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闲时无聊写一写 > 为什么说大明实亡于万历?笔者来分析分析

为什么说大明实亡于万历?笔者来分析分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第一遍《帝国首辅张居正》只觉得他这个人很厉害、很聪明,好像就没有他办不了的事儿。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突然觉得他好正直、好累、好可怜。

    张居正是一个法家,他想的是是什么?严刑峻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这个想法很好,然而李太后和万历却并不是一个讲法的人,如果他们讲法律,就不会因为高拱的一句大实话而把他贬了。

    高拱说了句:“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能治理国家呢?”然后没多久他就被贬了,从朝廷首辅成了一介庶民,而且再也没被启用过。

    所以,张居正心里很清楚,万历皇帝和李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表面冠冕堂皇,说什么正义什么律法,但是都只是说说而已。

    万历母子根本不在乎国家律法和朝廷的公信力,他们在乎的永远都只是自己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威胁,自己的特权能不能得到保证。

    当时的云南王沐朝弼有功劳,但是这个人不是个好人,他不仅侵吞了哥哥的财产,还做了很多不法的事儿,但是都因为他是半个朱家人,所以犯法的事情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一直到后来他私藏叛贼被举报,万历皇帝派人去搜查,他不仅不配合还私自调用了军队,威胁调查的人。

    万历帝震怒,下令捉拿。万历帝震怒的不是沐朝弼犯法,而是他不听朝廷的指挥,所以,为什么有人觉得万历皇帝后来变了,其实不是变了,而是他本身就是这样的人,这里就已经露出马脚了。

    对于李太后的为人,张居正很清楚,所以他在很多问题上都做出了让她满意的退让。比如李太后的父亲曾经挪用了公款,并且有不小的贪污行为。按照大明律法,应该判刑,但是李太后表面对张居正说必须严惩,但是在张居正提出:你父亲只是受小人蛊惑,卸任就可以堵住那帮大臣的嘴了。的时候,李太后的脸色都平缓了,所以李太后说严惩父亲,其实只是做个样子。

    所以笔者认为,张居正对于李太后的人品是清楚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因为双方都需要对方。

    万历帝年幼,需要一个辅政大臣,而且这个辅政大臣不能像高拱那样闹腾。而张居正,需要得到万历母子的支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明朝的问题就是首辅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称为丞相,但是却没有没有丞相的权力。

    内阁虽高,却没有决定权,只有议事权,他们商议好的事情都要秉笔太监盖章以后才能得到执行。

    张居正面对太后父亲的犯法,内心是很想按照律法执行,毕竟他是个法家,但是他不得不做出让步,不让步,他可能就像高拱一样,离开内阁。

    而张居正此生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错误估计了自己和万历帝之间的关系。

    张居正认为万历帝把自己当老师,在自己的影响下,肯定会成为一代明君,并且贯彻自己的治国方针。

    但是万历皇帝也好、李太后也好,他们眼里张居正只是一个给他们打工的打工仔。就像牛肉罐头一样,吃完就丢!

    一开始他们需要依靠张居正,但是等到万历皇帝逐渐长大亲政,就有了踢走他的想法,但是因为直接踢他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就想办法累他,让他自己走,但是没想到张居正没有走,最后导致张居正累得生病而去。

    而万历帝后面干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大明王朝又开始衰败下去,本来给李成梁当小弟的努尔哈赤见戚继光死了,这不就是没了威胁了吗?于是开始寻找时机,最后以十三度盔甲起兵,接着占领了辽东,并在萨尔浒之战中歼灭了明朝主力。

    笔者认为:万历皇帝因为没有把张居正当老师而没有好好学习理政,以至于后来的很多举措错误而引发了巨大的祸患。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执政能力,但是只是他认为是这样,他的愿望并不代表是事实。而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知之明,就离毁灭不远了。

    后代评价,大明实亡于万历,笔者认为就是这个原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