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童家晚上,只有堂屋里有豆点儿的光线。
点的当然也只是盏煤油灯。
十里坡的位置在叠山县已经算得上是得天独厚了,没在山里头,而是坐落在山脚下。
饶是如此,想要把电线扯进村子里,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也就注定了十里坡的人,都还用着煤油灯。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那是十里坡往前倒二十多年的地主家里都过不上的生活。
童湘湘和童向前住在一屋。
老屋子里天一黑,伸手不见五指。
不过难不倒童湘湘,她走了这么多年,闭着眼睛也能走出去。
她摸黑踩上了布鞋。
套在了脚上。
一步一挪,一步一挪,偷摸地开了房门。
“肉……腊肉……”
躺在床板上的童向前咕哝着,砸吧砸吧嘴,翻了个身。
木板发出吱呀的响声。
童湘湘汗毛竖立,像是电影里头的地下交通员遇到了敌人一样警惕。
大气都不敢喘。
幸好,童向前咂摸着,都是梦话。
梦里头还都是吃的。
怪今天大姐大方了一把,竟然年中间就斩了一小坨腊肉煮了。
弄得童向前睡觉还在吃呢。
童湘湘呼出了一口气,拎着捡来的书,出了自己的房间,摸进了堂屋。
梁上挂着的腊肉的确挺香,童湘湘想起童向前的梦话乐滋滋地笑了起来。
放在桌上的灯盏已经有些黑黢黢的。
灯盏里还剩了点灯油。
童湘湘从兜里摸出不知道藏了多久的一小盒火柴。
一擦,没亮。
她叹了口气。
今年雨水多,这盒子攒了许久的火柴,到底还是受了潮。
可惜了。
童湘湘掂量了一会儿那根火柴棍,到底没扔,又放回了盒子里,寻摸着过段时间晒一晒可能又好使了呢?
她重新抽了一根。
亮了。
煤油灯的光线点亮了一小片黑漆漆的堂屋。
童湘湘近乎于虔诚地翻开了书页。
书页上密密麻麻全是字。
她把书凑近了煤油灯仔细看。
“宋玉瑶没想过,自己还能够回到这时候。这是个淳朴的年代。”
童湘湘上次这么认真地看书,还是跟着童向前偷摸研读聊斋志异的画本,那还是童向前在县里初中读书的时候从废品站偷摸收回来的。
那时候她就明白了,有些书是不能光明正大看的。
书中的内容写得很是明白。
比聊斋文绉绉半文不白的台词要好理解得多。
开头就是宋玉瑶被小车给撞了,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躺在卫生所的病床上。
宋家的人粉墨登场,她这才明白过来自己是“重生”了。
童湘湘琢磨着,琢磨着。
也算是明白了开头那句话的意思。
这是说,宋玉瑶是死了又活,还活回来了。
原来还真是个从土里刨出来家伙,难怪呢,讲话一股子封建味道。
童湘湘心里头这么想着。
搓开纸张,继续往下翻着书页。
前头没有她童湘湘什么事情,讲的都是宋家自己的事情,说宋玉瑶顶上有四个哥哥,是怎么在家里被四个哥哥争相宠爱。
然而,好景不长,几个哥哥长大成人,宋玉瑶也从中学毕业了。
他们家得有人下乡。
上辈子,宋玉瑶不想下乡,顶了自己母亲的岗位,进了纺织厂。代替她下乡的是她的二哥,宋玉明。
宋玉明下乡,在十里坡认识了一个村妇。
也就是她童湘湘。
童湘湘盯着自己的名字看了会儿,暗骂一声晦气。
忍耐着继续往下看。
书里宋玉瑶上辈子的时候,童湘湘靠着天时地利,跟着十里坡发了家,飞出了大山,成了有钱人。可怜宋玉瑶的二哥宋玉明,因为宋家不得力,还要靠宋玉明接济,处处掣肘。
那童湘湘更是可恨。
联合自己姐姐四人,逼得宋家人不能再和宋玉明见面,宋玉明也不许拿童家产业的钱补贴宋家。
宋玉瑶想起自己怀着胎,腆着脸去求自己二哥给自己一份工作,却被童湘湘一口拒绝,大雨瓢泼走在街上的悲凉。
果断决定自己下乡。
这才有了十里坡的宋知青。
童湘湘代入地想了想宋玉瑶的想法。
也对,既然他们十里坡在宋玉瑶的记忆之中,是块风水宝地。
那的确不该让宋玉明占便宜。
但这和她童湘湘有什么关系?
她心里的火蹭地冒了起来。
想着书里面处处提到童家,不是一窝子不下蛋的母鸡,就是丧门星,童湘湘就恨不得把手里的书砸在那宋知青的脸上。
这书是宋玉瑶的,里面的内容肯定也是宋玉瑶写的。
她虽然不知道宋玉瑶为什么要编排自己家。
可她童湘湘绝对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张口闭口就在往她们家泼脏水的人!
童湘湘决定了,明天,她就要拿着书,和宋玉瑶当面对峙。
让全乡的人都看明白。
宋玉瑶,到底是个什么人!
童湘湘在心里编排着和宋玉瑶对峙的台词,一晚上辗转反侧,都没睡好。
“喔喔喔——”
公鸡扯着嗓子喊着。
太阳从山巅探出了脑袋。
静悄悄的村子,登时热闹了起来。
农忙时候,天擦黑就要起来了,趁着天还不热,赶紧多做点活。
童湘湘心里沉甸甸的。
她掂着勺子,飞快地给四个姐姐分好了一碗稀稀拉拉的玉米碴子粥。
又翻出四个加了点盐巴的烤土豆。
一顿饭就备好了。
她抽了张草纸,拿着炭笔写了句,压在了碗底。
“我去打猪草了。”
童湘湘才不是去打猪草,她是要去质问宋玉瑶。
她昨晚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哪有什么未卜先知的人?
她们生活的世界分明是个唯物的世界。
宋玉瑶今年是头一回下乡,怎么下乡前就知道童家五姐妹,知道她童湘湘?
童家是没什么好图谋的。
家徒四壁。
但是童父可是立过一等功。
会不宋玉瑶其实盯上的是童父的消息?
童湘湘可没少在学校听抓特务的新闻。
宋玉瑶也不是叠山县人,而是更大些的乾州县纺织厂的职工子弟,一路颠簸到十里坡,是不是原装“宋玉瑶”还不一定。
童湘湘警惕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怀着一股精忠报国的热血走到知青院子门口,正打算摸出那本书来……
不对,她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