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开店啦
夏篱先去镇上的首饰铺子逛了一圈,之后花了一周,画了三十张图样,金的银的玉的,主要是弯月簪,还有少量扁簪,直簪也画了几支,送的。
江广白一个人去送图样,回来带了四百五十两,一家人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镇上一间前铺后院的宅子约300两左右,起伏看铺面位置和大小。”江广白今天还去牙行简单打听了一下。
夏篱觉得完全可以接受,“那就买一个,哪怕自家不用,租出去也有银子呢。”
“买铺子的钱我跟二弟一人一半。”江广白道。
“那分成我们和大哥一人四成,还有两成交给伯娘。”夏篱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江家人了。
“不成,”江广白顿了一下,捉狭道:“未来弟妹五成,我三成,爹娘两成。”说完看向田氏,田氏笑眯眯点头。
“我种田也能养活你们娘,钱你们自己留着。”江父发话。
“是啊,我和你们爹平时也不花什么钱。”严氏说。
“爹,大哥,就按小篱说的吧。”江君迁鲜少发表意见,看他坚定的样子,江广白没再劝。“明天我和大哥去看铺子,小篱去不去?”
夏篱不想奔波,摇摇头道:“我不去,到时候布置的时候我倒是可以提些意见。”
“那行,对铺面有没有什么意见?”江广白问。
夏篱想了想,说道:“我觉得铺面不需要太大,后院可以大一些,存放木料,布置工房。”
“嗯,那到时候谁去守铺子?”江广白又问,说着看了看江君迁和夏篱。
“早上去晚上回?”夏篱道,“咱们可以轮流去,谁都不累。”
“铺子夜里也得有人守着,万一有偷儿撬锁呢?虽都是些木头,但丢了也是损失。”江广白道。
夏篱看向江君迁,想听他的意见。
“先辛苦大哥,恒儿六岁也该找个书院启蒙了,镇上比村里方便。待我与……”江君迁顿了一下,看了一眼夏篱,耳根发红,继续道:“成亲后,再去。”
江广白欣赏了一下弟弟害羞的表情,点头同意了。
看铺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两兄弟天天往镇上跑,遇到合适的便回来商量。足足半个月才定下了。之后夏篱跟着去看,前头只有一间门面,没有二楼。后院房间却有四间,一间存放木料,一间工房,两间住人,另还有一间厨房,还带一口井。
这家主人原先是做布料生意,墙面不脏但有些旧。江广白自己会泥瓦活,买了材料跟江君迁两人重新粉刷了一遍,夏篱想按照后世的经验来,可惜此时玻璃还叫琉璃,价格之高让她咋舌。
家具也不用买,江广白全部自己做,这省下了不少钱,只是慢些。夏篱虽不会做家具,但也能打打下手。
期间江母和江大嫂一直在采买婚礼所需,家里也由二人布置。
等一切就绪,已是一个多月后。全家齐上阵,江家两兄弟来回搬运积攒的簪子玩具车子,三个女人负责摆放归置。江家工房的工具没动,重新去买了一套放进镇上工房。生意不忙的时候,江广白也能做做活,田氏就在前面看店。
铺子就叫江家木器,牌匾也是江广白自己做的,直接挂上,放了挂鞭炮就开业了。
夏篱提前两天找了城内的乞丐们帮忙宣传有新木器铺子开业,第一天买东西打折。本来想发传单,可这时识字的人在少数,而且定做传单也贵。找乞丐却很便宜,给个十几文,他们走街串巷的喊话,很快满城皆知。
雄鹰镖局的吴镖头得了消息,让底下的兄弟也帮着宣传。江君迁提了烧鸡和酒过去,谢的话没多说,都是兄弟,太客气了生分。
本来夏篱担心同行排挤使坏的事并没有发生,雄鹰镖局开设多年,人脉面子还是有一点的。而且其他木匠铺子多是卖的家具之类,江家木器不接这类生意,这也是江广白之前提议的,他说贪多嚼不烂而且也忙不过来,不如弃了家具,专心做木饰和玩具。
夏篱最擅长的其实是木雕,这次就摆出来不少。各类生肖,摆件,挂饰,木簪都是她做的,积木车子江广白负责。
开业当天,又轮到江恒出场了,他搬了个玩具车坐在店门口大声揽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各类精美木质玩具,木雕,你见过没见过的应有尽有。看一看,瞧一瞧,看看不要钱,瞧瞧不要钱。”这是夏篱玩笑着教的,小家伙背得挺牢。
新开的,没见过,不要钱,这几句话被抓取,不少人停下脚步走了进来,再加上之前乞丐们的宣传,铺子里人满为患。
木簪区夏篱专门放了面镜子,她和田氏也簪上了店里的簪子。女客们都挤在这边,孩子们都围在了江家两兄弟那边的玩具区。店内人声鼎沸,江怀夕是个小姑娘,隔着门帘在后面偷偷看。不时给父母说前面的盛况,江父听了一会儿坐不住了,也去前面帮忙了,严氏想去,被江父按下了。人太多,担心老妻被挤了摔了。
江父想帮忙,但是他平时也少见这么些人,有些东西他也不了解,一时不知从哪里帮起。江广白看到父亲过来,忙叫他帮忙收定金和记录定制信息。
忙到晌午,人群才渐渐散去,江母在后院早就做好了饭菜,看有空了,赶忙把菜热过,招呼老伴和儿子媳妇们吃饭。这会儿没人,她可以在外面看会铺子。
“好多人!咱们家生意好吗?”江怀夕已经吃过了,这会儿问起来。
“看的人多,也有什么都没买就走了的,生意还可以。估摸着过两天新鲜劲过了,就闲下来了。”江广白回道。
“簪子存货不多了,我等会儿去工房做一些。”夏篱爱吃肉,盯着桌上的红烧肉吃,江母这肉肥而不腻,满口咸香。江广白爱吃鸡,猪肉不太喜欢没吃多少。
“我也去,下午估摸着生意会淡一些。”江广白几口吃完,就去工房了。
“我吃完去外面跟你们娘一起守着店。”江父道。
“那我去打听打听书院。”江君迁看向夏篱着急的样子,“慢些吃,不急。”
“什么书院?我要读书了?”江恒终于插上话了,问道。
“是你。”江君迁看着侄子丧气的包子脸,“读书能明理,我和大哥四岁便启蒙了。”
“那我不是没时间玩了?不去行不行?我喜欢做生意,我能在家里帮忙。”江恒的好胃口都没了,戳了戳碗里的饭,试图说服叔叔。“我不是也认识好些字了吗,我又不考状元。”
“恒儿,你觉得读书不好吗?”江父问。
“爷爷,我没说读书不好,只是我觉得做生意更有意思。”江恒转向爷爷,撒娇道:“爷爷,我不想去读书,又费钱又没意思,你看小溪村的那个秀才,读了书谁也看不起,我才不要变成那样。”
“他并不是因为读了书才变成那样,读书会让人明白更多的道理,懂得更多的知识。有人因为自己懂得更多,而瞧不起比自己懂得少的人,一定不是书的原因,是人的原因。当你书读得越多,你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越少,读书可以让你的眼界更开阔。只有读过书,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只有读过书,你才知道村里甚至镇上有多小。”江广白想起以前在京的日子,又想到村里的生活。“村里人没读过书,他们整日都只能看到自家的一日三餐,粮食收成,村里谁家又吃了肉。”
“一日三餐不重要吗?”江恒歪着脑袋问。
“当然重要,一日三餐填满了我们的肚子,书籍填满了我们的脑袋。”江父看着孙子懵懂的眼神,说道:“我们可以先读一年,你认真学,一年以后你若还是现在的想法,那便不去。”
“好吧。”江恒有点恹恹的。
这事就算是说定了,夏篱吃完饭,看了眼没了精神气的江恒道:“小恒,晚饭过了我给你讲个故事。”
一听故事,江恒眼睛就亮了,问道:“小婶,什么故事!像之前孙悟空那样的故事吗?”
夏篱之前雕了个大圣,江恒没见过,问了之后,夏篱随口讲了个西游记的开头,江恒就被迷住了,有空就问后来呢后来呢,断断续续也给他讲了几个章节,江怀夕也爱听这个,这会儿被两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夏篱笑笑,说晚上你们就知道了。
牵肠挂肚了一下午,打烊回村的路上,两个小的一直问。终于等到吃完晚饭,夏篱搬了个凳子,坐在院子里开讲。中午其实也是随口一说,回来的路上绞尽脑汁想了两个劝学的故事。首先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江恒依然懵懂,而后又说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可是我还是不懂,读书的好处是什么?”江恒皱着眉,笑脸苦巴巴的。
“那你喜欢听故事吗?”夏篱问。
“喜欢啊。”江恒道。
“那故事怎么流传下来呢?靠嘴巴吗?”夏篱继续问。
“那靠什么?”江恒问。
“靠文字,靠书籍。有些故事是编出来的,有些是真实的事情,人们觉得很有意义,便用笔记录下来,用以告诫教育后人。那如果你不认识字,你能记下来吗?你能看懂故事吗?你看村里没读过书的人,他们只想着种地收粮食,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快乐了。这不怪他们,饭都吃不饱自然没钱读书。”夏篱顿了一下,又道:“你可听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没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江恒蹙眉,问道。
“养蚕的人,穿不起丝绸。村里种大米的农民,却吃不起大米。他们要拿这些贵价的东西,去换取更低价的粮食,填饱自己的肚子。而读过书的人,却不必养蚕种地,也能日日穿着丝绸顿顿米饭吃饱。这是脑子里有东西和没有东西的区别,你读过书,你可以选择去种田,但当你不想种田的时候,你还能用你学过的东西去做别的事情,去当个账房去做生意去教书。可如果你没有读过书,你除了种田什么都不会,你还能有别的选择吗?”夏篱说得很直白。
“读书是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吗?”江恒好像有点懂了。
“是的,但它最大的作用不止于此,等你读过更多的书,你就知道了。”夏篱呼了口气,总算没白费口舌。
“那我去!”江恒站起来道。
“好孩子。”夏篱拍拍他的肩膀,看着小家伙进屋跟爷爷说要读书的事情去了。
“小篱没读过书,却也明白很多道理呢?”江广白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道。
“额,那什么,我还要去干活呢。”夏篱匆匆跑进了工房,又是露馅儿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