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婚后的第八天
这日,拖着崔恒处理完手中的事务。nianweige
姜蓉便去了小书房复习功课,新婚不过两月,她也逐渐摸清崔恒的规律。
两人一月顶多亲近三回,大多数时间崔恒都是宿在前院,就是回了主院,两人都是各做各的,互不打扰,倒也相安无事。
她本以为崔恒也会回前院书房,却没想他今儿若无其事地跟着自己进了书房,他这是要做什么?
姜蓉打开《公羊传》,诧异回头看了他一眼。
“你在看《公羊传》?”
姜蓉点点头:“我读书不久,资质愚钝,有些地方理解起来也颇为晦涩。”
“哪里不太懂?”崔恒朝前走了几步,倾身搭在桌边。
姜蓉随手指了一句:“有人荷畚夫畚曷为出乎闺?”
崔恒将字义告诉姜蓉,又指出其中的生僻字意:“畚,为畚斗,畚箕之意。”
姜蓉恍然大悟,她认识的字并不多,读书时遇到生僻字就很难理解它的含义,她拿出自己的摘抄本,将刚刚不认识的生僻字标注摘抄下来。
崔恒之前晚上不是没看见过她读书,他只是以为他看的都是些话本游记之类的闲书,却从没想过她竟会看《公羊传》。刚刚她在算学上的天赋实在让他惊讶,也就好奇随她进来。
现在见她态度认真又端正,她那本子早已记下厚厚一摞,崔恒这才认同她原来真有几分勤奋。
他也不知为何自己不假思索道:“我以前读书时的几本注释译本都在,上面有我自己做的笔记,你若不嫌弃,我明天拿给你看。”
一举两得的这种好事,姜蓉又怎么会拒绝。李夫子虽然才高,但姜蓉每日同她学习时间有限。崔恒是二甲进士出身,要是能在空余时间得他几句指点,比她自己瞎琢磨不知要少走多少弯路。
更何况,她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与崔恒多多相处。
“我怎会嫌弃,夫君你是进士出身,有你这位良师益友,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姜蓉开心应答夸赞。
怕崔恒忘记,她再次提醒,“那,明天就劳烦夫君了。”
眼见着姜蓉又要贴过来,崔恒清了清嗓子后退一步。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春秋经文,言简义深,故后有春秋三传《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用以注释《春秋》。你若想读《春秋》,确需以此三传为基。”崔恒将三传与《春秋》的关系同姜蓉徐徐道来。[1]
观姜蓉听得认真,崔恒心下满意,继续同她解释:“东晋范宁曾在他所撰的〈《春秋谷梁经传集解序〉中写道:《春秋》三传,《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然而理藉事明,奇事愈多,则其供给学者的见闻愈广,学者可以深悉前因后果,眼界为之大开,探索经义自然便利。故你若想读史,可以左传为主,兼采公谷二家。”
姜蓉看崔恒侃侃而谈,自然贴心捧场,面带崇敬之色,甜如蜜的好话也毫无心理障碍连番输出。
而崔恒见姜蓉一点就通,很是聪慧,他心下暗叹,若她为男儿,这等灵气和天赋,自可在朝堂闯出一番天地。
翌日,崔恒下值回家,他一人来到书房翻找自己幼时的《春秋》三传注释,他对书房是及其爱惜的,除了在特定时间内允许下人进来打扫灰尘,其余时间他都享受一人独处的时光。
他来到记忆中自己存放《春秋》的书架,蹲下身,果然找到了几本不同名家所作的注释。
他将他们一一捡出,忽然,他视线扫到一本封皮松散带有褶皱的《儒林列传》,他的手一顿,神思顿时回到了十几年前的那个盛夏。
他幼时虽十分懂事,但作为一个孩童,哪能没有一些玩乐的遐思。
当时他外家表哥秉元正好来他家做客,他年龄比他略大两三岁,正是整天爬树掏鸟,下水摸鱼的淘气年纪。
他在崔家带着崔恒四处疯玩,让小小的崔恒玩得十分畅快。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世上除了读书以外,还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
到了后边两人熟悉了,他就带着崔恒去了城南的书坊,从里面找出他常看的连环画带着崔恒一起看。那里面的故事奇异,画风生动,对于整天接受正统礼教学熏陶的崔恒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那天他跟着表哥偷偷跑出去看了大半天的书,临走时,他念念不舍,掏钱买了一本。回到家时还用《儒林列传》的封皮将这本书藏了起来。
到后来被他爹发现,用棍子将他狠狠打了一顿。他娘心疼他受苦,但也没法劝阻他爹。
他还是在他娘去世后,他才从孙嬷嬷口中得知知他娘将这本书偷偷藏了起来,崔恒也在数年后拿到了这本被尘封了数年的书籍。
崔恒定了定神,珍重地拂开封皮上的灰尘,再找了几本自己常看的书,一起放在书篮里面。
来到正院,崔恒熟门熟路来到书房,果然,姜蓉正在练字。
崔恒看她正忙,也不便打扰,自己坐在桌前开始看书。
等姜蓉回过神,这才发现崔恒已经回来了,她整理好书案,在一边的铜盆里净手后,轻声走到崔恒身边坐下。
“练完了?”崔恒转头温声问道。
“嗯。”姜蓉点头:“让你久等了。”
“来,看看。”他将几本书放在姜蓉面前。“若是看完了,我那里还有其他的。”
姜蓉翻开一本,里面注释细致,还有崔恒自己用朱笔留下的批注,这可比她新买的书好看多了,一时之间不禁看得入迷。
崔恒怕她一直看下去,自己那只玉簪都没机会送出,忙压低嗓子说道:“这是我下值路上买的,看看喜不喜欢?”
见姜蓉看向他,他装作不经意的从袖中掏出那个锦盒。昨儿事多,他都没来得及拿出来。
一个流光溢彩,花纹精美的螺钿锦盒静静呈在姜蓉面前,这可比她现在梳妆台上的要更加华丽精致。
“给我的?”她有些不可置信,崔恒这人竟然主动会给她买东西。
“当然,打开看看。”他在一边催促。
看着姜蓉纤细的指尖触及盒面,他的心情莫名有些紧张。
她捻起玉簪的手,白皙纤长,竟丝毫不输于玉簪的莹润,他没有看错,果真很配她。
“真好看,多谢夫君。”姜蓉甜甜朝他笑着道谢。
她扬了扬手中的玉簪,随手一晃,簪上镂雕的那些流苏花骨朵便轻轻相击,发出清脆的玉鸣声。
她拿起簪子插到发髻中,转头问崔恒:“好看吗?”姜蓉此刻虽笑,但她心中却十分彷徨,高勘送玉簪,崔恒也送玉簪。
这中间,真没什么关联吗?她抬眸打量了一眼崔恒神色。
“好看”崔恒上手帮她将歪斜的簪子插稳扶正:“这样就更好看了。”
“扑哧。”夫妻俩相视一笑。见崔恒虽表现奇怪,但神态如往常一般温和,姜蓉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
两人放下手中的书,开始闲谈。
“你可会什么乐器?”崔恒突然来了兴致,想要弹奏一番。
姜蓉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我资质愚钝,同夫子学了一年琴,只学到了点皮毛。”
崔恒点点头,不再多言。
“不过,我儿时经常与玩伴们用竹叶吹些山野小调,这个倒是熟练得很,只是上不了什么大雅之堂。”崔恒难得主动递梯子,姜蓉又怎会放弃这种好机会。
“乐无雅俗之分,我倒是很少听,夫人可愿意为我吹奏一曲?”
姜蓉刚得了崔恒的礼物,心情十分愉悦,自然愿意给他这个面子。说罢,两人各自分散开来,姜蓉叫人去准备竹叶与琴,自己则拿起一本注释看了起来。
崔恒则叫常远去私库库房拿来自己心爱的碧玉箫,但他回来时脸色不对劲,见主子正在兴头,还是选择没有出言打扰。
姜蓉拿到竹叶,即兴吹奏一曲民间小调,竹叶吹出的音调清脆悠扬,配上欢快明亮的小调正是相得益彰。
崔恒找到节奏,拿起玉箫同她合奏起来。
箫声低沉婉转,小调欢快清脆,两者合鸣,声音悠扬,自成一股韵味。这曲明快的小调隐隐绰绰穿过围墙,传至外院。
另一边,罗氏听得下人回报,立马命人将侄女喊来训话。
“五娘,昨儿情况怎么样?”
罗五娘直直跪在地上,低头向罗氏道歉:“姑姑,是儿没用,那姜氏实在太过奸诈,表哥被她唬得根本不敢与我多言。”
罗氏面色微变,但她强忍住怒气:“你将昨儿情况仔细同我道来。”
罗五娘不敢隐瞒,她添油加醋将与崔恒见面场景一字一句仔细说来。
罗氏深吸一口气,指点她:“有些男人别看表面正经,其实内里放荡得很,你这表哥能愿意给姜氏带东西,就说明他不是铁板一块。”
罗五娘抬头,两眼放光。
行,就算没有太多脑子,但好歹还有野心。
“对待这种男人,就要以攻心为上。你别看姜氏掌家时雷厉风行,手腕狠辣。但她在崔恒面前可不是这样,她对崔恒事事躬亲,照顾周全,不可谓不柔顺。”
许是因为前一晚两人相谈甚欢,这日正逢休沐,崔恒竟意外地带着姜蓉一同出行。
但不知为何,他并未选择两人常用的马车,反而坐上一辆车青布篷车。
姜蓉在车上晃晃悠悠,只觉得时间过得无比漫长。
“恶”她感觉自己的胃在翻滚,实在忍不住了,朝着盂中吐去。
吐完以后,她舒服多了,用茶汤漱口后,喝了点热水暖暖胃。
崔恒见她面色惨白,靠着马车一角,不禁心有余戚,生怕她再有什么不好。
“要不,先去找个大夫看一下吧?”他轻声询问。
“没事,我不用。”姜蓉虚弱地摇摇头。
见她要强,崔恒怕她有什么意外,还是撩开车帘,同车夫说了声转道。
崔恒扶着姜蓉下了马车,两人来到路边的一家医馆。
“内子身体突发不适,还请大夫您查诊一二。”
“有何症状?”
“恶心,呕吐。”崔恒回道。
须发皆白的老大夫摸着胡须,看向夫妻二人,示意姜蓉坐下诊脉。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汉书·艺文志》姜蓉:《驯夫三十六计》第一计攻心为上之夸赞,狠狠地夸他,夸到冰块消融,春暖花开。小娘子切莫觉得羞怯,方知人之所以为人,便都有人的劣根性。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此招百试不爽,未逢敌手。大家用用便知好。其实就是情绪价值啦,生活中多些赞扬,少些抱怨,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