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唯此一人
好容易把这彩霞姑娘哄了上车,杨依依他们临时找了辆马车,跟着王二去了书生家。
原这书生也是普通人家,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当年书生过了乡试后,他母亲就准备到镇上找个活计,给儿子赚读书的钱。顺带也能找个好的先生,继续精进学问。来年才能有大的出路。
按说,普通人家,不会付出这么大代价,培养小孩子。好在,这书生的父亲,原也是读书人,奈何早逝。留下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母亲想要让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这才花了代价,供他读了这么些年的书。教书的先生也一直夸赞他,有天赋。
书生叫王伯敏,今年已二十有余,至今未成家。也寻了几个姑娘说亲,人家一看这孩子的相貌就满意。奈何,他始终不愿点头。老母亲跟着着急,也是无奈。
不曾想,今日带回来这么一个姑娘。这母亲也不是什么泼辣没素养的,没有撵人,也没有破口大骂。却只是一言不发,让人更是没底。
“母亲,这位姑娘,就是当年救了我的那位。”王伯敏有点不敢看他的母亲。
“母亲会好好照顾她的。你且专心读书争取功名就是了。”说罢,就准备给杨依依他们倒茶。
“伯母,不必客气。我们等下就得走了,还要赶路呢。”
“我去给彩霞姑娘看下伤势。”师傅的医术都是从小跌打损伤自己学得半吊子。但是,其实是她自谦了。论实战经验,比郎中好使。毕竟,郎中的经验源自病人,师傅的经验,全部是源自自己。
“师傅,请问如何了?”王伯敏看师傅出来了,赶忙问情况。
“肯定不会很乐观。她的下半身应该是暂时失去知觉。但是,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要看每个人自身情况。偏偏,她的下肢又粉碎性骨折。你要给我找些材料,我给她把骨折的地方绑一下。”
“哎!”王伯敏和他母亲二人,立马去了外边儿找木条之类的材料。
这固定腿,按师傅的话说,那是钻心的疼,好在彩霞姑娘现在下半身没知觉。谁能想象,曾经在云端一般让很多人追捧的仙女,现如今是这份景象。全然没有了当日在台上的飘然若仙。
只能说,谁也逃不过生老病死。
那香来馆的妈妈嫌弃彩霞的人气越来越不如从前,人家一开始还愿意买账,好奇。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可是,时间长了,也就是弹个琴而已。别人也不感兴趣了。
主要是,绝大部分人也就是粗人一个。谁会在乎什么知音呢?从来都是曲高和寡。
那老板娘就是个做生意的,你没有价值了,那就要压榨别的价值。所以,就想着叫彩霞去接客。
不曾想,这姑娘这么些年,有自己的坚持。从她十三岁第一次遇见安王,被他夸赞有风骨,神似相府三小姐,她就心有所往。
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妈妈说这姑娘得安王青眼。确实有来处,只不过,那也是安王唯一的一次光顾。此后,未曾踏足过他们的小馆。
但是,却在彩霞姑娘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的古琴,也是听闻三小姐擅长,所以,特地求妈妈把筝改成了琴。
只能说神女有心,奈何襄王无意。
彩霞姑娘说:“若不是安王的那一句话,想必,妈妈也不会纵容我到今日都未曾接客。”
和他们谈了那么多,这姑娘似是比之前情绪也好了许多。
“姑娘,你的大恩大德,我们王家不会负了你。从今往后,你就是我闺女了,还望你不要嫌弃我们寒门人家。若来日,能给你寻到好人家,我定给你备一份嫁妆,风风光光送你出嫁。你且安心就在我家住下吧。”王母回来后,握着彩霞的手,恳切地说着这番话。
在场的人,大概都听懂了。就是,他们知恩图报,但是,嫁入他家,是不可能。
这伯母大概也是想多了。很明显,彩霞姑娘对这王书生并无此意。
“娘!你说这些干什么呢!”王伯敏显然对她娘的话不甚满意。
芳芳师傅给彩霞姑娘绑好腿之后,交代了王伯敏母子一些事项,告诉他们,不能大幅度动,但是定期要给她活络一下身子,稍微抬一抬。
其他的,就要看天命了。有条件,请郎中扎针也是可以的。
王伯敏他们一直把依依他们送到路口,目送他们走远了,才回去。
“师傅,你说,这王生要是中了,会不会把彩霞姑娘抛弃了?我看他娘那样,不大同意的样子。”
“不好说,人都是会变得。今日是一个想法,明日变了,也是正常。”芳芳师傅倒是不纠结,也不关系这两人的事儿。
杨依依也是八卦,瞎操心。
“墨绿,墨香,你们说说,希望王生和那姑娘在一起吗?”杨依依意犹未尽地问着这俩姑娘。
“当然!”没想到,这俩丫头竟然想法这么一致。
“为什么?”
“若是这书生对这姑娘是真情,自然不会抛下她。”墨绿笃定地说道。
“可是,彩霞姑娘并不健全了呀。王生他母亲也不同意他俩在一起的。更何况,彩霞姑娘对人家王生不感兴趣,人家是对安王有意。”杨依依给他们扔出了一连串的阻碍。
“那我也还是希望王生和彩霞姑娘能在一起。”墨香这姑娘,倔强的可爱。
“为什么?”杨依依还是十万个为什么。三个单身小姑娘,对着别人的爱情,大概是在想着自己。
“女子痴情的多,男子痴情的少呀,若是世间真有痴情郎,那我真真是佩服这王生。我要替他给菩萨烧香,保佑他高中状元。”墨香双手合十,说的极其认真。
“要是他能和彩霞姑娘在一起,不离不弃。我也给他烧香,保佑他高中。”墨绿说道。
懵懂的少女,总是期盼着有情郎,更盼着有情郎是个只痴情于她的。可是,这谁又能知道呢?
古代的男人,诗人,写下那么多的痴情文章,却又有几人是真的,只此一人的?
杨依依虽然在问为什么,实则既期待,又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