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生活和生存
所谓驻地,其实就是几间平房和一大块空地,用来日常生活、物资存放和枸杞处理。
等我们到时,父亲、姑父还有姑妈都在门前乘凉。
驻地只有前后两排,前面是一间小土屋姑父和姑妈在住,后面一排是联排土屋和一个大大的棚,三叔和父亲在左右边的一间,其他两间还有别的“地主”在居住。
土屋又分外屋和里屋,父亲住在里屋,我就把行李放在了里屋的炕上,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就是几件换洗的衣物;柴杰则和三叔住在外屋的床上;邵男泽去前排土屋和姑父姑妈住去了。
我们聚在门口交谈了没一会,也因为时间将近十二点太晚了,就都收拾早早休息去了。
居住条件实在谈不上好,四周都是土墙,前后挂着两盏老式昏暗的电灯泡,后墙留着一扇不大的窗户,屋里也堆满了种植枸杞的工具还有化肥农药等物资。说是住宿,也仅仅能算是一个落脚休息的地方罢了。
“明天要开始摘我们这一档,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父亲嘱咐了两句便先休息了,我简单的洗漱了一番铺好位置也睡了过去,但是里屋不通风,在夏天即使是晚上温度也非常高,所以这一觉谈不上睡得舒服。
父亲也许是习惯了,呼声漫天。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听到父亲起身的声音,没几分钟便匆匆出去了,脸都没顾上洗,应该是摘枸杞的人员已经到了。
随后我也起身跟了出去。
枸杞地就在土房子东侧,就看见乌压压的一群人正在下地,两两一组分站在每一行的枸杞树两侧开始采摘,目测大概有四十余人。
父亲正和工头说着什么,走近一听,一方面在询问具体的采摘人数来预估今天的采摘进展和采摘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工头能够履行监督作用,督促工人将枸杞树采摘干净,大的小的一块摘,避免出现过多的遗漏。
随后父亲让我再去休息会,一个小时后带着记账本和他开始收货。
工人队伍以妇女为主,男性仅占两成,还有三四位七八岁的孩童。
摘枸杞的技能可以说刻在每一位中宁人的脑子里,谁还没有摘过几次枸杞呢,我盯着看了一会没啥问题,就回去洗漱去了。
早餐则用馒头就着昨天带回来的猪头肉,和三叔、姑父几人凑合着吃了。
其间,姑父告诉我们大昌河这里整体呈井字形、网状分布。中间一条正大路,也就是我们昨天来时进门楼的那条路,贯穿南北,将整个种植区一分为二。而且种植区所有的商业活动都集中在这条路上。说是商业活动,其实也没什么,只有三两家化肥农药经销店、农业机械维修店,几家小饭馆还有几家商店罢了。基本能满足种植区的生活生产需要,能给种植户在闲暇之余做几个小菜,喝一顿小酒解乏。
至于具体有多少地,有多少人在这,姑父也不清楚,因为把自己这一档地操心好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除了认识的、相邻的,谁又会在乎其他人生产的怎么样呢
到这的人,抛家舍业千余公里,不为别的,只为求财!!
也许是生活的不堪重负,又或者是生存的步履维艰,任何人面对生活的选择绝对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最优选择,就如同姑父、三叔、父亲这样。
如若不是肩负千斤担,何人不知策马浪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