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招人
后来能娶上俞婷,也是用他在外面挣的钱盖的三间大瓦房。
但当时崔知礼做的事不被政策允许,才有了宋改改说崔知礼投机倒把,吴春芬对崔知礼在外面干的事讳莫如深,谁都不准提。
原书中记载,崔知礼以前在镇农机站的一个小车间里,借他们的机器和地方,加工一些小零件卖给市电视机厂。
他们这个市也算是发展的比较早的工业城市之一,有两个重点企业,一个是化纤厂,但化纤厂不归他们市里管,直接归省里管。
这个电视机厂算是市里最重点的龙头企业,归市里管的,也是他们省里唯一一个电视机厂。他们也算是占到天时地利了。
电视机厂也是一直按照省里的计划生产的,需要的零部件有很多是从外省调过来的,他们本省没有对应的零件企业,外省调过来要走很多道手续,有时候人家卡着不给你供应,先紧着本省的电视机厂供应,但需求却一直旺盛,他们这个电视机厂要供应南方的市场,总是面临一货难求的局面。省里天天压着他们要产量,电视机厂的厂长急的头发都快白了。
崔知礼当年上高中的时候,物理成绩特别好,物理老师看他有天赋,有出去维修的任务也带着他。
这年月,专门的技术人员是有限的,他这个高中的物理老师经常被叫到各个厂帮忙查看故障,解决难题。别说,还挺管用。电视机厂就经常找他们去厂里维修。
一来二去,崔知礼跟电视机厂的技术科长混的熟了,大概也知道电视机厂的情况。
一般像屏幕,主板这种重要的零件倒不缺,这种重要零件都是从海市那边采购的,供应量是充分的,但是从外省采购的小零件特别奇缺,这些零件也没有多难做,可市里就是没有指标去建这样一个小小的零件厂。一个零件不够,整套生产线都得停下来等,造成整个电视机的产量上不去。
崔知礼自己回去在农机站研究了一个多月,自己把这零件做出来了,送了一箱到电视机厂,他们安上了,一点问题没有,比外省供的质量还要好。
慢慢,电视机厂学会了两条腿走路,一边进着外省的零件,一边用着崔知礼提供的零件,上面只顾着抓产量,对这种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崔知礼因为抓了贺国全,就是奸杀女学生的那个通缉犯,而这通缉犯背后的人是前派出所所长、黄勇以前的顶头上司吴奎青。
吴奎青不好直接出面,就让小舅子秦建设出面为难崔知礼,不让崔知礼再到镇上去。
崔知礼没法再去镇上,也不能再到农机站做零件,跟电视机厂的这根线就这样断了。
他这几天,估计也是在跑镇农机站和电视机厂这两边,想把之前的线再重新做起来。
崔知礼不能到镇上以后,农机站站长张国平就接了他电视机厂的业务,无奈他做了这么多年重工机械,做精细的零件不擅长,做出来的产品电视机厂装上以后总出问题。电视机厂也不跟他合作了。
这次崔知礼又找到农机站,想着再跟他们合作把电视机厂这条线做起来。
张国平脑子活泛,提出要跟崔知礼合作,他们出机械,崔知礼出技术,进的金属材料他们也可以买到,卖出来的钱除去成本后,利润双方三七分账,农机站占七成,崔知礼占三成。
他们以前合作是五五分账,因为这个单子本来就是崔知礼拉过来的,农机站不占优势,而且没有崔知礼他们根本做不出来。现在技术他们掌握的差不多了,只是一些精细的部分要崔知礼把控。
崔知礼当然不愿意了,好好的利润,让农机站分走了一大半,自己白忙活了。
以前管得严,也不允许个人做生意,会被打成投机倒把。现在政策已经宽松了,他这几天跟黄勇聊的也不少,从他口中知道了政策大的走向。
而且还有俞婷天天在他耳边说未来的大好形势,他的脑子也开始活泛起来。
他不在镇上找了,镇上的机器不行,产量还少,他要去市里找。
俞婷也知道崔知礼是要干大事的,这一次趁着东风起来了,后面几年他会陆续收购电视机厂,之后再做80年代大火的录音机,每一步都精准的踏在时代腾飞的时间节点上,一步一步走上了全省首富的位置。
她不能把他天天栓在家里做云片糕,可是崔知礼一走,她这边明显就忙不过来。
她需要招人了!
明天要是再有人来问,她跟大嫂商量一下,要是没有大问题,就把人留下。
因为俞婷租村里灶房这事,村支书已经跟村里的人都说了,这两天总会有人过来问俞婷这里需不需要帮忙,他们可以过来帮忙。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瑞娃以前穷的那叫一个叮当响,他们自己没有劳里种粮食,家里没有劳力,也没给分地。
全指着卖牛奶挣的一点钱拿来买吃的,牛奶送不出去,都送到中午了还站在人家门口等着,问人家要不要。牛奶实在送不出去了,下午又挨家的问人家地里要不要帮忙,还总去他大伯家当免费帮工,有时候他大伯能给他拿点粮食。
自从贴上俞婷家,只给提前订好的几家送牛奶,送完就去俞婷那里帮忙,现在村头来个卖肉的,他都敢去买了。
现在谁家有那闲钱去买肉呀?也就是这几个月开始有人驮着猪肉走街串户的卖了,但也是在村里转好几圈,也卖不出去几份,都舍不得。
那天俞婷在打谷场问崔菊英要钱,一要就是一百,还有大几十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俞婷真是财大气粗,要是贴上她了,那可比种地强多了。
再说了,吴春芬娘家是吴村的,吴村的人在这个县里都算得上是比较富裕的,吴春芬的娘家有两个哥哥,她娘跟她两个哥都经常接济她,要不然之前被宋改改骗去的那些钱哪来的?光靠种地就是累死攒不出那么多钱。
所以吴春芬在整个村的媳妇圈里也是有派头的。
连她都愿意给俞婷做工,俞婷这待遇能差到哪去?
只是前几天都有崔知礼帮忙,俞婷也忙不到哪去,她也没着急找。
而且找人这事吧,也要慎重,村里的人际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卫生、干活的麻利程度、嘴巴严不严,这些问题都要考虑。
别来做了几天,把她的步骤看了一遍都学会了,回头就满村的给她宣扬。
现在这阶段还是要尽量低调,毕竟政策还没有开始鼓励人们经营,自己弄大了,反而招人嫉恨。
至少得找一个踏实低调的,肯吃苦干活的。
前天本家的两个婶子来灶房,刚走到门口就喊起来了:“知礼媳妇,听说你做东西卖呢忙得过来不?我们来给你帮忙啊?”
俞婷还没说话,吴春芬直接就帮她回绝了,“婶子们,我们都是自己家里人在做,也不给钱,这让您老过来给我们小辈干活,我们心里多过意不去,您有空在家陪陪孙子,我们这点活就让我们小辈们干。”说着,连哄带推的把两个婶子推走了。
等送走两个婶子后,吴春芬小声跟俞婷说:“这两个婶子爱占小便宜,她们哪是来干活的,是给她们孙子拿吃的来了。连路过你家地都要薅两把菜叶的人,要让她们来了,一天不给你装走两三斤,她们就白在村里混这么多年了。”
昨天
还有那村里出了名的懒汉,自己的地不想种了,看他们这边躲在屋里干活,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的,就跑过来问,“你们这还要人不?”
这懒汉搁村里出名到啥程度了呢?连俞婷这个对村里啥事不关心的人都知道他。
俞婷赶忙说:“不要人,人够了。”
那你让瑞娃走。”那人指着正在干活的瑞娃说,“他一个小娃娃能做啥?能有我力气大?不信你让他来跟我试试,我两下就能把他按在地上了。”
说完就要进来薅瑞娃的衣领。
俞婷赶紧拦着他往外推,吴春芬也过来帮忙,边推边骂:“你这好吃懒做的,回去躺家里睡觉去,别来我们这捣乱,再不走我叫支书,让支书断了你爹的粮补。”
“走就走嘛,说那么难听干啥?”懒汉头也不回的往外走。
这懒汉的爹当年当兵的时候炸断了一条腿,县里有每月十斤粮食的补贴,他爹早死了,但补贴还一直在,要不然他早饿死了。
懒汉刚走又来了一个方脸短发、全身还算干净利落的大姐,俞婷后来才从吴春芬嘴里知道那是村东头另一支崔家的媳妇,按辈份她们应该叫大嫂。
来人也不认生,门开着,也没打招呼就直接走了进来,站在那看瑞娃筛米粉,看了一会,又去看俞婷定模。
俞婷这才发现她,把手里的活交给吴春芬,推着她往外走,“大姐,你有啥事?”
走到门口这位大嫂说什么也不肯出门,扒着门框,拉着俞婷的胳膊说:“弟妹呀,我是你村东头崔家的大嫂,你跟知礼结婚的时候我还随了份子钱呢,你还敬我酒来着,你忘记了?不碍事儿,以后我过来帮你干活,我们多见面就熟了,哎对了,你们这是在做啥?咋那香呢?我闻着是米不是面呢?只听过用面蒸馒头,没听说过用米蒸的呀,那玩意儿蒸出来能好吃吗?”
“我跟你说,不是我吹,我蒸馒头可好吃了,全村的媳妇儿蒸馒头都没有我蒸的好吃。那明天我先过来试试?”
俞婷听着有点心动,又是一个崔家的,还会蒸馒头,人看着也算整洁,倒是符合她的要求,但就是一进来就到处乱看这个习惯不太好。
俞婷正犹豫着,吴春芬走了出来拉过俞婷,让被那人挽着的俞婷的胳膊脱离开那人的手。
“大嫂,你看我们这也不缺人,要不等俞婷缺人的时候我领着她去你家找你?”
“这,这,不缺人我先来这帮两天忙呗,多个人干活你们还能轻省点儿。”
“能忙得过来,大嫂你快回吧。”吴春芬一边说一边推着大嫂出去,然后拉着俞婷迅速进屋。
大嫂紧跟在她们身后要追进来,但吴春芬速度更快,已经关上了门,又把门栓给插上了。
大嫂拍着门喊:“弟妹,开门呀,你们听我说,我不要钱,我就想来给你们帮忙,我看你们做的挺有意思的……”
无奈她说的口干舌燥,里面也没有一声回应她。大嫂的一腔热情终于耗尽,耷拉着脑袋回家去了。等人走了,吴春芬才跟俞婷说:“这个大嫂人倒是热心肠,就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你就是锁着柜子都能给你撬开看看里面是啥,就爱挖人家里那点见不得人的事。嘴巴也没个把门的,啥都给你往外说,在你这里干两天,你这里每道工序、你一天赚多少钱全村人都知道了。
俞婷觉得心好累,放眼望去,全村都是劳动力,但要想找到合适的还真不容易。
这不,今天崔知礼不在灶房,俞婷直接把大门关的紧紧的,三个人躲在里面干活。
但还是架不住有人热情的来敲门,俞婷和吴春芬都没管,任由敲门声一直响着,她们也不理,只低头干自己的活。
到了中午,她们把蒸好的云片糕抬起来放在架子上晾凉,该回去吃午饭了。
俞婷拉开门栓打开门,看到门口站了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两条编着两条麻花辫子,面色萎黄,两只眼睛大而空洞,从脸上的轮廓看,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美人,只是经历了岁月的风霜,脸上的皮肤粗粝,还有褐色的晒斑。身上的紫色灯芯绒褂子及其不合时宜。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天气好的时候都能穿单长袖了,即使一早一晚气温低,人们也都穿的薄褂子,像这样厚的灯芯绒褂子早就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