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隋唐的文化
隋唐的文化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大繁荣的时期。在文化上,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成为科举的标准答案;“唐修八史”成为后来官修正史的开端;古文运动兴起,出现了韩愈、柳宗元等文学大家,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在医学上,孙思邈著有《千金方》,他被称为“药王”;同时,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唐新本草》也得到问世。对外交流上,遣唐使络绎不绝来到长安寻求知识,玄奘远赴天竺求取真经,推动文化交流。此外,唐代中国和亚、非地区的许多国家有着广泛、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五经正义》
唐太宗令孔颖达等人所写的一部解释五经经义的书。汉末以来长期变乱,儒家典籍散佚,且师说多门,章句杂乱,为适应科举取士和维护全国政治统一的需要,《五经正义》应时而出,以求结束儒学内部宗派的纷争,为古代经学发展史的重要环节。《五经正义》成书于高宗朝时期,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此后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科举应试亦必须按此答卷。《五经正义》等一系列儒家经典的著述完成推动了儒学在唐代的发展。
唐修八史
唐代修撰的八部官修史书。唐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建立后,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提倡下设馆官修史书,令宰相监修。唐代先后修撰的正史有八部,习称“唐八史”,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由李延寿私人编修的《南史》和《北史》。鉴于梁、陈、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后来又编修了《五代史志》十种,一并附进《隋书》,即今《隋书》十志。
古文运动
中国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而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柳主张“文以载道”,后来,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也加入古文创作队伍,古文运动取得重大成就,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进步。
《史通》
唐代刘知几编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共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的总结,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刘知几提出了著名的“三长论”和“直笔论”,认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必须具有才、学、识三长,而以史识最重要。对于写史,刘知几主张“直笔”,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这些见解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典》
唐人杜佑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典制体通史。全书共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记载了自上古到唐代宗时期的各种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其中以食货、职官、边防各典较为精到。《通典》的问世,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史书体裁一政书体,为中国典制文化专史的首创之作,对后世史学影响巨大。
《唐新本草》
唐代的官修药典。显庆四年(659年)由苏敬等人集体编修而成,此书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文与新药,新增注文冠以“谨案”二字,小字书于陶弘景注文之后。新增用药用黑大字书写,末注“新附”,补注内容中,以记载药物形态、产地为多,兼述药效、别名等。书中纠正陶氏谬误处甚多,为后世辨正药物基本原理提供依据。该书图文并茂,收集药物800余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对后世的药学影响深远。
玄奘
★★★☆☆
唐代高僧,旅行家,时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玄奘名陈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贞观三年(629年),玄奘西出玉门关历经艰难抵达天竺,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译出大量的佛经,对中国的佛教影响深远。
《大唐西域记》
唐代僧人玄奘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著的一部佛教游记著作,简称《西域记》。玄奘游历天竺后回国,由自己口述,辩机整理而成《大唐西域记》,全书分12卷,共10万余字。记载了玄奘游历路途中所见国家的都城、疆域、历史、语言、文字、气候、宗教信仰以及风土人情的状况。《大唐西域记》在世界史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恒罗斯之战
唐玄宗时期唐朝安西都护府军队与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地区相遇后爆发的一次战役。8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扩张到中国唐朝西部边界,一些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小国面临灭国命运。751年,唐朝边关告急,唐玄宗派高仙芝率领大军迎战阿拉伯军队,双方在怛罗斯激战,葛逻禄突然叛变,导致唐军失利。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打胜安西军,而阿拉伯军队也停止了东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