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讨价还价
农业种植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农产品销售上,起早贪黑不分昼夜都是为了最终能卖个好价钱。
所以我们免不了要和枸杞商贩打交道,这些商贩几乎全部都是中宁人,有父亲之前就认识的,也有过来后新对接的伙伴。
每当枸杞将要晾干的前一天,商贩陆陆续续地会到晒场上查看枸杞晾晒的进度。
我们也不急于给出回应,也希望“货比三家”卖出更高的价格。
商贩都很专业,东西好不好,水分大不大瞅一眼就能知道个大概,捧几把看看果实的形状,搓一搓再感受一下便能对这批货掌握个八九不离十,心里也会拟定一个预期的采购价格但不会第一时间讲出来。
“老哥,这批货晒得差不多了,我看明天就能装货,想买啥价位”
“啥价位都是你们说了算”父亲打着哈哈也不急于给出自己的预期。
“嗨,买卖嘛,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你报个价合适的话,我就给你拿定金”商贩抛出了定金常用的一招。
“话没错,我们这批货成色不错,你们天天收货一看就能知道,值多少钱你们也清楚”父亲还是没给出我们的报价。
“货没啥问题,最近生意难做,枸杞行情也不好,这批货放在好的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现在估计要比之前低一些”商贩用行情试图打破父亲的预期,算是做一个铺垫。
“行情我也知道,上午已经有两家商家过来看过了”父亲像一只老狐狸搬出了他的同行,逼商贩先出价。
“不知道上午是谁来看了”
“那不能给你说,反正你们也都认识,价格给得还可以”
“行,老哥,既然这样,我们也不再这弯弯绕,28块钱你看行就行,不行咱们来日方长,下批货你给我留着”
“话说到这,上午出价高你两毛钱,但是我没卖,你看要是能给到两毛以上,我这批货就给你”
商贩略一思索,稍有犹豫。
“老哥,咱们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这批货实话实说是不错,但是两毛钱还是差点意思,咱也给你说句实话,要是有人能给你两毛钱,你也别犹豫直接出手,肯定是这批货最高的价格了,我收的话,最多能给到一毛”商贩循循善诱道。
“成,一毛就一毛,你啥时候拉货”
至于为什么二十八块一能成交,其实也有门道,上午确实来了两批人,一位也出价也是28,另一位出价低于28,但是父亲没有卖。
之所以说高他两毛钱,也是父亲提价的小手段,毕竟能高卖一毛钱,甚至是五分钱,整体下来也能高出不少。
关于售价,我曾经问过父亲。
父亲告诉我来大昌河的枸杞商贩都在互相联系,也在互相通气。哪个商贩哪一天去了谁家,出啥价格都明明白白的,每一个也都维系着几家固定的客户,算是联合起来统一大昌河枸杞销售市场来争取利益最大化。
商贩之所以还来来回回地转,一方面是在碰运气看有没有能捡漏的,另一方面是在别人出价没能将农户说服之后,认为自己出价可以更高便前往磋商。
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户也没有坐以待毙,每日远程了解枸杞销售市场的整体行情,并根据经验判断货物的价格。有时拿捏不定就将照片传回枸杞市场,找自己人帮忙定价。
生意嘛,说到底也是一种博弈,计算各种成本、收益,按照行情敲定心理预期,再和商贩做博弈。
两方谁也不吃亏,和气生财罢了。
也有人直接将货物装好后拉往远在中宁的枸杞市场销售,当然能多得一些利益,只不过太过辛苦很少有人采用这样的方式罢了。
价格低迷时,也有农户选址压货到涨价时再销售,但这样对现金流转又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总之,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来争取利益上的最大化。
“这样,你们今天收拾出来,明天这个时候我来拉货,装货的专用袋我待会从车上拿给你,定金就给5000块吧”算是市场约定俗成的一个价格。
“行,明天这个时候你来取货”
之后商贩从车上卸下一沓麻袋,又给父亲点了5000块钱现金之后便离开了。
我们则着手枸杞装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