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秦夫子的考校
傍晚时分,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斜阳陌陌。嗯~总之天气很不错!
李道一在做完每日的打扫整理后,不知从哪儿搬来把摇椅躺在了前堂莲池旁的竹丛边。
春天快要过去了,这时的叶儿也不再落了,风儿中开始带着一缕缕燥热。
李道一就这么躺在池边乘着凉,顺便睡了个午觉。
身旁有一小矮桌,上置一壶春茶。哼着小曲儿,品着春茶,等风儿不时掠过,好生悠闲。
“就差一把蒲扇了。”李道一念叨着。他觉得自己与爷爷越来越像了。
“李兄好雅兴,书凡羡慕不已啊。”孔书凡此时也结束了一天的讲课,倚在回廊上看着李道一如此悠闲,便打趣道。
“哦~是书凡兄啊。来喝两杯春茶?”李道一转过头,带着懒散的笑容,举杯春茶遥对孔书凡。
“甚好!”孔书凡欣然接受,便转身从内间抬了把凳子走下回廊。
江湖中人是把酒言欢,但他俩是读书人,嗯~李道一至少此刻是读书人。故只能相互敬茶了。
这春茶倒也不错,色泽翠绿、质地柔软。入口香气饱满、滋润下喉、韵味十足、回味无穷。
此刻的两人,谁也没有开口,一个是可得安宁,一个却是惆怅万分。
推杯换盏之间,茶盏见底。而杯底之下,便是故事。
“夏天来了。”孔书凡突然来了这么句。
感受着微风中的那丝燥热,穿过树叶的光。李道一不由也感叹道:
“是啊,夏天来了~时间过的还蛮快的。”
孔书凡微微颔首,带着淡淡的忧伤和不舍轻声道:“我轮休了,夏天,是秦夫子 了。”
李道一闻听愕然。
他看着孔书凡喃喃道:“这么快吗?夏天就到了。”接着又恍然笑道:“是啊,夏天到了,孔兄可以好好休息了。”
“唉~又得是一年啊,不知道明年再回,那些孩子又是如何。”孔书凡还是舍不得那些学童的,他来社下有五年了,一年又一年,看着学堂的孩子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很是不舍。
是啊,每年看着学堂的学子换了一批又一批,而自己却一直待在原地。除了不舍之外,更多的却还是孤独吧。
想到这儿,李道一沉默了,因为他也是一样,在不就的将来,也是要走的。
离别,对于留在原地的人,是沉痛的折磨。
“唉~可惜我需要找到我的道路啊。那条,通往让我永远停留的地方的道路。我只能不停的去找,不停的,走下去。”李道一也惆怅了。
“罢了罢了,想这么多干嘛?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这么矫情,让李兄见笑了。”孔书凡摆手愧道。
抬手给李道一的杯中倒上了刚烧好的新茶后接着道:“我虽是休息了,但家就住这镇中,李兄无事之时,不妨来书凡家中坐坐。虽无好酒,却定不少李兄好茶。”
最后李道一也没完全应承下来,倒不是说李道一不会去,他只是怕情谊处得越深,离别或是更加伤感罢了。李道一,不喜欢伤感离别。正如他当初在云边村一样。
夏天来了,草长莺飞之景更甚。绿色更浓、花色更艳。风中的燥热,也愈发显然。李道一倒也还好,在山野中时,他悟道了“清心静气”要决,现如今,境界倒也深厚。
随着时节的到来,秦夫子,也到了。
“你就是小凡说的李道一?”
清晨,阳光正娇羞的从的东边升起,许是它也知道自己的燥热吧。
李道一在打扫回廊的时候,一道身影,逆着朝阳立在社下门口,淡然问道。
阳光很刺眼,李道一完全没看清来人长相。只觉得,这人好神圣啊~
“咋地,读书人出场都这么伟大吗?”随即李道一便想清来者何人了,不由腹诽道。
“秦夫子早,在下李道一,自山野中来,不过想谋一活口,暂落脚贵堂,望夫子海涵。”李道一学着孔书凡的样子作礼道。
“哦~书凡客不是这么说的啊,他说,你想当先生来着。”秦夫子带着和善笑意的声音传来。
逆着光的身影,不见其相,便已感其儒意。嗯~就是这味儿,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没错了。
“回夫子,道一原本确有此想,但而今已闲散已惯,便不在作此想。”李道一先前确实是相当先生的,只因他在云边村当过,门清。但现在,他怕陷入孔书凡那样的心境中去,怕自己的道意有瑕,便不敢了。
“哦~年轻人,来了社下,既想寄身,何不留下些什么。莫不是,失了年轻人朝气?怕了?!有何不敢的?畏手畏脚的,既是将来想走,前路也不见得走得坦荡啊。”到底是老学究,看待问题便是一针见血。李道一被这“当头棒喝”打得猛然清醒。
是啊,若是畏手畏脚,见不得自己的本心,反反复复的。又谈何寻仙逐道呢?
“夫子大智慧,道一受教了!”李道一恭恭敬敬的作礼拜谢道。
“孺子可教也,是块好材料。”秦夫子缓身走了进来,李道一也终是看清了老者长相。
怎么说呢,就,很普通。对,就是很普通的一老人。粗看之下,白发布衣,面有沟壑。搁外面,就大众老者的那种。但细看之后,便可发觉不同,眼神清澈,面相和蔼,鬓发高盘,虽着布衣,却是得体当然。主要是气质,儒雅之身,浩然之神。双手负于身后,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坦荡。
李道一躬身在旁,直至秦夫子走到身前。
“你既然现在不想当先生了,便照旧当个护书员吧。”秦夫子和蔼说着,顿了顿,接着道:“再兼助教,我年纪来了,你帮我分担分担学童们的考校一事吧。”
“道一明白了。”李道一回着。
李道一明白,秦夫子对他的考校已经结束了。勉强及格吧。他关键时候退了一步的原因。
李道一觉得此刻的他,不似以前那般洒脱了,至少在秦夫子面前,他“规矩”了起来。但怎么说了,现在的他,是社下的一员,是学堂的人。入乡,随俗吧。
秦夫子的考校主要就是告诉他一个事,明悟本心后,还的坚守本心。
有些事,知道容易,做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