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穿越汉废帝:带人族逆天改命 > 第17章 憋屈的丞相,命运即将转折

第17章 憋屈的丞相,命运即将转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什么长安区,那分明是郊区。”

    胡父冷哼一声,又有点后怕地说:“那地方一到晚上就有妖怪出现,你就算是不心疼我,也要心疼你娘啊。”

    胡母想起之前的经历,也是有点心惊肉跳。

    “孩子,你们晚上没去过那边,感觉确实挺渗人的,有个婆婆跟我说,她儿子前不久被妖怪害死了,整个人干巴巴的,像是被吸干了血。”

    “就是被吸干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妖怪这么狠毒。我和你娘要是不搬进来,早晚得死在那边。”

    胡父接话道,有了妻子帮腔,他跟女儿说话都硬气了几分。

    以前胡父是在家里有地位,现在是弟位。

    这也怪不了别人,要是他以前对妻女好一点,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胡父现在反倒是庆幸自己前段时间冲动了一把,为保女儿差点丧命,跟妻子关系缓和了许多。

    否则妻子早就跟他和离了。

    以女儿现在的情况,妻子丢下他后,根本不愁找不到好人家,说不定还有权贵上门提亲。

    胡父对女儿抱怨说:“要不是家里没钱,我都想再往里挪一点,甚至直接就在皇城边上住下。”

    胡父眼巴巴的看着胡月娥,希望她拿出点钱。

    这段时间,胡月娥经手操办了很多事情。

    每次去权贵家里传信,都能收到不少礼物,有的是机会捞钱。

    哪怕是拿出来一小部分,都够在皇城边上买房了。

    “天呐,那是挺危险的。”

    胡月娥有点紧张地拉着娘亲的说,“您跟我进宫吧,我听长善哥说,宫里还缺几个厨娘。”

    “您去了以后,干点切菜洗菜的事情就行,一点也不劳累,每个月还能领不少钱。”

    胡父顿时紧张起来。

    胡母看他如此担心自己离开,也不由得有些好笑,以前他巴不得自己走的越远越好。

    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我要是走了,你爹就可就该着急了。”

    胡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他现在整天琢磨着再给你弄个弟弟出来,天天吃滋补的东西,整个人龙精虎猛的。”

    “你跟闺女说这些干啥。”胡父也有一些尴尬。

    “我去厨房把这些东西料理了,闺女你要是没啥紧急的事情,就在家里吃顿饭,看爹给你露一手。”

    看着胡父忙前忙后的样子,胡母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胡月娥从小到大,好像还从来没有吃过父亲做的饭菜。

    所以专门留在家里,陪父母吃了顿饭。

    一家三口心思各异,吃饭时倒也其乐融融。

    吃完饭,胡父自觉的去刷锅洗碗,胡母则是拉着女儿说了不少悄悄话。

    送走胡月娥后,胡父一把将胡母抱住。

    胡母嗔怒道:“你干嘛啊,大白天的。”

    “白天怎么了,在自己家里怕啥?”

    两人干柴烈火,屋内噼里啪啦,春意盎然。

    胡月娥自然不知道,自己刚出门进宫去跟天子汇报。

    顺便提了句妖怪在长安区作乱的事情,恳请天子早日出手,以免更多无辜的人被害。

    刘贺其实早就收到了长善和杨思粮等人的汇报,知道有妖怪在城外作乱。

    这主要是因为昭帝突然驾崩,国运萎靡不振,无法庇护整个长安城。

    只能守住核心区域不被普通妖怪闯入。

    越是往外走,越容易出现妖怪。

    单独击杀一两个效果不大,哪怕是全都杀了,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一大批。

    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是得让国运提升,让妖怪不敢靠近。

    具体办法刘贺已经想到了,而且已经派人去给丞相杨敞下令了。

    在天子使者抵达之前,丞相家里先来了个不速之客,此人正是大司农田延年。

    他奉大将军霍光之名,前来通知丞相杨敞,大将军霍光有废立皇帝的心思。

    杨敞身为丞相,照理说他才是百官之首。

    大司农田延年是他的下属,理应对他尊敬有加。

    事实上呢,田延年在杨敞面前颐指气使,仿佛在使唤下属。

    一来呢,是因为田延年早已投靠大将军霍光,背后有人撑腰。

    二来呢,杨敞资质愚钝,又受到了限制,修为比田延年弱了一个境界。

    不管是势力,还是个人实力,都是被完全碾压,想硬气都没办法。

    因此,当田延年来通知杨敞的时候,他非常的害怕,甚至是汗流浃背。

    只能恭维地应诺,表示已经知道。

    整个过程,杨敞都没有明确说要配合大将军霍光等人的行动。

    田延年也不在意,宣布完大将军霍光的命令后,昂首阔步的离开丞相府邸。

    他并不觉得杨敞有胆子拒绝,除非杨敞不要命了。

    论实力,杨敞甚至都不如自己。

    论势力,杨敞尽管已经当了丞相,可是在大将军霍光面前,就是个摆设。

    更何况,杨敞曾经当过大将军霍光的军司马。

    曾为大将军东奔西走,知道大将军是如何收拾叛徒的。

    当初的左将军上官桀,也是武帝的托孤大臣,孙女上官氏后来还进宫当了皇后。

    只不过,上官桀和大将军霍光一向不和,后来试图夺权。

    稻田使者燕仓知道后告诉杨敞,但是杨敞并没有向大将军霍光汇报,而是故意装病,企图保持中立。

    殊不知,他这一行为,把双方都得罪了。

    后来,谏大夫杜延年得到消息,上奏检举后,大将军霍光成功镇压叛乱。

    再后来,燕仓和杜延年都得到了封赏,甚至还有封地。

    当时身为九卿的杨敞,因为没有告发上官桀,引起大将军霍光的反感,没有被封侯。

    还好昭帝对杨敞比较看重,不仅将他升职为御史大夫,后来甚至让他当了丞相。

    世人以前都说,昭帝对大将军霍光极为信任。

    昭帝明知道大将军霍光不喜杨敞,还是将他提拔为丞相。

    这一举动耐人寻味,似乎是在故意跟大将军霍光唱反调,不少臣子蠢蠢欲动。

    杨敞当丞相的第二年,昭帝就突然驾崩了。

    原本有些朦胧的朝中局势,一下子又明朗了许多。

    曾经效忠昭帝的臣子们,纷纷投靠大将军霍光。

    田延年前脚刚出门,杨敞的夫人就立马从东厢房跑出来。

    忧心忡忡地抱怨说:“你个老糊涂,是想害死我们一家吗?”

    她保养得很好,明明上了年纪,依旧细皮嫩肉,风韵犹存。

    “大将军已经做出了决定,派九卿过来只是通知你,还不赶紧答应。”

    “与大将军齐心协力,争取再得到大将军的信任。你要是再犹豫不决,我们一家都要被杀。”

    恰巧这时,门人进来通报,天子派使者过来传令,杨敞急忙带着夫人去迎接。

    此番前来传话的人,自然是胡月娥。

    她不是第一次来丞相府邸,能明显感觉到,丞相杨敞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她也不想刨根问底,拿出刘贺颁发的圣旨。

    “太史公司马迁忍辱负重,穷极一生完成使命,恪尽职守,如实记录史事,其著作应当传世,以便教化万民。”

    “另,赐太史公之女司马氏黄金百两,令牌一枚,可随时进宫,任何人不得阻拦。”

    杨敞接过圣旨和令牌,其夫人已然泪流满面,再三叩首道:“谢天子恩赐。”

    胡月娥很识趣,知道夫妻二人有话要讲,跟丞相简单寒暄了几句,就想离开。

    夫人擦干眼泪,拿出随身携带的玉佩,道:“胡姑娘请收下,这东西可以驱邪避灾,哪怕是妖侯来袭,也能阻挡片刻。”

    胡月娥连忙拒绝:“这怎么行,太珍贵了。”

    这段时间的奔波,让胡月娥眼界高了不少。

    知道这种宝贝有价无市,几万两黄金都不一定能买到。

    由此不难看出,丞相家也算是家大业大,刘贺赏赐的黄金百两,丝毫不值得他们动容。

    “胡姑娘你可不要推辞了,就算是你不需要,也可以留给家人。”

    夫人把玉佩硬塞给了胡月娥,把她送走后,眼泪再次扑簌簌的往下掉。

    杨敞赶忙安慰,过了好半天她才止住眼泪,道:“快把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找来,让他们捯饬一下,我们一起进宫面圣。”

    杨敞夫人正是司马迁之女。

    其父亲司马迁当初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说话,惹怒了汉武帝,是为大不敬之罪,被判处死刑。

    司马迁本想一死了之,但是想到史书还未写完,于是忍辱负重。

    写出了《史记》,合计130篇,洋洋洒洒52万字,在这个时代堪称是鸿篇巨著。

    《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是让人增广见闻,提升智慧的好东西。

    在另一个时空,《史记》本来是在汉宣帝时期才出现的。

    如今,刘贺让《史记》提前出世,不光是为了拉拢丞相杨敞,打乱大将军霍光等人的谋划。

    也是想试试,《史记》出现后会对这个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能不能通过开启民智,提升整个国家的国运。

    真要是能够实现,刘贺的修行速度必然暴涨一大截。

    杨敞夫人司马氏一直为父亲的事情耿耿于怀。

    每每想到父亲被别人嘲笑的样子,她就心如刀绞。

    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希望能够早日为父亲正名。

    可惜,迟迟没有做到。

    如今天子亲自下令,为司马迁正名,还让他的著作传世,这是天大的恩赐。

    司马氏原本确实想让丈夫配合大将军霍光做事,现在立马决定,彻底投靠天子刘贺。

    这不是说司马氏立场不坚定,而是她不得不这么做。

    大将军霍光势力庞大,杨敞即便是全力配合,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大将军霍光也只会觉得理所应当,不会对杨敞有一丝一毫的感激之情。

    相比之下,天子刘贺在长安势单力薄,丞相投靠过去,相当于雪中送炭。

    司马氏之前并非不懂这个道理,而是她与刘贺非亲非故,没有理由让家人去冒险。

    现在不一样了,刘贺主动下令恩赐,不光解决了司马氏本人的心病,也势必会让司马家和杨家得到福泽。

    哪怕是死了,也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若是司马氏和丞相杨敞得了好处,却又迅速去投靠大将军霍光,肯定会被所有人戳脊梁骨。

    大将军霍光就算是嘴上不说,心里也肯定会非常介意。

    忘恩负义的小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会被人厌恶。

    真到了那个时候,丞相杨敞必然会沦为弃子,杨家其他人也会跟着遗臭万年。

    对比来看,利弊非常明显,怎么选很容易做出决定。

    丞相杨敞颇有才能,面临大事时总是犹豫不决,所以他决定这次听从夫人的建议,冒险试一试。

    反正他命不久矣,拼一把又能怎么样。

    结果还能坏到哪里去?

    岳父司马迁留下的《史记》,他也看过不少次,大为震撼。

    真要是公开并且传世,就算是他自己被害死了,杨家后人也能凭着遗泽得到庇护,不至于断了香火。

    杨敞以前也曾幻想过,将岳父的著作公之于众,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他私下里问过昭帝对岳父司马迁的看法,昭帝没有明确表示。

    后来,昭帝下令:武帝功高盖世,世人不可不敬,大将军霍光忠心耿耿,侍奉武帝多年从未出过差错,特赏府邸一座。

    昭帝时期,隔三差五就会找机会赏赐大将军霍光,其他人见怪不怪了。

    丞相杨敞则是从中领会到了天子的意思,没有了为岳父正名的念头。

    由于是公开传令的缘故,司马氏也得到了消息,知道丈夫已经尽力,只好选择隐忍。

    丞相曾考虑过,直接将著作公开。

    那样一来,固然能在民间造成不小的影响。

    但是得不到天子的认可和国运的承认,很有可能被定义为“异端邪说”。

    真要是那样的话,恐怕不用等天子下令责罚,他的夫人司马氏就会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甚至是直接跟他拼命。

    不多时,丞相杨敞一家带着马车,装着好几个大箱子,浩浩荡荡的进宫。

    一路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司马氏出示了令牌,毫无阻碍的带着马车进宫。

    负责引领的长善,带着他们去了天禄阁。

    此时天子正在天禄阁里翻阅其他典籍。

    杨敞等人驾驭马车来到天禄阁前,将马车停在外面,让随行而来的仆人小心看守。

    而后,杨敞夫妇就带着两个儿子进去面圣。

    此时,刘贺正在皱眉沉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