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木匠
另一边,流民正在衙差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登记信息。
一个浑身脏乱、面容枯槁的妇人,语气恳求地问:“大人,我当家的被骑兵砍断腿,侥幸活了下来,会被安排去哪啊?”
“这命真大啊!”那衙差下意识地惊呼,他看了下眼前这个妇人,年纪不大,男人还没了腿,坐在一个木盆里,够惨的,不过这个木盆做得不错,下面有几个轮子方便推着。
那妇人扯着嘴角赔笑。
“你家男人会什么手艺吗?”
“会的会的,他会木工,是我们那有名的木工师傅。”
衙差摸摸下巴,他倒是知道县令很重视这些手艺人:“放心吧,他会木工总有口饭吃的。”
“但、但他不能走,我想着可以陪他一起吗?”
“虽然是特殊情况,但不能扰乱秩序。”衙差皱眉摇头,跟前面人说一声,让其他人帮忙顾着她男人。
那妇人见此,只能咬牙分开了。
王木匠登记后,拎了个小木牌,上面写了他的身份信息和一串数字。
那位官老爷再三强调,这个木牌很重要,要是被衙差发现没有木牌,身边无人作保,直接把他赶出去。
等人聚集后,王木匠被身边一个高壮点的男人推到了一处院子。
负责木工的小吏打量了他们一眼,看到王木匠时还惊诧地多看了他一眼,似乎在惊讶一个受伤如此严重的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王木匠已经习以为常。
腿刚断时,他浑浑噩噩地发着高烧,说胡话。
清醒时他痛苦地想死去,可却被王婶拦住了。
她说:“当家的,你活着,对我们娘俩来说心里头也是种安慰,你要是死了,我们可就彻底没了依靠。”
可不是吗,当初王木匠幼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寡妇守不住家中的财产,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族里欺负他们娘俩。
后来王木匠学艺有成,他带着母亲去了其他村子定居,正是靠着他有一份做木工的好本事,才能那么快在那安居乐业,娶妻生子。
王婶的一番话,让王木匠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他咬着牙说:“好,这样出事了,也能有个人帮你们拼命。”
后来,贼兵再次来袭,他虽不良于行却被王婶早早放在地窖里,家中四个人听着贼兵离去良久,才敢出来。
出来时,外面被杀的,是那些躲得慢、逃得慢的人。
他们没办法,剩下的十来口人家便商议着出逃。
当时还有人以为那群贼人不会再来,有几户人家不愿意离开旧土,他们就留下了。
两队人分道扬镳,却在不久后看见里正的大孙子满身狼狈地跑来,哭着说那群贼人又来了,把留下的人都杀死了。
王木匠有时觉得自己生活不幸,年幼丧父、不良于行、甚至无家可归,变为流民。
但他有时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虽年幼丧父,却能拜师学艺,学到一手的好本事。
虽不良于行,但当时受伤时家中略有余财,能请来大夫为他好好配药,又有一贤妻乖儿,不曾因此嫌弃怪罪他。
现在虽沦为流民,却依旧能遇到好官好人。
小吏向他们说明各自的任务,按照楚明的要求,不仅是要让他们照着图纸大量制作某些常用的木具,
如果能有所创造,制作出对百姓的生活、农耕等方面有用的木具,按照不同的等级,可以奖励五两、十两、二十两银子!
木匠的活不仅看数量,也看质量,做得好的那批,价格肯定比普通的高。
听完小吏说的话,底下众人眼前一亮。
木工嘛,他们多少都会一点,只不过有些人精通,技艺高超,有些人可能还只是学徒的水平。
而分等级的奖励机制更是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动力。
说完之后,便让他们去各自的生活和做工的场所查看一番。
他们听那位大人说过,他们还只是流民,虽然登记了身份,但需要在这边实行一年的军事化管理,才可以去县内落户。
他们理解的意思是要完全按照时间的安排来做事,例如统一吃饭、干活的时间、地点等等。
这个完全没问题呀,只要能留下来、活下去就好。
当下,他们又累又饿地跟着县衙的大人进了食堂。
走进去时,他们都惊得睁大眼睛!
里面此时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
很多流民已经开始吃上饭了,狼吞虎咽的样子,看得他们不禁咽口水。
很快,王木匠在旁边人的帮助下也拿到一个大木碗,在一个队伍后面排队。
旁边有衙差在巡视,发现有人插队,他立马过去把那人揪出来,看了他的身份牌。
衙差不仅对那个男人,也是对其他人说:“你被抓到不守规则一次,陈三,我这边登记了你的名字报上去,登记两次之后,你就直接被赶出去。”
那人吓得连忙跪下道歉:“大人,小人只是想早点吃东西,饿到肚子都空了,求大人原谅小人这次吧。”
衙差冷哼:“你这样的人我见多了,赶紧滚,不然我再记你扰乱秩序一次。”
那人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不不不,小人立马就滚。”
他乖乖地排到队伍最后面。
附近的人听到这番动静,原本还有一丝声音的队伍里面变得鸦雀无声,大家安安静静地吃饭,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王木匠拿着大碗被旁边人帮忙推着经过窗口时,里面的厨娘正挨个打了一勺饭、菜。
王木匠一抬头,竟看到自己的婆娘!
两人相视,神情隐隐激动,但知道这不是个说话的好时机,便没多说什么。
这次做餐时,王婶很有心,她知道很多人都饿了好几天,一下子吃太实的,他们怕会立马吃完,容易造成胃伤。
于是她提议做了稀饭,配点小料给他们吃。
掌勺的王大娘应了。
这次只能吃一碗,等第二天吃饭时,她们便恢复正常的饭量。
当楚明知道后,她笑着夸赞那个厨娘,是个细心的人。
之后,王木匠就安安稳稳地在这边生活下来。
官吏对他们要求很严格,在什么时间该做怎样的事情,就连去方便也要和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在纸上登记一番。
他虽然不能和王婶好好聊聊他们的情况,但得知他们七岁大的儿子被安排进幼儿院,他上了年纪的老娘因年纪大,且不会什么技能,做饭也比不过年轻的妇人,就被安排去照顾幼儿,刚好能照看到孙儿。
那边倒是允许家人带孩子回去睡觉,只是每天要定时送孩子回来。
据王婶说,他家大郎在那挺开心的,王木匠也就彻底放心了
他踏踏实实地干活,想到一年后能在县衙生活,他感觉浑身充满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