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画大饼
为庆贺第一天开业圆满落幕,苏穗岁特地杀了一只鸡买了一条鱼。
鸡块冷水下锅,加入姜片和葱段焯水去腥,焯水后用热水洗净,放置一旁备用。
锅里烧上热油,将准备好的香料、花椒、干辣椒爆香,放入冰糖炒出糖色,将鸡块下锅翻炒均匀。
清平县有酱油,但是没有豆瓣酱,不过大家吃的没那么讲究,这些味道就足够了。
锅中倒入没过鸡块的热水,放入适量的盐。
放入红薯粉条煮一刻钟,苏穗岁再将玉米面做的饼子贴在锅上,白面做得小花卷放在鸡块上,大火转为小火收汁。
另一个锅里的清蒸鱼放入蒸屉,除了蒸鱼还三两碗蒸蛋。
是为秦鹤鸣和柳文舟,以及柳巧云这个暂时不能吃辣的人准备的。
鱼蒸了一刻钟出锅,浇上自己调好的料汁,放上葱丝和姜丝,淋上热油便可。
烧的两盘青菜,苏穗岁又做了个翡翠豆腐汤。
名字好听,准备的食材都是常见的,白菜,豆腐和鸡蛋。
鸡蛋煎至两面金黄。
要想汤白,热水便是关键。
煮一会儿后再放入豆腐,豆腐煮了近一盏茶的功夫才放入白菜,白菜煮到熟透,调味出锅。
四菜一汤上桌,陈小六又将用木桶蒸好的米饭端出来。
陈小六也就是苏穗岁雇的伙计,家中排行老六,爹娘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另一个姑娘叫王雁回,已嫁为人妇,家中同样是困难,相公在码头扛包,她听到苏穗岁在招工,便来一试。
苏穗岁招呼着几人在那张八人座的圆桌落座。
听到她这么说,陈小六和王雁回连忙推辞,直说自己吃点剩的饼就行。
见苏穗岁态度坚决,这才肯落座。
苏穗岁把蒸蛋放到身旁的小家伙手边,又给他拿了一个烧麦。
看到小家伙来吃,苏穗岁这才为每人倒了一杯酸梅汤,不疾不徐道:“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我也是饿过肚子里的人,深知大家都不容易。既然来到我这里,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只要你们踏实努力的干,好吃好喝的不会少,工钱也不会少。”
陈小六之前也找过活,前不久还在一个客栈当跑堂,别说是和掌柜的一起吃饭,就是吃剩菜剩饭都要看掌柜的脸色。
王雁回是第一次找活,来之前心里还忐忑的不行,想着自己要是干不来,掌柜的不满意该怎么办怎么办。
没想到掌柜的这么好。
听到掌柜的这么一说,她当即就感动地说道:“掌柜的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的干,只要掌柜的不辞退我,我就在您这干到老。”
柳巧云与她相处过几天,知道苏穗岁说得不是客气话,跟着举杯说道:“能够遇到掌柜的,是我之幸。”
几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用完饭,陈小六和王雁回收拾着碗筷。
王翠花寻了个机会,和她说了自己的想法。
还是想让她两个嫂嫂来帮忙。
给她们开上工钱,她们一定老老实实听她的话,让她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实在不行,让她大哥二哥来一个也行啊。
苏穗岁将人带进房里,母女俩坐在里间说起体己话。
“我不是不想带她们干,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都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
“我让两个嫂子过来,给她们安排一份差事当然没问题,无论是刷锅洗碗,还是和面做饼都需要人,但工钱怎么算?两个嫂子的性子你又不是不了解,我给她们再多,她们也只会觉得亏了。”
“娘不是我不想,是我怕了,怕她们来了之后,我生意都干不下去。”
“他们不是你,你还能为我考虑,知道我辛苦,他们只会看到我挣钱了。”
苏穗岁哽咽着说完这些,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塞到王翠花手里,便开始给她画大饼。
“这么多年,家里里里外外都是你辛苦劳作,爹爹不讨奶奶喜欢,你也跟着受委屈,忍气吞声这么多年,女儿看着都心疼。
等女儿赚了大钱,我一定不会让娘再起早贪黑的干活,一定把娘接到县城里来,给娘换上大房子,让娘过上天天大鱼大肉,有人伺候的日子,
到时候你有钱了,你拿钱供小虎他们考上秀才,入了县学,他们谁不念着你的好。”
王翠花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一种,儿子儿媳才和自己是一家人,嫁出去的女儿是外人这种想法,所以才迫切的想让儿子儿媳跟着赚大钱。
但那股冲动过去之后,便冷静下来了,岁岁没有公婆,最亲近的人只有她和她老伴,岁岁挣了钱,怎么可能不给他们。
让两个儿媳挣钱可就不一样了,到时候眼睛长到头顶上,肯定还会带着她们娘家人一起干。
还有一点……女儿不愿意。
她要真把人逼急了,女儿恼了她,不让她过来,她还真拿女儿没办法。
这么一想,王翠花不住告诉自己,以后岁岁不提,自己不能再提出这种馊主意。
苏大义明个儿来县里,她明天下午就要乘着他的驴车回去了。
“我回去你还能忙得过来吗?”
她期盼着从闺女口中听到挽留自己的话。
“没问题,这两天开业凑热闹的人多,明天人就没那么多了,真忙不过来,我再请娘过来帮忙。”
真忙不过来,她会再请两个工人。
“行。”王翠花顿了顿,又说,“你还年轻,街坊邻居要是有为你说媒的,该见见,万一遇到合适的呢。”
苏穗岁点头:“再说吧,我要是挣了大钱,说不定招个上门女婿呢,到时候让他跟着一起伺候爹娘。”
“好好好。”
苏穗岁带她在城中逛了一圈,为她和苏栓子裁了身衣裳,又给他们买了两斤肉,称了一斤果脯,她做的那些烧麦让王翠花提走一些。
看到王翠花提着不少好东西回家,两个儿媳本来耷拉着的脸瞬间一变,喜笑颜开的喊着娘。
王翠花都看在眼里。
岁岁说得不错,两个儿子没主见,儿媳心眼子又太多,挣钱的事还是别同她们说了,免得她们起不该有的心思。
“娘,岁岁的生意怎么样,挣得多吗?”王冬梅和张如意试探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