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 > 第32章 半个盛唐5

第32章 半个盛唐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首诗的意思我们已经分析了一遍,现在让我们再深入探究一下。”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我们再次概括一下诗歌内容。”

    “入梦之前,是因为听到人说起了天姥山,天姥山的特点是雄峻巍峨,这一部分诗人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来描写。”

    “然后就是梦中看到的景象了。在梦中,诗人魂飞剡溪,登上天姥山。”

    “月夜渡湖的时候,通过明月,镜湖,荡漾的绿水,猿鸣这些意象,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意境;再穿上谢灵运的专用登山梯子,看到了白昼山景,壮美奇绝。”

    “在山石水花之间游玩了一天,不知不觉间,天气忽然暗了下来,黄昏到来了,然后就看到了离奇险怪的黄昏山景。”

    “更加神奇的是,诗人在梦中忽然看到了壮丽辉煌的天府仙境。”

    “再就是诗人忽然惊醒,然后对这个梦境发出感叹。”

    “这个感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消极的,一个是积极的。”

    “消极的感叹是世事无常,人生如梦。但是李白是乐观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意思。”

    】

    一个乡村私塾里,年迈的夫子在教学生诵读这首诗。

    他本人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

    所以在开了这所私塾以后,也会教一些李白的诗歌。

    但是他的教学方法很传统,只会教学生背诵,反正以后等学生长大了,自然会懂得诗中真意。

    现在看秦筝解释得这么详细,他把几个学生招呼过来,让他们仔细听。

    “你们总是不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现在好好听着,听懂了就把这首诗背下来。”

    “是,夫子。”

    其实他们也觉得天幕上讲的更容易听懂。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诗人既要避世远游,又为什么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呢”

    “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提到了一点,我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才有学生小声的回答。

    “因为李白还是想当官,但是现实不允许。”

    “这么说也不错,但是说得太简略了。要想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李白的生平。”

    秦筝点到下一页ppt,并且一边讲解。

    “这是诗仙的生平,你们看看,能看出来什么?”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从李白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李白兼济天下的壮志一生未变。”

    “但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所有的人才都摆脱不了依附封建王朝的地位,而李白粪土权门、蔑视富贵,以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甚至传说他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

    “所以说最后这句话真实地反映出李白的心声,他追求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但是李白并非完全放弃仕途,他还是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地进入朝堂,施展抱负。”

    】

    唐朝,李隆基立刻问高力士:“李白今年多少岁了?”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心里有数,只是需要一个肯定的回答。

    “回陛下,李白已经离开长安三年。”

    也就是说,安史之乱不到十年就要爆发了?

    安史,李隆基想到了贵妃义子安禄山。

    “来人,召安禄山觐见。”

    没多久,就有宦官来报告:“陛下,安禄山已逃离长安,前往范阳。”

    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李隆基直接下令。

    “全力追捕安禄山,生死不论。”

    李白看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

    “哈哈哈,没想到我也是一个长寿之人。”

    六十二岁,对于古人来说,确实少有的长寿了。

    【“下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为了对比!”“为了反衬现实的黑暗!”

    “没错,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抒写了对山水名区和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表现了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自己对山水名区和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孟浩然直接问李白:“李十二,你写这首诗的时候有想这么多吗?”

    “唉~我当时哪有想这么多,只不过是抒发一下情绪而已。”李白回答。

    李白也没想到自己的诗能被解释成这样。

    虽然分析的大多数都符合他本人的情况,但是他写诗的时候是真的没想那么多。

    “看来是后人太过喜爱你,才对你有如此多的解读。”

    【“这首诗,我们理解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来看看李白这个人。”

    “龚自珍说:“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事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得文化性格在他身上聚在了一起。”

    “自古以来,李白受到了无数人的喜欢。要说我国最受欢迎的诗人,李白肯必定榜上有名,我们来看看李白的粉丝是怎么吹偶像的?”】

    李白的头号粉丝,杜甫抬起头,让他看看还有多少人喜欢李白。

    无数喜欢李白的人也认真看了起来。

    明清的人占据便利,立刻开始猜测有哪些人会出现。

    “肯定有杜工部。”

    “东坡居士也有份。”

    “贺知章‘谪仙’的评价,可是传到了后世。”

    一些爱吃瓜的人失望,对于李白,竟然不说他的趣事,反而说起了别人对他的吹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