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元代的制度
元代的制度
元朝建立后,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民族文化上,推行四等人制,实行民族歧视政策;采取诸色户计的户籍制度,激化了国内的民族矛盾。政治上,中央设立中书省、宣政院、御史台等,地方实行行省制,加强对于地方的控制,并且在地方长官中设置达鲁花赤以加强控制。经济上,实行科差政策,严重压榨百姓。信息沟通上,建立站赤与急递铺,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消息网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四等人制
元朝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元朝建立后,依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顺序将全国人口划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的人);第三等是汉人(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原南宋统治下的民族)。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等方面的规定都不平等。四等人制的实行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加剧了元朝的社会问题。
诸色户计
元代各类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十分复杂,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人户,称为“诸色户计”。民户是主要人户,也是诸色户计的基础。元政府在民户中实行户等制,以三等九甲为序征发赋役。九等之外又按照归附的先后,籍户和户等的衡量等情况,划分为元管户、交参户、漏籍户、协济户、复业户和渐成丁户等。
行省制
元朝所推行的一种行政制度。全称行中书省,起源于魏晋时期,不过大都只是暂时性的机构,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行省制才真正确立起来。行省各设丞相一人,管理全省的军政大事;又设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职位,品级与行省丞相相同;下设路、府、州、县。行省掌握实权,普遍较为独立,距行省中心较远的地区特设有宣抚司等机构。行省制的确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代影响深远。
宣政院
元代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宣政院原名总制院,由元世祖忽必烈设立,后改名为宣政院。宣政院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宣政院官员为僧俗并用,其官职任命不走吏部程序,而是自行任命,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为元朝四个独立的任官系统。蒙古人设立宣政院有两个目的,一是掌管全国佛教,二是通过宗教与军政结合的方式控制同样信奉藏传佛教的吐蕃地区。
澎湖巡检司
元代设立的管辖澎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元代时设置于澎湖群岛,隶匡于福建泉州府,主官为彭湖寨巡检,负责管理台、澎地区事务。湖巡检司不仅是澎湖群岛的首次行政区划,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明朝时湖巡检司的辖区,扩大到台湾本岛,加强了对澎湖和台湾的开发与管理,1384年因为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湖寨巡检司,此官署设置直至1622年,荷兰占领湖为止。
达鲁花赤
元朝时设置的地方长官,也称“答鲁花赤”,蒙古语,意为“镇守者”。蒙古汗国初定西域诸城后始置,管军民,掌印玺,总辖监、治之职,为众官属之长,后推及被征服诸地。元朝建立后,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州县亦置,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长官司皆设,安抚司兼管军民,军队亦设,以监军务。至元二年(1265年)规定,各路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或个别出身高贵的色目人担任,汉人、南人一律不得任此职。
科差
元朝的赋税名目之一。包括丝料、包银、俸钞三项。丝料,规定居民每两户出丝一斤输于官,每五户出丝一斤输于本投下,不曾分拨于各投下的居民也要缴纳。包银,每户缴纳六两,后改为四两。俸钞,居民每四两增加中统钞一两,专作官员俸禄。实际上科差按照各户户等贫富分别摊派不同的数额。与以前相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元代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
驱口
金军、元军在战争中俘获的汉族人口,也称“驱户”。驱口多为贵族所占有,被迫为主人耕种服役,还要向国家纳税当差,地位类似于农奴。窝阔台灭金后,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尽管程度有所减轻,但仍相当普遍。元朝统一全国后,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但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的现象,此时驱口社会地位最低,常常被视为牛马,任意出卖。
站赤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的驿站,“驿传”的蒙文译名。成吉思汗建国后效仿中原的驿站制度,在境内恢复或设置了一批驿站,供人使用,忽必烈即位后,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密稠交通网络。元规定站役由中上户承担,其实多由贫下户充役。站役十分沉重,站户因不堪奴役,多有逃亡。驿站主要是传达军政要务,有利于加强元朝对于地方的控制,但是由于泛滥设置导致负担过重,在后期出现了“给驿泛滥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