”

    可见,这个穆麟德非常在乎脸面。但于寒作为辽东土皇帝,就这么腼着脸上门,未免又会被对方看轻,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叫来江海生叮嘱了一番,江海生一乐,出去吩咐了。

    十来分钟后,一个青年出现在莫里茨商行门口,也就是穆麟德下蹋的那个商行。这是一个二旅旅部的参谋,名叫罗永兴。

    “这里是莫里茨商行,请问你有什么事?”一个老外从里面走出,语气傲慢地说道。

    罗永兴也不恼,打量了一下老外后问道:“你又是什么人?”

    老外将头一仰:“我是莫里茨商行的雇员!”

    罗永兴心中一乐,一个伙计还这么嚣张?他将证件往出一掏,在老外眼中晃了晃:“辽南救国军二旅参谋,我知道穆麟德先生住在这里,既然你们这里的门槛高,我也就不进去了。

    告诉穆麟德先生一声,我们指挥官回来了,准备找法国人谈笔生意,这段时间比较忙,等有空会去天津专程上门拜访,穆麟德先生要是有事,就先回去吧。”

    罗永兴说完,也不等老外是否答应,转身就走。

    “哎,罗先生等等!”老外一听急了,他一向看不起华夏人,对辽东这支闹腾的“叛军”也不例外,但老板莫里茨特意交代过,要是救国军找穆麟德,他一定要问个明白,否则轻则扣钱,重则失业。

    “哦?还有什么事?”罗永兴故作迷茫地问道。

    “罗先生,刚才失礼了,我叫文森特,罗先生既然有事找保罗先生,还是当面告知的好。”老外面色一肃说道。

    倒不是他对这个参谋有什么敬意,说白了还是关系到自己饭碗。对方要是回去编造一通,误了穆麟德的事情,他很可能吃瓜落。

    “哈哈,文先生言重了,既然如此,我就见见穆麟德先生。”罗永兴乐了。他心里也挺诧异,这个大鼻子洋人怎么会说华夏语,还说得挺溜。

    文森特则对“文先生”这个称呼感到有些别扭,他又不姓文。不过也懒得解释什么,招呼着罗永兴进了商行,随后进去通报了。

    不到一会,就见一个浓眉瘦脸深眼窝、浓须绕嘴巴围了一整圈的老外急匆匆地赶了出来,见到罗永兴后,一伸手抓住了他的双肩:“你是救国军的人?你们指挥官回来了?”

    罗永兴点头道:“不错,您就是穆麟德先生吧?指挥官阁下刚刚回来,但呆不了多久,让我来传个口信,他很快又得离开,这次恐怕没时间招待您了,失礼之处还请多多担待。”

    “哼!忙着找法国人吗?他在哪?我去找他!”

    罗永兴苦笑道:“刚才还在旅部,要是出去了,就不好说了,您可能不知道,连我们想见他都难。”

    话刚落音,穆麟德绕开罗永兴便出了门,风风火火地往二旅旅部赶去。这时期法国各方面比德国也不遑多让,要是于寒先找了法国人,还有他什么事吗?

    于寒早打过了招呼,所以穆麟德一路通行无阻地进了旅部,经人引见后见他了于寒。

    穆麟德一瞅于寒,不禁吃了一惊:“天哪,如果不是江旅长亲自介绍,我都不敢相信,一个上万军队的指挥官竟这么年轻。”

    于寒笑道:“哈哈,莫伦道夫先生客气了,能得您大驾光临,我这里真是蓬荜生辉啊!”

    穆麟德却丝毫不领情:“听说你要找法国人?能说说是什么事吗?要知道,法国有的,德意志帝国有,法国没有的,德意志帝国也有!”

    于寒一看对方着急了,心中顿时一乐,就怕对方引而不发,他就得先开口了。

    他示意穆麟德坐下后说道:“哦,本来是不方便说的,既然是先生问,看在您是华夏人的老朋友的份上,说说也无妨,我对他们的勒贝尔1886步枪感兴趣,要知道,那是世界上最成功向第一款无烟火药弹步枪。”

    穆麟德一怔,他其实就想和于寒做笔军火买卖,原想推荐毛瑟1871的,清廷就买了几十万支,如果于寒不同意,再推荐有八发容量筒式弹仓的1871/4好了,没想到于寒竟知道法国这款枪,看来想用黑火药武器糊弄对方是不可能了。他一转念说道:“指挥官阁下,我承认勒贝尔1886步枪的性能确实不错,但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不知道您听说过毛瑟1888式吗?”

    于寒当然听说过,毛瑟1888式可是汉阳造的原型,德国佬后来用这款枪及生产线坑了清廷一大笔,他点头道:“这我当然知道。

    我还知道它的许多不足,比如弹壳颈部在抽壳时容易断裂、膛压过大容易炸膛、采用的曼利夏式弹仓不太好用,必须用弹夹装填,而且弹夹是留在弹仓内的,在打光弹仓前不能再装填,曼利夏弹仓底部开口,容易进入杂物导致卡夹…

    对了,听说使用过的军队对这款枪怨声很大,还称之为犹太枪,不知道我说的都对吗?”

    穆麟德像被扎破的皮球一般,满满的自信荡然无存。呆滞了几分钟后问道:“指挥官阁下说的都对,但毛瑟1888已经进行了改良,很多问题已经得到了克服。与勒贝尔、曼利夏等枪械相比,毛瑟步枪的改进型还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于寒心里吐槽了一下,这话等毛瑟98研制出来再说还差不多。他笑了笑后,让人取来一支94-1式,不过只是五发弹仓的。

    穆麟德眼中顿时一亮,他虽然不是军人,但枪可见得不少,连忙一把抢过,拉了拉枪机,发现做工非常精良,比毛瑟1888/,也就是1888式改良版好多了。

    “指挥官阁下,请问这枪是法国人的新产品吗?”穆麟德恋恋不舍地放下步枪,试探地问道。

    于寒云淡风轻地说道:“呵呵,这是我们救国军自己造的。”

    “这不可能!”穆麟德断然否决道:“据我所知,贵军没有任何工业,连最起码的冶金都谈不上,怎么可能生产出这么精良的步枪?”

    于寒嘿嘿道:“这没什么可奇怪的,量产达不到,但一支手工样枪还做得出来,我们华夏有句话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高手在民间。”

    好吧,这也算一种合理的解释,穆麟德看枪身上没有任何西方国家的标识,也就信了几分。随后又疑惑道:“阁下既然有这种制造工艺,为何还要购买勒贝尔步枪?”

    于寒叹气道:“刚才您也说了,我们没有工业基础,靠手工制作的话,根本不够用,我想,法国人一定对这种枪感兴趣…”

    穆麟德连忙打断道:“指挥官阁下,恕我直言,法国人可不是合适的合作对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