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熟悉又陌生的乡村
但是,这到底是汉代的那个时期?没受过任何系统教育的牛二不知道。那个地区?自然还是中土世界。可到底是河南河北,内蒙塞外。关中,江南,牛二可就吃不准了。因为,按照正常历史发展,牛二一家从生到死,只需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要除草,何时应该做酸菜,一年的劳役有几次等等,无需知道这是那个君王,谁是主宰,就是县上的县太爷,那也跟天上的妖精一般几乎见不得。
打量着,抚摸着这个新的身体。黝黑精瘦,170厘米左右,过了元旦就十七了,他的内心五味杂陈,汹涌澎湃。杂乱地想起他牵挂的人和事。
“国彪的追悼会开了没?国彪妈妈知道了消息能不能接受得了,妞妞谁来照看呢?我的宝宝平台上可还有不少钱呢?屈小欠国彪的五万块还没给还呢?刘备,赵云,诸葛亮,霍去病,李广,卫青,主父偃,这些人到底哪些现在也活着呢?哎,有点意思。”
17岁,那不是还能再活50多年,还要成家生子?”
能活着多好!管他是什么年代,是黑是白,是贫是富,是美是丑呢。哪怕在这个山村稍有质量的窝上一辈子,也比死了好的多啊。
后世里多次战斗以及岁月的侵蚀让他伤病缠身。静脉曲张,老寒腿、椎间盘突出,脱发,近视,高血脂,鼻炎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现在有了这个新的身体,不正是他日思夜想而不可得的吗?太好了,牛二兴奋地站了起来。身体充满了力气。
“顺便用实力展现自己的活着的价值,造福亿万人民,出将入相,驰骋神州,岂不快哉?”
可是,牛二的潜意识里,蹦出了一个问题。
“你配吗?”
“牛牛,嘤嘤嘤……”门外一阵声音传来,一妇人径直朝他扑来。
“娘…”是母亲杨氏。
“二哥。”一个四五岁的小家伙也随着扑了过来,弟弟牛三。
……
牛二家族人丁兴旺。爷爷,奶奶,大伯,二叔几家二十多口人都在这个村住着。还有一个小叔子漂泊在外,几个大姑,小姑也都出嫁了。父亲牛满先后置了四十多亩水田,旱地。日子算是小康。除了大天灾,一家的吃穿用度几乎不愁。
家中除了自己还有有哥哥牛大,一年前成家,嫂子姬氏,容貌俊秀。弟弟牛三今年四岁,以及娘肚子还怀的一个。
牛二以前也学过木匠,打铁,盖房子。但是都没因此而挣到钱,便又回家来种地。可是农活干了没多久,就积劳成感冒,最后发展到肺痨了。
看着牛二不再咳,体重渐渐增加,一家人是高兴里带着小心,可别再犯了。
已是,家人不让牛二干活。鸡蛋,猪肉,饼子,尽着牛二管够的吃。在牛二的记忆里,这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
牛二的身体就似那冬天的豆芽,一天一个样。
家人也不让他出门。别人也很少到他家,怕被传染。
“好好的在家待着,别让他干重活。等养胖了再出去。我带的猪肉丸子让他多吃点,三啊,可别跟你哥抢啊!”奶奶搂着两个孙子心疼地交代道。
“这只鸡是给小叔的,还有这些知了是二姑让我捎来给她侄子的,她就先不过来了。”大堂哥牛东的媳妇卫氏放下东西,坐了下就走了。
“满哥。给你家背些柴,我放这里,走了啊。”牛三炮放下柴说道。
三天两头,也有些至亲好友忍不住地过来探望。逐渐的,乡邻们也两个鸡蛋三斤黄豆的来家看看。大多是来探听药方,以备不测来的。
牛二待身体稍有力气,就开始练习军体拳,散打等技艺来预防感冒。深蹲,俯卧撑等训练来增加身体的韧性。
在后世军中,他也算是优秀的战士。尤其是射击,格斗都算得上团里的顶尖水平。至于够不够得上小说里的兵王,肯定是够不上的。关键是后世里的国彪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兵王的称号和比赛啊。军队虽然鼓励个人技战术的出类拔萃,但是更加注重的是团队的协作。牛二目前的这个身体,还远达不到一个普通士兵的基本要求。头大,身子细。太单薄了。
半个月后,牛二的锻炼时间已经能增加到3-4个时辰。关键是没其他事情可做啊?但是每次看到他浑身大汗。父兄总会呵斥、劝其静养。唯有母亲杨氏看着儿子日渐精神,并不责怪。小弟牛三,倒是饶有兴趣地跟随练习。
只可惜家里并无藏书,不过倒也不难,牛二托母亲提着鸡蛋从杨家村的刘照光处借来了几本锦书。闲暇时刻便开始熟悉起来汉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书写区别,顺便也教弟弟识字。同时也跟随记忆,用树枝写写唐诗宋词以舒胸怀。可惜,家里没有纸笔。就是这样,已经令家人四邻惊叹不已,纷纷议论。
“我的乖乖,几本书,半个月,牛二竟然会写字,算账?不得了,不得了。&34;
&34;会写字有啥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
“怎么不能?你儿子的要会写字,你就能收到他的信了不是?”
“反正不能当吃,没啥用。”
“我看一本书里的字不都差不多嘛,他怎么就认得?还会写,邪了门!”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天气渐渐转凉,牛二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也适应了这农人的身体和饮食习惯。其实倒也挺好,没有任何电子产品为伴。生活简单有序。无论是看书写字,修养训练。都比后世更加专心。乡村没有更夫,也逐渐地根据太阳,星辰,以及空气的温湿度能够判断大概的时间。不要刷牙,不用理发,无须抹油,很少洗澡洗衣。手里,身上,头发中的油渍污垢能洗掉就洗,洗不掉热水泡泡再洗,要不想烧热水,就那样放着呗,反正周围人皆是如此,忍一忍自然也就习惯了。习惯后就感觉不到了。上了茅厕,就地取材,或者土疙瘩,或者是能够得到的树叶子。除非树叶破了。如厕后几乎不用洗手,但是一定要用土盖住。食物也很单调。除了粟米杂粮做的各种食物之外。其余的菜蔬全是季节性的,地里长啥就吃啥。没有那么多调味品的辅助。牛二倒也很快适应了新鲜食材的饮食方式。粗茶淡饭外加蛋奶肉倒也不缺。所以,体重也很快就到了一石,大概120斤。借来的几本锦书牛二都倒背如流了。也基本掌握了小篆和后世简体字的对应关系。除了文字表达时更加简洁之外。口语交流倒和后世没太大区别。
农人每天干什么?像爹这样的勤快人,天不亮,就去地里干那干不完的农活,除草,松土,稀苗,甚至一桶桶的挑水一个苗一个苗的浇,不太勤快的人家天亮了才起来,地里活干一干,很早就回来,东家,西家的村里串门聊天。女人忙起来和男人干的活无异,不忙了有条件的在家纺线织布,看娃。没条件的就养鸡鸭猪羊牛驴。啥都没有的家庭就给人去打个零工。一天三个钱四个钱的挣一点,从三四岁到七八十都是劳力。像牛三那样不到五岁的娃娃,也是跟着大哥和爹去地里忙的劳力,回家也是帮着大嫂和娘做家务的好手。
黄昏时分是最热闹的时候,串门,拉家常,借东西,找孩子,吵架骂人。天黑,几乎都钻进了被窝。因为蜡烛贵,油灯费。村里也有些日子富裕的人家,住着砖房,木房子。自然有更多的普通人家,如牛二家,住着砖土房。也有十几户天天讨换着借东西讨食物的人家,住的是石块,木柴混搭的房,甚至是茅草房。也有几家地洞房。房子都是就势而建,没有桩基的概念。自家地里,自家看着修建。
村里也有做买卖的,走村串乡、去集市上卖的。以农副品,手工品,特制小吃为主。牛二尤其喜欢那蒸米糕。用枣,糯米,红豆等蒸制而成。每次在门前吆喝而过的时候,牛三总会疯跑出来。娘会给买上一点,改善下伙食。偶尔也有外地来卖蜜饯,蜂蜜糕的。那更是小孩们和牛二的最爱。
村子里有几口公共的井供大家取水用。也有几口井是私人的井。如牛小丽家,他是亭长。李牧家,家里有上千亩地,牛干家,在各地跑着做粮食买卖的生意。
村里也有私塾,最早是牛干家自家请的先生给自己子弟启蒙用的,后来为了分摊费用也就交了束脩的都可以来学一学。但也只是小部分家里的孩子在学。像牛二一家都不去,舍不得一年那两袋米。更舍不得家里少了劳动力。
这样的乡村生活,远比牛二后世里想象中的古代乡村具体详实有趣。习惯之后,也会喜欢上这样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