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余记旗袍店
绍市地处我国华东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素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之美称,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文化的生态旅游城市。
既然是一个旅游城市,那必然会有几个说得出口的景点,古镇便是其中一个。
这是一个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建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称“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为了避免过度商业化,当地有关部门严格把关,最后只在水乡风貌相对完整的东栅集中开辟了一批手工作坊和传统店铺。
旅游地,一向都是旺季热闹,淡季安静,古镇也是如此。
余好来到古镇已是下午接近黄昏的时候,橘色霞光下的古镇静谧且安详。
店铺街临河而建,沿着这条河,你能见到绍市各色传统美食与手工艺品。
如果你的旅程不太着急,可以在河沿的石板长凳上坐下来,看看缓缓流淌着的河水,欣赏一下古朴的建筑。
这样,消磨掉一整天的时光就显得极为简单了。
河水缓缓流淌,青色的石板路边,几步一见的路灯发射出温暖的灯光。
她继续走着,一直走到临近东栅的街尾,在一家店铺前停了下来。
余好从包里翻出一串钥匙,开了门。
这边的店铺没有装修的特别商业化,算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当地的建筑特色,最起码外观上没有大的变动。
整体是砖木结构,推开木门,门口有一截木质门槛,抬脚进去,可见屋内陈列着好些款式不一的旗袍,精致华美。
屋内面积大约65平,推开大门进去两侧便是陈列的服装与面料,各占一边。
正对面是一个长长的操作台加收银台,配了台电脑。
操作台上可以熨烫衣服,折叠包装等。
操作台再往后是一间约十平的小隔间,余好把它称作为操作室。
里面有着一整面墙那么大的木质货架,以及一台缝纫机,如果之后进展顺利,还可以再添置一两台。
隔间是用玻璃隔开的,顾客在结账的时候抬眼往里望去,真正能看到对面靠墙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批又一批颜色不同的布料。
操作室的另一边有两个小隔间,更衣用。
余好的计划是这家店主售成衣,也承接定制服装。
成衣主要是卖给往来游客,定制服装则是开放给那些愿意等上几天的顾客。
没错,余好正是这家店的店主,这次来是做着开业前的检查工作。
她大学主修服装设计专业,毕业了又有服装行业从业经验,开服装店,专业很对口。
原先的房主是同村人,有次余好去村口小卖部买调料的时候,听到大家围着一个人讨论,出谋划策。
那人举家要搬到杭城定居了,于是有意出手这个店铺。
原先这个店也是出租的,但是房主想着定居杭城后就不来回折腾租房的事情,一次性出手了事。
余好跟着来看过后谈好价格便买了下来,办了过户,张罗起装修布局的事情。
店虽不大,但这一个月来,余好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
买店面,过户,装修,办理执照,联系供货商,最主要的事是要设计多款旗袍,并制作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暂时店里陈列的旗袍只有三十几件的原因。
好在一切都即将步入正轨。
关于牌匾,她找了村里的老木匠,定制了一块木匾,用隶书刻出五个字,余记旗袍店。
嗯,没错,余好有点起名废,她真心觉得这样叫挺好。
新燕归来,衔泥筑巢,乍寒却暖四月天。
这个季节,气温有所回升,古镇也慢慢地迎来了各地游客,变得热闹。
特意买了本老黄历翻过才定下的开业日子,四月四日,宜开市。
这天一大早,余好就到店里了。
都说新手打牌会格外幸运,余好这新店开业也该有一番运气加持吧。
没有列队花篮,没有锣鼓喧天,《余记旗袍店》,就这么静悄悄地开业了。
悄摸声地混迹在众多店铺中,仿佛自己已存在许久了般。
三不五时就有游客进来逛逛,余好的旗袍分门别类,有适合大众身材的新式改良旗袍,也有尺寸配比完美的经典旗袍,用料讲究,纯手工制作,价格在单件四五百元上下浮动,刺绣的要贵些。
现在的人们多了些情怀,到了一个江南水乡,不会吝啬得舍不得搭配一身有韵味的服装,与美景相配。
余好面带笑意地迎来送往,给顾客介绍,开单,结账,打包,登记订单,游刃有余。
到了饭点,热头高挂空中,游客往饭馆扎堆,余好也稍微空闲了下来。
在电脑上查了下后台的库存,一上午,卖出去十件成衣,以及一件定制订单,流水五千加。
算是一个还不错的开始。
整理好杂物后,余好扬了扬脖子,捏了捏有些发僵的后颈,然后从自己的托特包里拿出早上特意放进去的面包和牛奶。
打开包装袋,将吸管插进牛奶瓶里,就这么吃了起来。
说不上有多喜欢这两样吃食,但就是,习惯了。
就她目前的经济能力来说,不会再在吃食上感到拮据。
只是忙碌的时候,她习惯性地这样对付,因为很省时间,且高效。
没一会儿,她就结束了她的午餐。
接着也没休息,直接去操作室踩她的缝纫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