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桃花源
015 桃花源
回到家中已经是正午十二点多了,吃过林月琴准备的午饭,众人在堂屋坐着家长里短地闲聊几句。王雨航站起身正准备回屋睡个午觉就见王德顺领着一位背着个大竹筐的黝黑但精壮汉子走进堂屋。
“德顺叔来了,吃过午饭了吗?”王雨航问道。
王德顺连忙说道:“吃过了,富贵叔、德成哥你们吃过了吧。”
“都吃过了,德顺,这边坐。”王德成说完挪了挪身子,让出身边的长凳位置招呼两人坐下。
王富贵从兜里掏出采茶灯烟给王德顺和那汉子分了烟。两人先后坐下点上烟抽了起来。
王德顺指了指他身旁的汉子对王德成开口说道:“这位是我表哥丁芳泉,我大姑的儿子。”
丁芳泉笑着说道:“你好啊德成哥,我只比德顺大一岁,比你小一点,还是得叫你声哥,呵呵。我们以前见过的,在龙乡公社。”
王德成说道:“难怪看了面熟,以前有见过的。应该是在搞大食堂时我们一起建设过龙乡公社的水电站大坝。这一晃都二十多年啰。”
王富贵接过话:“你就是德顺大姑王凤珠的儿子啊,你妈身体还好吧。当年闹土匪,我和你舅他们还在你们村呆过一段时间才回的肖山冲。”
“还行,大叔,您身体还行吧。我今天来主要是听德顺说起你家王雨航有收田货,就带着点我自己抓的田货,看看合不合你们标准,你们收不收。我们高源村的情况你们是清楚的,村里各户日子大多过得不容易。抓田货能卖上钱,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我们村的田货可不比肖山冲差哦。”说罢,丁芳泉放下竹筐,解开竹盖头,取出里头的几个小竹篓子放在堂屋的地上。
三个小竹篓子分别装着黄鳝、泥鳅、田螺,还有一个竹篓装着用网兜兜着的几只石林蛙。
王雨祥将竹篓看了看就递给王雨航。王雨航接过这些竹篓,仔细地挑选了一番,可别说,丁芳泉带来的田货不比自己从肖山冲村收来的差,甚至还要大上一点,活力十足。那几只石林硅可是难得的好东西!石林蛙常栖息于肖山冲与周边村子深山区里小溪流中阴山清澈水坑旁或有石洞的瀑布附近。它叫声如敲闷鼓,体内富含十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上好的食疗效果。这种蛙只吃活体的小虫等野生动物,肉味鲜美。中医认为石蛙的肉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
王雨航在省城摆小摊时与刘焕文在省城周边山区寻找过石林蛙,仅在偏远山区找着一些。刘焕文只留下一、两只过嘴瘾,其他的几只送给他的领导了。
将几个竹篓子放在地上,王雨航对一直看着他等他意见的丁芳泉说道:“芳泉叔,这些田货不错,我们收。这几只石林蛙你想要卖什么价?”
丁芳泉说道:“这些石林蛙是昨晚上我到高源村后门山溪沟里抓的,是专门关送给你们家里吃,不谈钱的事。不瞒你们,今天不是为我个人抓的田货来找你们。我们村里穷,汽车路只通到村前崖口,离村里还有个五里路。到现在是整个龙乡唯一一个不通汽车的村子。”
林月琴给王德顺和丁芳泉端上一碗白开水,丁芳泉接过开水喝了一大口,接着又说道:“我们村穷,不是人懒,而是路不通,生产的东西出不去,要的化肥等运不进来。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前几天我听德顺说过你们家在肖山冲有收黄鳝、泥鳅、田螺。我回高源村给大伙说了一遭,大伙也想捡田螺、抓泥鳅、黄鳝卖上钱,就让我先带些田货给你们看看合不合你们的收购标准。如果能行,大伙再去抓田货送你们家里来。你们的要求德顺都告诉我了,我清楚要多大的才收。大伙保证在傍晚将田货新活地送到你们家里。”
听完丁芳泉的话语,众人将目光都转向了王雨航。
王雨航迎着丁芳泉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道:“芳泉叔,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们高源村的田货我收,收购价格与要求与肖山冲一样。有多少收多少,你看行吗?”
丁芳泉听后激动得双眼泛红,对堂屋内的众人说道:“好,我这就返回高源村,通知大家这个消息,明天傍晚一准将田货送到你们家。”说完,他转过头对王德顺说道:“德顺,我就直接回高源了,不去你家了。你跟舅舅说声,下回我再去看他老人家。”说罢,对王雨航等人点了下头提起大竹筐就走出了堂屋的大门。
这时,王雨航叫住了刚离开王家的丁芳泉,说到:“芳泉叔,你等等我,我和你一块去高源村看看。”待丁芳泉停下后才回过头对弟弟王雨祥说道:“雨祥,你去帮我拿电瓶灯,我回来要到晚上了。”
王雨祥进到灶间拿出电瓶灯递给王雨航说道:“哥,我也去?”
“你晚上要帮着收货记账,走不了,还是我一个人去。主要是我想看看那边的环境等情况。”见着王雨祥不情愿的样子王雨航又说道:“明天带你去潭阳卖田货可好?”
王雨祥这才做罢。跟爷爷、爸妈打个招呼就戴上一顶草帽拎着电瓶灯跟上丁芳泉的脚步赶往高源村。
两人从肖山冲顺着沙土马路出村而行。顶着炎炎烈日走了六、七里路就遇上了个岔路口。拐进左向的一条稍窄的机耕路继续前行。
走了不到一里,转个大弯,眼前的山势变得陡峭。
丁芳泉给王雨航递了一支烟,王雨航摆了摆手说道:“芳泉叔,我不抽烟。”
丁芳泉自己点着了这支烟边走边抽着。
山势渐渐收窄,两山之间夹着一条清澈的溪流。而机耕路就顺着溪流在山谷内向前延伸。山谷两侧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将阳光完全遮挡了。人行其中犹如穿梭在时空隧道之中。清风随着溪流从山谷里吹出,带来阵阵凉意,将夏日正午的炎热吹得四散。
两人沿着溪流旁的机耕路继续快步前行。机耕路路面变得更窄了,最窄处只有两米出头,而路旁就是哗哗的溪水。
又走了个三、五里路就见到了一座高达百米的山崖挡在正前方,崖底的一处百来平米的坝坪便是机耕路的尽头了。坝坪的一侧还建有一座黑瓦凉亭,想必是供高源村民歇脚所用。
凉亭后方一条被行人踩得光亮的石板路正通向山崖侧后方沿着溪水人工开凿出来的挂壁山道。
两人顺着山道再度拾级而上,这山道也有一米来宽。前行两百余米,便走出了挂壁山道。继续沿着溪涧小道上行四、五里路,到了一处山垭口,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群山环绕着一处面积不小的盆地,而山垭口就是这处盆地的出口。
盆地中央是一大片的良田,田间小道交错,不少农人正在田间劳作。不远处一座村庄。鸡鸣犬吠,炊烟袅袅,想必就是高源村了。一条小溪从村旁而过,经山垭口向下而流。村子后方有一片竹林,又一个村庄隐隐绰绰于竹林之后。
可谓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