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理想大世界 > 第124章 嵩阳书院

第124章 嵩阳书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还有孔子学院、历史学院、党史学院、见心斋、昭庙五处建筑,需要确定。

    其中,孔子学院,子慕决定参考四大书院,以及孔庙的结构优化建造。

    最后,决定以嵩阳书院为蓝本建造。

    嵩阳书院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

    先圣殿内祀孔子及四大弟子像,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

    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

    在讲堂之后有泮池,为儒家弟子中举之后回来绕行怀念宗师孔子的地方。

    中轴线两侧的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保存清代建筑26座108间。

    嵩阳书院中轴线上五进代表性建筑以外,还有博约斋、敬义斋、三益斋、四勿斋、考场、蒋公井等。

    建筑古朴大方,雅致不俗,青砖灰瓦,除道统祠为卷棚歇山顶外,其他建筑均为卷棚硬山顶。

    嵩阳书院由南向北,主要建筑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有配房相连。

    大门亦称山门,双狮门墩、板门、隔墙上部的木隔扇。

    一座三开间卷棚式硬山建筑。

    檐下原挂有“高山仰止”“曲径通幽”匾额,门额横匾书“孔子书院”四个大字。

    黑底金字,朴素大方,原匾为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的墨宝,现为当代书法家宋书范书。

    大门两侧前檐柱上悬挂着清乾隆皇帝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作的对联。联语简要说明了中岳嵩山及嵩阳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四周形胜,进大门后是一座凸形院,构成二门,是为书院的前奏部分。

    仪门为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设置仪门旨在提醒学子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失礼。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出于《诗经·小雅·车下 》。

    高山, 比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原意为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先圣殿在二门之后,为一座硬山卷棚式三开间建筑。

    殿门额横匾“先圣殿”三个金字。

    门联为:“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

    殿内中央供奉圣先师孔子站像,左右两侧为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四大贤人线刻图像。

    西墙为孔子弟子72贤人传略和12先哲画像。东山墙有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的介绍。

    此殿是学生拜谒儒家始祖孔子的地方。

    讲堂为一座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式建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当年给学生授课的地方。

    门额横匾书“讲堂”二字。

    门联是:“满园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人”。

    殿内设教案、课桌、课椅等教具。

    殿内东山墙上绘有“二程”讲学图,西山墙介绍宋代在嵩阳书院任教人员名单和传略,书院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学制演变情况等。

    嵩阳书院是“程门立雪”典故的发生地。

    古代儒家倡导有道统就有治统,因为“治统得道统而盛,道统赖治统而光。”

    祭祀道统三圣人,是嵩阳书院的传统,在中国古代书院中,唯有嵩阳书院保存此种祭祀形式。

    楹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所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道统祠是座面阔三间、棂门槛窗、歇山式滚脊灰筒瓦覆顶建筑。门额横匾上书“道统祠”三字。

    殿内供奉帝尧、夏禹、周公石膏头像,后壁悬挂帝尧、夏禹、周公当年在嵩山地区巡狩、治水、测影等活动情况的大型图案。

    泮池位于道统祠前,池上架拱桥以通往来。

    在拱桥的两侧分别刻有“泮池桥”三个字。

    古制学宫得引水辟池,形如半壁,故称泮池。

    后世筑池形如半月,跨池构桥。

    书院作为一种古代学校,也多建泮池、泮桥。

    古代当地风俗凡考中秀才以上学位的,都要举行绕池三周仪式,以示永效老师之法,安邦治国益于天下。

    相传孔子家居泮水之滨,少年常在泮水边读书。

    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示不忘先师之意。

    古代嵩阳书院凡科举考中的学子,都要在这里举行绕池三周仪式,表示不忘先师教导、永效先师博学品德,安邦治国益于天下。

    藏书楼是嵩阳书院现存最后一进建筑,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卷坡硬山顶阁楼式建筑,是古代书院贮藏书籍的地方。

    清初学者耿介主持倡兴嵩阳书院,循孔子杏坛讲学,在书院除地为坛。

    坛上古杏树一株,传为耿介手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