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健康快乐成长
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呢?
比如说:小孩子早早就学会翻身了,她就拿来说。其实一般小宝宝翻身的时间,可能跟宝宝的体质和营养是否得当有关。若小宝宝在母体时吸收的营养比较好,体质比较强,可能在三个月左右可以翻身了。如果小宝宝在母体当中吸收的营养比较少,体质比较虚弱,可能在六个月左右才会翻身。建议家长及时给宝宝补充营养,适量锻炼宝宝腿部肌肉,有助于宝宝翻身。若小宝宝翻身时间比较长,家长不用担心,可以多引导小宝宝趴卧蹬腿,有助于提高腿部力量,促进小宝宝翻身。
学会爬比她家小孩晚了:其实每个婴儿的体质不同,发育速度也会有所不同,而在发育期间如果一切良好,个人的成长发育比较快,一般在八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学会爬了。在这过程中,如果这伴有营养不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爬行的时间就会推迟,大概会在十个月左右的时候,只是大概的时间段,具体的时间可能存在上下偏差,并不可以盲目的确定。婴儿在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护理的工作,要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如果伴有钙质缺乏,则需要及时的补钙治疗,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或者乳酸钙口服液,通过钙质的补充对骨骼的发育,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更有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学会坐:一般宝宝六个月左右会坐,由于每个宝宝的发育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学会坐的时间早晚并不一致。宝宝的月龄比较小,身体的各项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但是随着月龄的增加,可能会学会多种技能,在三个月的时候可能会学会翻身,在六个月左右的时候,通常会学会坐立。但由于每个宝宝身体发育的速度并不一样,所以学会坐立的时间也并不固定。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需要多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如果宝宝出现了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学会走路:一般来说宝宝在12-15个月就会走路了,但是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可能比较早,在不满12个月的时候就会走路了,有些宝宝走路晚,可能需要到15个月才能学会走路,其实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宝宝超过15个月还不能独立走路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了,宝宝可能存在运动发育迟缓的问题等,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在正常情况下,多数的宝宝是九个月可以扶物站立,十个月到十一个月时能够站起来,偶尔可以走几步,到了十二个月可以独立走步,也有晚一些的宝宝都是正常的,最晚一般在十五个月也应该能够独立走路。一般不建议让宝宝过早学走路,走路的时间太早,宝宝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完善,可能会导致o形腿、x形腿和扁平足的出现,所以宝宝在十二个月到十五个月会走路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太早让宝宝学会走路,但是也不能太晚。
学会说话:大多数宝宝在12个月左右会说话,能说出简单的单词,比如再见,没了。在七个月左右就能够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语言的发育与大脑、咽喉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及听觉的完善都有关系,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一岁半的时候能用15-20个字指认,并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两岁时能够指出简单的人、物品和图片。如果孩子到了两周岁以后,还是不会说话,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儿童保健科语言门诊就诊,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
学会自主吃饭:通常在宝宝在12个月到18个月左右大的时候,就要训练宝宝自主进食了。当宝宝逐渐长大后,不仅要学会说话,还要学会吃饭。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大多数宝宝在四个月内就能用手拿着瓶子,八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抓起食物送到嘴里,在一岁半到两岁时就能熟练地使用勺子、叉子和筷子。这个过程不仅是婴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发展的趋势,也是不断尝试和锻炼的结果,当大人用勺子吃饭时,宝宝喜欢抓大人手中的勺子来模仿,这表明婴儿可以自己吃东西。刚开始宝宝吃东西的能力可能不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小勺的能力将逐渐提高。一般的孩子在两岁左右就可以独立进食,并且可以使用小筷子,培训应逐步进行,可以用小勺子来训练。如果小勺子拿稳了,宝宝就可以慢慢地用筷子了。
学会上厕所,不用穿尿不湿了:一般小孩一岁半到两岁可以不用尿不湿,小孩可以自我表达想要大小便,尿裤子的概率明显下降,所以可以不使用尿不湿。但是如果小孩自我表达排大小便的能力发育比较晚,不用尿不湿的年龄也相对比较晚。如果小孩自我表达排大小便的能力比较早,可以提前不使用尿不湿。但是具体年龄具有一定差异性,注意加强护理,尤其需要及时更换尿不湿,降低发生红臀的概率。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和同事家的、朋友家的、亲戚家的,比赢了就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彩,比输了,就会责怪孩子给自己丢脸,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孩子会错误的认为是自己笨,智商低,做什么都没有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负罪感。经过几次的比较之后,孩子也会开始怀疑他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好呢。他们会产生自我认同感的不稳定,因为自我认同感的发展始于婴幼儿时期,婴幼儿时期他会随着外界的作用相互形成的。刚开始,他更多于依赖外界评价,到了青春期之后,趋于一个稳定的统一性,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看法,评价也恰恰决定了孩子对于自我的认同感,孩子们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才能得到妈妈的爱,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他发现每一件事都做的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会自认为成绩已经非常好了,感觉自己是完美的,但还是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还是认为比别人的还要差一些,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永远是那个差的人。对比不是坏事,正确的引导下对孩子对比,是让孩子有竞争意识,做到既不伤害孩子又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其他的自身价值,都有他本身的一些规则,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我们要积极暗示会使孩子向着更好的一个方向发展,同时也要照顾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因为孩子的自尊心是特别敏感、脆弱的、也特别强。心理学家调查:孩子最不能接受的不是学习上的苦,而是人格上的一种侮辱,作为家长要加倍的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用鼓励的方式。即使孩子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家长也要帮助孩子补足短板,留给孩子时间,总之家长要因材施教,不要盲目的对比,用对方法,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的。
孩子小的时候比这些,其实小孩子什么时候会走路,会说话,会吃饭等等等,这些都是要看个人身体状况,到了一个年龄阶段加上父母的培养,他就会这些了。
长大了就比成绩学历,比身高体重;上班工作了,比工资收入;结婚了,比对象;买车子了,比牌子;买房子了,比地段;老了,还要比儿女的时代;连走个路,都要比步数;后来想做个与世无争的垃圾,等做了垃圾才发现,现在连垃圾都要分类了。
人这一生已经很累了,比到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所以还是不要为了这些攀比让孩子憋屈了吧,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