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成家立业
自从遭遇了马家洲之行,汉林变得有些失落,有些伤感,甚至有些自暴自弃。他利用正月走亲访友,常常喝得酩酊大醉,麻痹自己的神经;学会了赌博,打骨牌来消磨时光。桂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清楚他的想法,他的委屈,他的遭遇挫折。她有个想法不知是对还是错,必须找几个长辈来主持公道,做一下汉林的思想工作,忘记那次生死遭遇,重新振作起来。人就是奇怪的生物,顺风顺水就会得意忘形,逆境挫折就会意志消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要重新振作起来, 必须给他新的希望和动力。
正月十八,一个很吉利的日子,桂珍一个人正在厨房忙碌着, 准备着丰盛的饭菜。因为今天,她要宴请一些长辈,都是她请来贵客 ,其中有自己的叔父,汉林的 师叔周善齐,汉林的堂叔撷生, 村里的族长德公,汉林的大哥汉青。 汉林只是知道今天有客人来,昨晚在河里放了鱼网,一早就去河边收鱼网去了。汉林从小酷爱捕鱼打鱼钓鱼, 每次捕鱼,都不会空手回来,鱼篓里总是满满的。农村称善于捕鱼达人叫杀腥人。今天肯定也收获不小。果不其然,汉林手提了两条大草鱼, 背上的小鱼篓也是满满的各种鱼虾蟹将。 离中午还有半个时辰,客人也应该快到了。汉林来到村头, 恭迎师叔的到来,桂珍也在村头等候自己的叔父,没多久师叔在二师兄 的陪同下进村了,汉林和桂珍上前叫一声:“师叔安康。”“托你们的福,好得很,身体吃嘛嘛香。”师叔笑呵呵的说道。不远处,叔父和秀珍也来了,汉林和桂珍赶紧迎了上去。贵宾都来了,村里的长辈自然要汉林亲自上门去请来。
长辈们都来齐了,按照礼仪礼节依次坐好。桌上的早摆好瓜子、花生等炒货及点心之类, 茶也泡好了。汉林坐在下座,负责倒茶端菜,招呼客人。长辈们交谈甚 欢。桂珍在厨房炒菜,妹妹秀珍帮忙烧火,两姐妹平时也很少见面, 借此机会交流一番。 一刻钟的功夫,桂珍就把菜给端上桌了,提了一壶冬酒交给汉林。汉林开始给各位长辈斟满酒杯,招呼着吃菜喝酒。大家一起干了一杯,族长德公发话了:“我们今天过来,是商议汉林和桂珍圆房的婚姻大事。 先问问娘家人有什么意见”“他们都这么大了,也是应该是时候了。”叔父笑着点了点头回答。族长又征求师叔的意见,师叔接过话说:“汉 林今年都二十一岁,不怕你们笑话我十七八岁就圆房了。早圆房早生贵子早得力。”堂叔撷生拍了拍汉林的宽宽臂膀:“汉林怎么样, 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你觉得什么日子合不合适。”汉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下下半……下半年吧。” 族长故作生气样子的说:“什么,下半年不行,我看今天的日子挺好的。择日不如撞日,就在今天,就这样定了。”师叔掐指一算:“今天十八,是个黄 道吉日,好日子。”叔父朝厨房方向喊几句:“桂珍,桂珍,你出来一下。有话跟你说。” 桂珍早就知道了今天的事,叔父这一喊,反而觉得自己有点害羞, 脸一下就红了。她忸怩了好一阵子才出来,师叔调侃道:“桂珍,大姑娘了,还不好意思啦。圆房是可正经大事。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桂珍低着头细声细语地说道:“我听您们长辈的安排瞪。”师叔回头瞪了瞪汉林一眼:“汉林,你看看桂珍多懂事,你呢,汉林呀汉林真有你的。”这时,族长举起酒杯站 起来说:“既然男女双方的家长都同意了,就这样吧,今天是个好日子,圆房就定在今天吧。来,来, 一起干杯祝贺汉林和桂珍百年好 合,早生贵子。”大家把碗中酒一干而尽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喜事,人生四大喜有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办得简简单单,但一些讨好彩头的风俗不能少,张贴对联,剪喜字贴喜字,红包糖果, 红枣莲子;人之常情也不能少, 随便请上叔伯兄弟姐妹,帮忙张罗一下。摆上两三桌简单的喜宴, 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也算是他们俩结婚的见证人吧。他们俩也算是青梅竹马吧,同甘共苦十多年,在苦难中走到一起,成为让人羡慕的伉俪,常常被人们传为佳话。
在那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岁月。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外出谋生不安全,在家种地田租又贵。 汉林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自己有木匠手艺,无奈外面太乱,上 次马家洲的遭遇心有余悸,不敢造次,生怕再遇上那样倒霉事。 在家又不能施展自己技术,很是苦恼。 有一天,他看见同村篾匠在家制作竹制品,然后逢圩拿去卖。 汉林触化灵感,心想我也可以家 里开一个木工作坊,加工一些常用家具或来料加工,这样既不用去远方做工,还可以在家照顾家 人,岂不是美哉!想干就干,他 马上去找大哥汉青,把想法跟大哥一说,大哥也觉得这法子还行。 汉林提出要和大哥合伙一起做。 木匠活一个人干不了,不说扛木 头,光说把木头锯成一块块木板, 一个人就干不了,得两人来回拉大锯才能完成。大哥也答应了, 提议再找两个帮手,因为木工是 体力活,很多地方都要搬来搬去, 很费力气的。汉林去找来二师兄 和三师兄。人手解决了,还有场地和原料没解决。
场地要找比较宽敞的房子, 又要租金便宜。汉林在村里找来找去,发现千年古樟树东边有栋茅房(本地一种堆放茅草、稻草 及杂物房子),面积够大。汉林 找东家谈租金,一年五担稻谷。 那年代物价疯涨,钱不值钱,实 物更划算更实惠。 原料自然就是木头,山多的 地方木头也多,而且很便宜。这 一带盛产木头的地方要数桥头了, 不光盛产木头,而且水路运输方 便。从桥头顺着牛吼河直到禾市千年古陂槎滩陂,上岸到枫树垄不过四五里路。 场地、原料、人手都解决了, 可资金问题怎么解决呢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汉林哥俩手头资 金不够,也是一筹莫展,二师兄 知道了,便找他父亲汉林的师叔 想想办法,师叔提出他出资一部分,以入股的方式,到年底分红。 汉林觉得这种方法可行,接受了 师叔的入股方式。
好事多磨嘛,不管怎么说, 作坊还是如期开业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在众多乡里乡亲的照顾下,作坊才得以维持。创业难, 守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