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魏晋玄学与佛第章 道二教
魏晋玄学与佛、道二教
魏音时期,儒学衰落,玄学兴起,从正始之音到竹林七贤,玄学思想几经变化。同时涌现出许多其他思想家,如鲍敬言以《无君论》抨击玄学与士族范缜以《神灭论》驳斥佛教的形神理论。此时,道教得到了发展,葛洪、陶弘景、寇谦之,均提出了重要的道教理论,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北朝也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法显、鸠摩罗什等,均对佛教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魏晋时期,经学走向衰落,儒学名教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当时统治集团之间斗争非常残酷,社会相当黑暗,一些士大夫畏惧政治斗争,空虚的学说形成一种社会。他们尊《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学思想。魏晋玄学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在哲学上即宇宙存在的根据问题,在政治上即自然和名教的关系。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主要有何、王弼、阮籍、嵇康、郭象等。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发展,玄学逐渐走向衰落。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率直放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魏晋嬗代之际,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空前残酷,社会相当黑暗,一些士人畏惧政治斗争,躲避现实。具体表现为他们不愿参与政事,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具有豁达通脱的个性,谈论空虚玄远的学说,如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竹林七贤”,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对社会现实充满不满。魏晋士人所代表的“魏晋风度”,既在历朝受到一些批评,也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正始之音
魏晋时期名士之间清谈的风气。“清谈”,指的是魏晋之际名士之间所崇尚的一种讨论方式,因兴起于魏正始年间,所以这种清谈的风气又被称作“正始之音”。清谈的内容不涉及国事与民生等社会实际问题,而是关于自然与名教等诸多的形而上的话题。“清谈”之风沿袭东汉时期的“清议”,魏晋之后,随着士族政治的衰微和社会环境的转变,清谈的风气也随之消泯。
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出现的一批具有特殊风格和思想的名士团体。以嵇康、阮籍为骨干,包括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刘伶。他们以庄子精神为寄托,常寄情于竹林幽泉之乡,以纵酒谈玄著称于世。当时正值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斗争激烈,这些名士为逃离政治迫害,纵情酣饮,放浪形骸,企图以此逃避严酷的社会现实。竹林七贤时期是玄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主张“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竹林七贤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无君论》
两晋之际的思想家鲍敬言的重要思想著作。在《无君论》中,鲍敬言继承了阮籍和嵇康的无君思想,自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角度出发,批判君权神授说,指出君生为首的统治集团给人民带来的剥削、压迫、战争等。他主张不要国家与国君,幻想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无君论》反映了人们在两晋时期社会黑暗和战乱频的社会背景下,对于社会剥削和苦难来源的思考,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难能可贵。
范缜
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出身顺阳范氏,幼年丧父,待母至孝,弱冠之年拜名师求学。入南齐后出仕,历任尚书殿中郎宜都太守、尚书左丞等职,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广州。范一生坎坷,其著作《神灭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在佛教昌盛的背景下,范不畏权贵,虽受到梁武帝的驳斥,仍坚持对佛教的观点进行驳斥,揭露了佛教对于国计民生的危害。
神灭论
萧梁时期范撰著的反对神不灭论的文章。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很大的隐患,一些有识之士反对过分推崇佛教,对于佛教的观点进行驳斥,范《神灭论》即这一思想的代表作。《神灭论》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无神论的思想,提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同时《神灭论》还揭露了佛教对国计民生的危害。《神灭论》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葛洪
东晋时期道士以及道教理论家。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该书分内外两篇。内篇提出宇宙万物是由神秘的“玄”(即道)所产生的,有仙骨的人得到“玄一”或“真一”,就能成仙,成为神仙的手段是服食金丹。在外篇里,他说明君臣上下、设官分职是天理自然,是不能更易的。由于葛洪的道教很适合统治阶级的要求,《抱朴子》一书被历代统治者奉为道教的经典,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著名道士。陶弘景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改造道教,将道教炼丹、养生、成仙理论发展了一大步,以道教阴阳相生的宇宙生成模式以及生死二元对立观念,建立起道教史上的第一个成熟的神仙系统。此外,他还将儒学思想充实到道教理论中去,强调遵行礼教为修道成仙的重要途径,形成“三教并重”“三教合一”的新道教理论。通过陶弘景的改造,道教不但可以把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伦理的基本规范全部囊括,也能满足上层统治者的精神需要。
三洞经书目录
南朝道士陆修静所撰的道教经籍书文目录。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道教组织的发展,出现大量阐发道教教义的经籍书文。陆修静在崇虚馆,居住达十年之久,广泛收集道经,加以整理甄别,以三洞的构想综理道教一切经籍,于471年撰成《三洞经书目录》,奠定了道教经籍结集的初步基础。陆氏的道经目录思想开了以后编纂《道藏》的先河,《三洞经书目录》虽已散佚,其分类法却一直影响着日后《道藏》的编纂。
寇谦之
北魏时期著名道士。早年好五斗米道,学习张陵之术。为了改变流行的原始道教,寇谦之宣布“废除三张伪法”,提出以封建“礼度”为主要内容、礼拜炼丹为主要形式的新教义,宣传儒家的“佐国扶民”思想,使道教“与世礼相准”。改造后的新天师道迎合了北魏统治者的需求,道教因此被宣布为北魏“国教”。与此同时,道官制度和道教戒律、斋仪制度也被确立。寇谦之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法显
东晋时期高僧。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法显立志要西赴天竺寻求戒律经典。399年,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法显晚年主持翻译佛教经典,共译出了经典六部六十三卷。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佛国记》一书,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法显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鸠摩罗什
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祖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初习小乘佛教,后习大乘佛教,既通梵语,又娴汉文,精通佛法。401年,后秦皇帝姚兴将鸠摩罗什迎至长安,主持翻译佛经,传授弟子多达三千人。鸠摩罗什的主要译作有《金刚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等,在中国译经和佛教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鸠摩罗什和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武一宗灭佛
中国古代四次反对佛教的历史事件。具体指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据史书记载“三武一宗之厄”这四次灭佛的主要原因,虽各帝王动机不一,但无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僧团道风方面的缺陷、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等问题。三武一宗的教难,使得佛教几经摧残而致衰微不振,但佛教依旧在中国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