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投雷加更一)
韩嘉彦从三楼牖窗飞身而出,双臂张开以控身躯平衡,双足并起舒展点出,轻盈落于一层探出的遮雨檐瓦之上,身子顺势下蹲卸力。随即飞速扭身弹起,向着马车疾驰的方向追出,足尖闪电般连续蹬踏,在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咔咔声响。
下方满是胡乱奔走的惊惶百姓,而那驾失控的车舆就在她身前下方,遮雨檐长度有限,她很快便跑到尽头,随即飞身而出,人如猿猴在半空中腾跃而起。
皇室车舆有着十分结实的华盖,而她大约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用双足狠狠踩踏华盖之人。结实的顶棚由坚硬的皮革制成,颇具弹力,她一踏上华盖就被弹起,随即又因马车正在向前急速飞驰而向后仰倒,眼看着就要从车侧滚落。
她上半身翻倒,右足却勾住了华盖顶端的固索,没有掉下去。就是身子“啪”地打在了车厢侧壁之上,引发了车内女子和孩童的惊呼声。
彼时那马已奔到桥墩近前,马儿虽然发疯,但也知道要避开障碍,可它身后拉着的车舆却会止不住前冲,届时会练车带马一起摔进河里。
她心中焦急,腹部狠狠一卷,猛地腾身而起,又从顶棚之上向前飞扑,直扑向那匹失控的大马,飞身拉住辔头缰绳,双腿扎稳在颠簸的车辕之上,发力狠狠一扯。这一扯马儿再度凄厉嘶鸣,提前转变奔跑方向,车舆歪斜,右侧车轮甚至抬了起来,险之又险地在河畔擦过。韩嘉彦,丢掉马辔急忙撤步,一脚踩在车厢侧的边沿上,使出千斤坠,将自己的大半身子悬挂在车身右侧,拉住车身重心,车身终于归正,双轮落地,没有落下河去。
但马儿仍然惊吓未止,拉着车沿着河道猛跑。
韩嘉彦顺着马性,任它跑了一段路,跑到了人流稀少的街道上,马儿在她控缰的力道下渐渐安稳,停止了奔跑。
她站在辕坐上喘息了片刻,才跳下车去,进一步安抚马儿。这马儿全身枣红,皮毛水滑,高大健硕。多好的马,宫中的御马皆为良马,性情温顺,单单一颗蹴球,当不会让马儿发疯。
她拨开马鬃,才注意到那马的左侧鬃毛下似有什么东西寒芒一闪,这是一根飞针!
她眉头蹙起,从腰间取下自己的巾帕,垫着手将那飞针从马身上拔了下来。马儿胡噜了一下,甩了甩头,似是减轻了痛苦,又似感谢韩嘉彦一般。韩嘉彦抚了抚马面,马儿温顺地眨了眨眼。
她举起飞针在鼻端嗅了一下,似乎没闻到药味。
怎么回事?她察觉到了不寻常的阴谋味道。
“敢问……车外是何人?”此时车内传出一个柔美动听的女子音,她强装镇定,可声线却止不住地发颤。
韩嘉彦眸光闪烁片刻,重又跃上车辕,隔着车舆前垂下的纱帘,她用自己的女子本音道:
“莫要害怕,我并无恶意,只是过路出手救人。马儿已经安稳下来,一会儿禁军便会赶来。”
“你是……”车内人听到了柔煦的女子音,一时略微安心,可又起好奇心,怎会有女子有这般的好身手,竟在这危急时刻出手救了她们?
她还待再问,却被韩嘉彦打断:“舆内贵人,此事与我无关,不过我在马身上发现了一根飞针……”
车内女子迟疑了片刻,道:“你且撩开帘来,将那飞针放在舆板上。”
“是。”韩嘉彦挑起车帘一角,将那飞针缓缓放下,收回巾帕。
借着这个机会,她抬眸飞快地看了一眼车内的人。一五六岁的小女童正害怕地缩在一位二八年华的少女怀中,瑟瑟发抖。二人均是一身宫廷华服,少女容貌美绝,余悸未散,肤色泛白,眸中含泪,楚楚动人,只一眼就让韩嘉彦心神恍惚,差一点移不开眸光。不过因着情况特殊,她强敛心神,垂下眸光,没有多看。
车内正是温国长公主赵樱泓与徐国长公主赵桃滢姊妹。
赵樱泓见撩开车帘的人竟是个身着翻领胡服,头戴幞头、面容遮盖在银色面具之后的男装女子,暗暗心惊,却仍然强作镇定,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胆怯软弱来。
但她的戒备似乎有些多余,那银面女子未有任何其他动作,只是一揖手,道了句:
“贵人,您多保重。那马儿无辜,若是可以,希望您能保它不死。”
说罢,银面女子猛地扭身跳下车去,如一阵轻烟般飞快消失,不知何踪。而此时,车舆后方已经传来了本次仪仗护卫首领——殿前司御龙弓箭直指挥蔡香亭焦急的呼喊:
“长公主!您可有大碍?!”
“无碍,蔡指挥且安心。”赵樱泓高声回道。
“大幸,大幸!”蔡香亭大呼,随即又立刻滚下马来,单膝跪于车舆前,请罪道:“臣护驾不利,让长公主等受惊,臣罪该万死!”
他等了片刻,并未等到车内人给出任何话语,一时心下拔凉,自知可能逃不过惩戒了。
在殿前司禁军们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中,车内的赵樱泓用自己的巾帕盖住了车舆底板之上的那根飞针,将其裹住收入袖中。此过程中,她已收敛全部的惊惧与不安,显出沉稳的颜色来。
当她抱着桃滢被禁军接下车舆时,她仍是那个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温国长公主。
……
跑出去五条街,天已昏暗下来,夜幕降临,暮鼓次第响起。
韩嘉彦摘去面具,辨明当下方位,在少保祠附近,于是抬步向北,往西北侧不远处的祆庙行去。祆庙前有个万氏书画铺子,内里黑漆漆,大门紧闭,似是无人。她绕到铺子后院,利落地翻墙而入。便瞧见她师兄浮云子果然坐在石墩上,正一面饮着葫芦中的茶,一面等她。
“哟,大侠凯旋,当贺之。”说着,便剥开手边一个油纸包,里面的烧鸡冒出热腾腾的香气。
他又把葫芦让给韩嘉彦,韩嘉彦接过喝了一口,拧眉道:“师兄您也忒抠门,云水间剩下的那壶茶水都被您灌在这里面了罢。”
“那可都是你的钱,师兄怎么能浪费呢?”浮云子捻须笑道。
韩嘉彦无语地坐在另外一个石墩子上,自撕了一条鸡腿拿在手中,大口咬着吃。
“瞧你?饿坏了?”
“今儿奔波了一整天,就吃了几个小茶点,实在饿了。”韩嘉彦含混地道。
“你这爱管闲事的毛病,甚么时候能改一改?”浮云子点了点她道。
“师兄您还别说我,您不也是行走天下,救济苍生吗?”韩嘉彦乜眼道。
“我那救的是黎民百姓,你救的那是个大麻烦!好端端的你救甚么皇家人?”浮云子驳斥道。
“皇家人那也是人,情况危急,我也没多想。”
“那是长公主的车舆?”
“嗯,应当是温国长公主和她的幺妹徐国长公主,我认出她们,但假装并不知晓她们的身份。而且,车驾看似是被孩童的蹴球惊吓,实则有歹人在暗处向拉车的御马打了一根飞针。那飞针看着……似是没有喂毒,但我没看清飞针的手法,辨不出门派来。”
“这下麻烦了,原本我俩在汴京可以低调行事,你这么一闹,万一身份暴露,咱们甚么事都办不成了。”
“您别多虑,我把这身衣服烧了,那面具我也不戴了,不会有人知晓的。而且,我方才救人,用的是女子音,没人会把救人的胡服女子与我联系在一起。”韩嘉彦从容道。
“你让那个公主听到了你的本音?”浮云子吃了一惊。
“那公主与我全无瓜葛,这才是最好的掩藏。”韩嘉彦道。
浮云子沉吟了下来。默默饮了两口茶,放下葫芦,他忽而话题一转,道:
“我此前问你的问题,你还没回答。”
“哦,你是说那漆器商人。找到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咱们刚才喝茶的杏园茶肆,同一条街上有一家温州漆器铺子,老东主就是我们要找的人。”韩嘉彦吃完了一个鸡腿,没吃饱,又扯了一条吃。
“唉……你说他个蜀中人,叫什么温州漆器铺子啊!让我们这一通好找!”浮云子气得胡须都飘了起来。
韩嘉彦差点笑喷出来,解释道:“他跟着的老雇主是温州人,他倒是个念旧的。而且,温州漆器闻名海外,商人打着这个名号好做生意,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与他谈过了?”
“嗯。他与我娘亲还有师父的渊源,就在嘉祐八年四月廿九,他那时还是汴京城的车夫,被师父雇了,一大早接他们出城,将他们送去了巩县。四年后再遇师父,便开始往来送信。可惜他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惜命,不该问的甚么都没问,所以他甚么都不知道。”
韩嘉彦吃完了鸡腿,用自己的巾帕擦干净手上的油腻,才从怀中小心取出了那张巾帕,递给浮云子看。
“他只有这个,是我娘亲当时落在他车上的。”
等浮云子接过巾帕,韩嘉彦收回手时顺带拿过浮云子摆在石案上的葫芦,一气儿将里面的茶全喝光了。
浮云子却震惊地端详着手中的巾帕,半晌才憋出一句:“竟是……宫中物……”
他手中的那张巾帕是上好的苏杭丝绢帕子,以苏绣的工法在其上绣了花鸟,这都不稀奇,也不能代表什么。然而在帕子的一角,绣了一个纹样:嘉佑宫幂。
“嘉祐八年……四月廿九……翌日清晨不正是仁宗皇帝大行?巩县不正是皇陵所在?彼时你父亲韩琦正任仁宗皇帝的山陵使,就在巩县。他们就是去找他的……”浮云子语气发虚地缓缓道。
韩嘉彦默然坐在一侧,一言不发,眸中思绪翻滚。
浮云子起身负手,在院中徘徊了片刻,忽而对韩嘉彦道:
“查还是要继续查,分两步走,你全力应试,我则暗中去会一会茶帮,搞清楚他们当年为什么会和师父争夺那画。不过,我需要你帮我撒一撒烟雾,吸引他们的注意。”
“如何撒烟雾?”
“你那银面哪儿来的?”浮云子不答反问。
韩嘉彦道:“我初到蜀中时恰好是端午节,那里的人跳傩戏,集市上还卖傩面。这面具是一个苗人卖给我的,你知道苗人尚银。”
“这样,银面不要毁掉,胡服换成夜行服,过段时间我给你赶制出来,你再把屋里那把师父传你的剑带上。”浮云子指了指一侧万氏书画铺子的库房道。
“带上剑作甚么?城中不能携刀剑,会被查的,我一个书生,又寄人篱下,你要我往哪儿藏那剑?”韩嘉彦问道。
“那这样,你以后但凡夜行,就先来我这里拿剑。”
“夜行做甚么?”
“撒烟雾啊,你个傻闺女,以后你就以银面女侠的身份在暗夜里活动。”
韩嘉彦呆愣愣看着他:“银面女侠?”
浮云子面上露出狡黠笑容,捻须思索了片刻,给她起了名字:“就叫……侠女彦六娘,如何?”
韩嘉彦面现羞耻神色,恨恨道:“我不要!要当夜行侠你自己去!”
说罢便夺过他手中的巾帕塞回自己怀里,瞪他一眼,随即转身疾奔,轻身越过墙头离去。
“诶!”浮云子喊了一声,然而韩嘉彦已经走远了。
浮云子一回头,发现烧鸡两条腿都没了,葫芦里的茶也喝光了,他忍不住骂了句:“臭丫头片子,干啥啥不行,抢食头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