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变故连迭起
三年后,顾易安的官已升至一品,他成为了太子太傅,兼任户部尚书,是东宫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不过短短七年时间,顾易安从一个八品小官擢为一品大员,在但他的后宅,依旧只有陈莘一个女人。
也许是被他的偏爱所打动,也许是时间可以治愈太多,陈莘冰冷的心开始动摇,也会在得知顾易安于书房挑灯时,送去一碗参汤催其早睡。
他们之间不再像从前那般无话不谈,大多时候是相顾无言。但顾易安却很满足了,毕竟归根结底,陈老爷于自己有大恩,而他有负于人。他想,总有一天陈莘可以原谅自己。
但他并不幸运,未曾等到这一日。
陈莘自重疾缠身后,基本上都在后宅养病,只有在陈老爷祭日或冥诞时才出门去往坟前亲自祭奠。原本有了陈老爷出事的前车之鉴后,她每次出门都有顾易安相陪,但这回行至一半,却有东宫的人来拦轿请人。
顾易安有些犹豫不决,陈莘给他一个宽慰的笑容:“太子并非是不识礼数之人,今日突然来请,必有重事,你且去吧,左右还有这么多护卫呢。”
“好吧,我离去后,会传信府中,再带一队人马来守卫。”顾易安交代完,又在掀起轿帘后回头看向陈莘:“也许很快就能回来,等我。”
陈莘点了点头,看着他跟随东宫的侍从离去的背影,越来越远,最终化为模糊的一点。
他们都不知道,这将是最后一面。
动乱好似如疾雷一般,骤然出现在京城中。彼时,陈莘带着人马从城外祭奠回来,在离府两条街的距离,有许多兵士持刀带枪闯进街巷各处。京中有铁律,除守城军外不得配备利器,这群人身穿的盔甲并非守城军的制式,且他们凶悍狠厉,连惊慌之中挡路的百姓也是直接刺死。
陈莘远远见状,便知必有异常,连忙催促车夫回府,而其他护卫则替她断后,与那一行士从对峙。顾府也已知道了城中动乱,正是六神无主之际,好在及时陈莘回来主持大局。
她又恢复了几年前当家主母的气势,毫不拖泥带水的下了许多道指令,封禁各门、在各条大路小径上留护卫看守、集中府内下人前往自己的主院、收集厨房中的所有粮食、囤水囤衣等。
顾易安平日御下严谨,众人又有了主心骨,倒也一时未曾生乱,有条不紊地各办差事。很快进入夜时分,今日的京城却不如平常喧闹,许多门户紧闭,连灯烛都不曾点燃,顾府之中亦是如此。
先前那一支与不知由来的士从交手过的护卫首领已打探过情况,从他口中,陈莘得知乃是勋派联合宦派谋逆。这样大的罪名,即便陈莘从顾易安身上学到了几分镇定,也忍不住心中惶然。
而最令她担忧的两件事,一是顾易安下落不明,二是自己病体难支。
锦瑟陪着自家小姐一路走来,最明白她的不易,见陈莘面容苍白、唇无血色,急得直掉眼泪:“夫人,我去给您煎药吧,您现在这样如何吃得消啊。”
陈莘一口否决:“不行,若让府中众人知道我有大碍,难免乱了镇定。”她想了想,又道:“你出去时不能表露出来,妆奁底下还有之前太医开的补气丸药,先拿那个来吃着顶一顶吧。”
锦瑟拗不过她,只得依了,心中不停祈祷姑爷平安无事,宵小尽诛。
但时间过去了五日,皇宫之中依旧没有消息传来,街上也依旧戒备森严。也许是清派占了上风,勋、宦两派见局势不能久耗,竟将各官员的家眷从府中抓出来,日日驱逐到皇城的宫门下进行威胁。
陈莘为了减少府内伤亡,也知无计可施,拦下那些护卫的忠心之举,自觉与前来抓捕的人离去。她本就病重,又因顾易安身份特殊,在所有女眷中受到了最严重的苛待,只是好在不至于失了清白。
事情直到半个月后才出现转机。手持太子印鉴,以护君主、扶正统的征西大军赶来救驾,勋、宦两派本就是为利而暂时结盟,手下将士更比不过那些真刀实枪上过战场的士兵,局势很快呈现出一片倒。
不过两日,叛军被尽数拿下,紧闭了一个多月的皇城宫门也终于打开。原来早在谋逆当日,皇帝便已猝死,这个消息虽然第一时间被东宫封锁,但宦派在宫中根基颇深,很快也得知了原委。他们比清派更快做出反应,迅速与勋派达成共识,合力对付东宫及清派。
这次谋逆伤亡虽比史书上的那些造反要少许多,但陈莘苦撑了这么久,已然药石无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