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燕子李三大放送
进入11月的时候,她跑到秦家村,她觉得小鸡可以陆陆续续吃了。她两个哥哥嫂子效率还挺高的,新的鸡舍已经搭建好了。自留地也围起来了。
她把500块钱给带来了。她爹给挑了20只大点的公鸡,每只得有四五斤。让他们帮着杀了10只。剩下的鸡除了留下10只给他们三家过年吃,其余的都约好让她爹和哥哥过年前给她送到新家。
她娘欲言又止的,她心思这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她娘终于开口了,:“这里面有将近100只母鸡,已经开始下蛋了,就这么吃掉太糟蹋了!”
“哎呀,我都忘了还有母鸡了,光想着养鸡吃肉了,忘了还有母鸡下蛋的事了!那现在母鸡当然得让它们下蛋了!”
“那母鸡能下多长时间鸡蛋,得养多长时间最合算?”
两个嫂子都觉得养到明年冬天过年前就可以了,那个时候鸡已经下了一年多的蛋了,而鸡肉还不算老,再养的话以后下蛋就慢慢减少了。
“那这些鸡蛋你怎么拿回去呢?” 秦母问,指着一筐鸡蛋问。
“这些鸡蛋给我?这是你们养的鸡下的,我只要鸡就行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们是给你养的鸡,买鸡苗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公鸡还是母鸡,但不论公鸡母鸡都是你的,母鸡下的蛋不用说那也是你的。你前后已经给了1000块钱了,那小公鸡才四五斤,哪里值5块钱一只?”
她根本没想过会沾这个光呢。
“那我可沾光了,这些鸡下的蛋,我一个月来拿一筐,剩下的鸡蛋就是你们的啊!娘,你得让咱家人多吃点鸡蛋,一个人一天吃2个,把营养补上来。以后吃够了,也要一天吃一个。要不你说咱们这么劳累为的什么?”
“那你不是吃亏了?”
“一家人说什么吃亏不吃亏的?我跟你们说实话啊,我一开始知道有的地方养鸡养猪发财了,就想让咱家也养。可是我怕你们不敢养,也知道咱家没钱,所以就说让你们帮我养,先把钱给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能有钱盖鸡窝,不用顾虑。
现在你们看咱也有经验了,也有鸡窝了,也不需要我帮忙了,把这批公鸡出了后咱们又可以养新一批了。下一批鸡就你们自己的,到明年冬天说不定咱们家也能发大财呢?”
她大哥望着她,黑黝黝的脸上动容地说:“妹子,你不说我们也知道,你是拉拔我们两家呢?”
“我是你们亲妹妹,拉拔自己哥哥嫂子是我的心意!”
秦淮茹又给他们提了让他们尽早学会自己孵鸡仔,冬天赶紧把鸡仔养起来,该生炉子就生炉子,别耽误养鸡挣钱。
……
离开秦家村后,她写了好多张纸条。
燕子李三送衣服。
燕子李三送煤。
燕子李三送盆送碗。
燕子李三送椅子。把从李德胜顺来的椅子给送出去。
燕子李三送暖瓶。
燕子李三送
她空间里有不少的物资,都是那几次顺来的。理工大学捡的衣服和小物品也没用。她自己从现代住的房子里带来的衣服和床上被褥用品已经差不多都改了用了。不合这个时代的放一边,其他的物品她想送出去。
这段时间,用钱已经能买到很多东西。可是农村里的人还是很贫穷。她想把这些东西都送出去,以后她需要再花钱买就是了。
出了村以后,她把自行车和鸡蛋都收起来,换了一件大棉袄,戴了一顶男士黑乎乎的帽子,换了双鞋。
然后急匆匆地就又折返回村了。她印象里他们村有几家特别穷,她一路走过去,也不停留,经过门口就悄无声息地留下几件物品。
燕子李三把最后的物资发送了。以后燕子李三就不会出现了。
……
过年前秦父和她大哥到了给她送来了八十来只鸡,还有满满一筐鸡蛋。
秦父还避着她大哥偷着嘱咐她两句呢,“闺女,以后别那么实在,你帮家里是好意,但帮的多了,柱子能没有意见?咱家你哥哥嫂子们都不是不知感恩的人,但帮的多了,万一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呢?”
秦淮茹点头称是。这是老人的话,该听的时候还是要听。
……
1979年北京第一批工商户开始出现了。大批在家待业的知青开始自找出路,摆摊做小买卖。国家开始放宽政策,正式批准个体工商户,允许这种个体经营模式。摆摊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79年6 月,一位街道干部辞掉工作和25 名待业青年,在前门人行道上,挂起了“ 青年茶社”的牌子,卖起了大碗茶。这是79年初夏轰动京城的一件事。很多老观念的人都觉得这位街道干部丢人现眼,不好好工作,和些街溜子混一起。
二大爷在家训儿子的声音连他们中院都能隐隐约约听到,“别做那些让我抬不起头的事,到时候别怪我不客气!”
他扯起皮带又要打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已经不怕他了,放下碗就出门不理他们老子了。
这个二大爷真禽兽不如!秦淮茹对这个院子里的很多禽兽都能理解,不就是一群为生活所困的可怜又可恨的草芥之辈为了活着碌碌营营,算计来算计去嘛。
大家都是算计和整别人家的人,像一大爷算计傻柱,三大爷为了点吃的算计全院子的人。可唯独二大爷是把亲生的两个儿子往死里整啊,你说虎毒不吃子,他是比老虎还恶毒吧?
秦淮茹为了亲自见证这段标志着改革的历史,也跑到前门,去喝了一碗大碗茶。他们搭了一个棚子,垒的灶台,有一排大铁壶,还有很多大瓷碗,一碗茶2分钱。喝茶的人还不少呢,很多也是看热闹的。
大街上的小摊像雨后树上的蘑菇一样一堆一堆地冒出来,这真是一个生机勃勃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啊!
百废待兴的年代,许多人才被提拔,在地方的一些官员也被调入京城。
秦淮茹想他们家算不算跨越了阶层呢?她算是农民出身,柱子是工人出身。而现在,等柱子毕业,再熬几年资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私下觉得柱子最终做到副厂长没什么大问题!
如果是那样的话,副厂长可就是副厅级呢!他们家就算是厅级干部家庭了吧?
柱子这个人也算有奇遇了,他怎么入了大领导的眼也是玄学,他的经历不可复制。
他们的孩子们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她有信心帮助他们考上大学,但是大学毕业以后的路她却不知道怎么帮助。
她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九十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可是他们的婚姻一地鸡毛,这也使得他们两个无心仕途。他们在各自的单位里都是技术骨干,当个科室里的小头头,五十多岁了却都连个副处级都没混上。所以她也对如何混官场毫无概念。
她自己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培养孩子成为知识分子没有问题,至于更大造化的路她就无能为力了。
柱子有大领导和杨厂长提点,以后他也能提点他们的孩子们的。
做了妈妈,她想尽心为孩子们提供条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她可以帮助孩子们多接触有才能的人,以后可以让柱子多邀请他的同学们到家里来做客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