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宋家轩
跟随宋公子的这位小姐,就是千河古镇三十多里开外悠然山庄千家小姐千山玉。
大叔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看来有些事就是命中注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古话一点没错。尽管老夫流浪了很多年,吃了不少苦,但看到眼前天儿的模样,一切的苦都是值得的。
宋公子道:孩儿不知道父亲这么执着,孩儿以为父亲一直在青云门习武。
孩儿也不想回张家老屋那个噩梦般的地方,孩儿在江南的宋家轩过得不错,希望父亲理解天儿。
大叔说道:天儿儿时受惊吓而深夜被迫离家,作为父亲,没有好好保护好自己的儿子,深感愧疚,所以,父亲穷尽毕生的精力,也要找到天儿,父亲怎么会不理解天儿?还希望天儿不要埋怨父亲。
宋公子道:您的天儿已经长大,也经历过很多世事,认为很多事情就是天意,看看现在,我们父子不又好好的可以团聚了吗?要么,父亲和天儿一道回宋家轩?天儿养父宋老爷会欢迎您的。
大叔道:现在,还不是父亲去宋家的时候,既然天儿在这里安好,那父亲就放心了,等父亲回西南边陲的老家,处理妥当一些事情后,老夫得找个合适的时间,再登门拜访宋老爷,以谢宋老爷的养育之恩。
天儿觉得父亲这样做是否更恰当?
宋公子想了想,回父亲道:这样也好,让父亲准备处理事情的时候,天儿也向宋家老爷禀报此事,还让他老人家有个心里准备。还有,如果李公子有空,可否与天成一道往宋家轩?反正李公子近段时间都在游山玩水,不知道李公子近期有什么计划?
翰林道:如果大叔大叔回西南老家,那翰林就暂时去宋家,不知道这样去,是不是有些冒昧?
要么,过两天,我做些准备,宋公子先禀报此事,翰林择日再来如何?
宋公子道:这样比较妥当,那就按公子说的办。
大家吃罢,又聊了许久,然后散去,上二楼歇息。
第二天,大家作别,分头行动,各自忙各自的事。
翰林与大叔回乡民家,大叔打点行装,准备回西南老家,他已经在外流浪七八年了,不知道老家状况如何?不知道那个嫌弃自己的婆娘过得如何?她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回家而憎恨自己?那个心机弟弟张亦把张家折腾成什么样了?一切都是未知数。
第二天,他去古镇上去买了匹马,这样回家会更快,况且,张家的血玉鉴还在自己身上,骑马奔西南会更快更安全。
他的身上钱花得所剩无几,他找翰林借了些银两,作为回家的盘缠,说回家处理妥当后,不久将重返江南。
一切准备妥当,大叔谢过乡民与翰林,翻身上马,朝西南老家奔去。
是人,翰林重新给自己置了新装,月白色的长袍,腰间挂着扶小姐送他的宝剑,骑着他的白马,带着两壶好酒,朝宋家轩奔去。
两个多时辰后,一路问询,终于到达宋家轩。自报家门后,宋公子出门迎接翰林。
门头隽永而秀丽,进得门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四合院,大四合院里,又有两个小四合院,亭台楼阁、水榭长廊、石林小院,各种花卉、树木、竹林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冬有梅花夏有荷,美得似人间秘境。
翰林感觉入人间仙境,宋公子宋天成先引他入幽静的茶室喝茶,略略闲聊了几句,便引他见宋家老爷宋孝庭,翰林自报家门,问过老爷安好,才入座。
宋老爷听翰林谈吐,看翰林相貌,很高兴很赏识的样子,吩咐天成,陪李公子在自家花园多逛逛,也可以去书苑看看书,或者去武场练练剑。
翰林谢过老爷,与天成一道离开。天成带着翰林去宋家的大四合院里溜达,去宋家的书苑里翻阅喜欢的书籍,宋家的藏书令人咋舌,四个大书房,里面藏满各种书籍,天文地理、中午古今,还有专门打理的人,简直就是个私人图书馆,跟西南边陲扶小姐的书苑有得一比。
正当他们在书苑流连之时,忽然听到门口传来女人的欢声笑语,原来是宋家小姐与她的丫鬟,翰林有点紧张,毕竟第一次来,不了解情况,当翰林有些不自在时,两位小姐走近了,小姐也发现了陌生人,宋公子随即给翰林介绍:这是天成的小妹宋婧瑜小姐。小姐听罢,有些羞涩,接着,又向宋婧瑜说道:这是我的好友李公子翰林。翰林文弱书生的外表透着一股阳刚之气,是让人一眼万年的俊男。
两人相互道谢后,各自寻找自己想要的,半个时辰后,翰林与天成离开书苑,继续在花园里溜达,在一处水榭长廊边的小楼阁里坐下,随即有下人上茶室,他们边看边聊。
翰林先说话了:江南庭院看起来跟西南地域的庄园还是有些不一样,江南庭院更显得隽永清秀,一如江南的女子,温柔多情。
天成说:自从天成十多岁流浪至江南,已经许多年不曾去西南边陲了,都已经淡忘了那里的很多事情,包括西南边陲的庄园,如果得闲了,又得到养父的支持,天成也很想去南方看看,游览名山大川,品尝各地美食等,古人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翰林笑着说道:要真是这样就好了,翰林也是极喜欢游山玩水的,不喜欢老呆在一个地方,如果有天成做伴,那岂不美哉。
天成道:等忙完这阵子,天成就跟老爷禀报此事,如果不出意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行。刚刚一想到这,就甚是期待。
翰林听天成的话语,已经具有吴越一带的吴侬软语之味道,完全没有西南边陲的方言味道,便问天成:天成来宋家轩多少年了?流浪至此应该吃了很多苦?
天成眯着眼睛,静了一会道:天成来宋家轩已经八年,当时,祖父刚刚过世,张家老宅闹鬼,天成还小不懂事,由于晚上受惊吓,连夜外出逃跑,一路上乞讨才活下来,不知道流浪了多久,才到达江南,在千河古镇闲逛,遇到了一个孤寡老人,收留了天成,老大爷每天晚上,都会讲一些古代破案的故事,天成感觉妙趣横生,渐渐对探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从大爷这里学了一些相关的学问,在大爷这里呆了半年,大爷说:老夫年岁大了,不可能陪天成一世,天成得想办法读书,以后才可以谋事,以后才能生活。
天成那时候小,根本不懂这些,于是求大爷指点,别看大爷独居偏僻的乡野,天成感觉大爷只是隐居山林,原来一定在朝廷要位任过职,要不然,他怎么知道那么多探案知识,这点,在后来才得到证实。
天成求大爷指点,大爷还真的当仁不让,他告诉天成,去找宋家,他给了个地址,天成就到了宋家轩,当时,宋家轩正在兴建中,听周围的乡民说,这个宋家轩已经陆陆续续的建了七八年了,到天成去的时候,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当时,天成进去是要求给宋家帮忙打工的,哪个地方需要人做事,就去哪里,当时,宋老爷看着天成年纪小小的,却能吃苦耐劳,很是欣赏,曾经对天成说:年纪这么小,应该读书才是。于是,有一天,宋老爷召天成至厅堂,询问了一些事情,觉得天成天资聪颖,是个可以培养之才,于是,请了私塾先生教授,天成与婧瑜妹妹、天伟弟弟一块念书。
晚上,宋老爷还会教天成与天伟一些探案知识,天伟对探案兴趣不大,他喜欢跟江南一些从事丝绸买卖的商人学做生意,宋老爷也随他愿,觉得天伟不涉足探案方面的事情也很好,因为,早些年,宋家世代就是在朝廷从事这个探案方面的职业,宋老爷及他的长辈曾任职朝廷提刑司,也因此得罪过很多达官显贵,所以,早些年就解甲归田,在江南兴建宋家轩,起起落落建了很多年,才建成了现在的模样,也可以说,这桩宅子是宋家祖业,宋家的血玉鉴已经传到宋老爷的手中,应该在宋老爷百年之后,会传给宋天伟。
天成平时就在宋家习文,偶尔会请师傅教授学武,但这种时候比较少。
一旦当地乡民中出现难破的案件,天成也会协助当地捕快破案,有时候还能得到朝廷的嘉奖。
天成一口气说了很多,有些累了,于是,央求下人送茶食过来,他们继续喝茶聊天。
天成道:天成在宋家就是大哥,天伟与婧瑜都比天成小,我们之间关系很融洽,老爷及宋家人从来都没有把天成当外人看,老爷甚至对天成比天伟还好,什么事情都会跟天成商量,以后有机会,天成一定得报答宋家。
话说天成他们在楼阁里坐了许久,不见他们回书房,婧瑜与丫鬟走过来了,老远就听到婧瑜的声音:天成哥哥,你们在忙什么?这么久都不回书房了?
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到底亲密到什么程度,他们各自的想法,翰林不得而知,但从婧瑜的眼神可以看出,婧瑜很喜欢天成,喜欢一个人,他的眼神会出卖他的。
正当他们谈天说地时,只见管家夏侯先生慌慌张张的跑向天成这边,急急忙忙的对天成说道:少爷,老爷厅堂有请。
天成对大家说:抱歉!
遂匆匆离去。
婧瑜吩咐丫鬟帮翰林打扫卧室,自己邀翰林去书苑,等待天成的消息。
半个时辰不到,天成从老爷厅堂处出来,走向书苑,邀翰林一起进入天成的书房,看来是有重大事情需要商议。目前,天伟因生意在外,家里的大事基本要靠老爷、管家及天成来解决。
天成与翰林一到书房便在桌子边坐下,天成来不及给翰林倒茶,直接对翰林说道:距可靠消息,官府催军饷已经到了宋家轩一带,他们名义上是催军饷,实际上就是抢劫,不仅抢粮食,也抢银两,甚至强抢民女,无恶不作。今天晚上,我们必须把家中财物转移至地下通道,当年,父亲修建这个四合院时,就挖掘了一条秘密通道,从东南四合院的最东角开始,一直通道三十多丈外的一条河边,紧急情况下,宋家轩的人可以从地道逃出,沿着河流漂往远处。
于是,翰林与天成根据老爷吩咐的,把家中贵重物品运往地道的密室。留下些粮食以搪塞官兵。
一切准备妥当,大家早早吃过晚饭,小姐丫鬟等女眷都躲进地下通道,男丁都在自己卧室歇息。
约么过了一个时辰,一阵呱嗒呱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翰林与天成高度紧张,一会就听到重重的敲门声,看门大爷打开了门,看到是二十几个人的官兵,吓得不敢说话了,官兵领头大声道:官府催缴军饷,希望主家配合。
宋老爷给领头请安,说只要是官府催缴军饷,宋家会打开粮仓配合官兵运粮。
宋家早些年有丰厚的家产,购置了大量的田地,用来租给附近的乡民,每年收租不少。也会卖出大量的粮食,换成银两,这样便于保管与积累家产。这个时候正值冬季,宋家的粮食卖了大部分,只剩下小部分,所以,宋老爷很慷慨的打开粮仓,迎接官兵。
官兵领头很赞赏宋老爷,吩咐官兵运粮。
粮食一会就搬空了,他们满意的拖走了粮食。
此时,夜已深,看着官兵远去,男丁叫地道里的女眷出来,回房歇息。
翰林与天成坐在厅堂,看大家都歇息了,翰林天成各自去自己的卧室休息。
这时,夜更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是重重的敲门声,守门人只好打开大门,原来是三个官兵,说是无处借宿,只好到宋家住一晚了。女眷门来不及躲藏,而且五个官兵分散在四合院各处,有一个官兵在大门口处,宅子内的无法逃出去,西南四合院也有一个官兵,只好任由事态发展。
天亮后,四个官兵在宅内逛荡,翰林在四处观察,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一旦他们想伤害宋家人,翰林就会毫不犹豫的干掉他。
果不其然,一个官兵发现了婧瑜,进到小姐卧室,想非礼小姐,翰林嗖的一冷箭,结果了此人性命,然后一个箭步飞向小姐,摁住了小姐的嘴,示意她不要发出声音,以免惊动其他三人。
翰林从小姐卧室出来,带上门,神不知,鬼不觉,一箭一个官兵,四个官兵全被消灭。
翰林与天成,还叫了两个男丁,把四人拖入地道,一直拖到出口后,抛向河中,尸体顺流而下,不知所踪。
宋公子吩咐管家,对官兵所到之处进行清扫,一切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小姐由于惊吓过度,需要卧床休息,翰林天成担负起陪伴的使命,翰林跟她讲了很多鸟类的故事,二天后,小姐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天成对婧瑜打趣道:小妹,你还说要和哥哥一起闯荡江湖,就这样的事就把你吓得够呛,那以后小妹就老实在家里好好呆着吧。
婧瑜笑着道:婧瑜多锻炼锻炼,见识多了,就不害怕了,什么时候天成哥哥去四处游山玩水,一定记得带上我。
而且,李公子的剑法这个高超,能不能教授婧瑜武艺?如果,天成哥哥邀李公子一起闯荡江湖,就安全多了,是吗?可是,不知道李公子是否愿意?
翰林就:翰林已经与李公子约会,只要宋家家事处理妥当,而且也得到老爷的允许,天成就可以与翰林一道,四处游学了。不过得等到世道太平,否则,宋家离不开天成。
官兵催缴军饷事件发生后,老爷对翰林佩服至极,也应婧瑜提出的要求,老爷请翰林教授天成与婧瑜学习射箭,聪慧敏捷的天成与婧瑜都进步很快,基本的要领掌握得不错,可是,要有高超的水平,得花大量时间练习,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天成与婧瑜只要有时间,不是在书苑,就是在射箭场,一段时间以来,他们都忙得不亦乐乎。
一晃半月,因为江南地区发生的官兵催缴事件,遭到当地乡民的强烈抗议,打死打伤官兵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朝廷颁布了一个政策:不再派官兵催缴军饷,军饷由乡绅收集上缴。由于乡绅非常熟悉乡民,他们之间容易沟通,作为乡绅,他们带头缴纳,甚至替有困难的乡民缴纳,催缴军饷的事就迎刃而解,江南又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于是,天成外出游学的事,就又提上议事日程。
他与父亲宋老爷商议,等天伟办完事,回到宋家轩,他就与翰林一道,往已经很久未去的西南老家那边看看,然后再往其他各地,看名山大川,品山珍海味。
老爷觉得天成本是西南人,理所当然要支持,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等天伟一回,他们就可以成行。
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婧瑜,因为她一直想跟随天成,一起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