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八百零九章 劝降

第八百零九章 劝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呢,蒋琬的第一次用兵,多少还有点经验不足,也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但蒋琬试图劝降蓝田县守军的行为,真不是异想天开的。

    一方面,蒋琬这次带来了三千军马,而蓝田县守军,只有五百人,兵力上,蒋琬六倍于敌,占据绝对的优势。

    而蒋琬领军,从蓝田县东侧而来,也会给蓝田县一个错觉,那就是东侧的堡垒群已经失守,大汉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反攻,如今兵临城下,蓝田县根本守不住。

    这是以势压人。

    另一方面谁让蓝田县的县令,还是原来的那个县令呢。

    蒋琬觉得自己是有机会的。

    蒋琬这个雍州刺史部长史,做的可比雍州那个甩手掌柜一样的刺史大人要称职的多了。

    张溪当雍州刺史快六年了,到现在依然无法认全关中四十六个县所有的县令,但蒋琬却可以。

    蒋琬不仅可以认全关中四十六县所有的县令,他甚至还可以说出每一个县令的出身来历,性格脾气,这些年施政的得失,未来是否有可以培养挖掘的可能等等。

    而关中四十六个县的县令,每年去长安述职,都是蒋琬负责接待考察的,他们的前途命运,几乎都是掌握在蒋琬的手里。

    某种程度上来说,蒋琬就是关中四十六县所有县令的顶头上司,天生带有一定的威压。

    而蓝田县的县令嘛,叫王阁,是巴郡阆中人士蜀中王氏在巴郡分支的分支家的子弟。

    你要说他是世家子弟吧,也算,毕竟蜀中王氏是仅次于李氏的大家族。

    但你要说他寒门子弟吧,好像也没错,毕竟他是蜀中王氏在巴郡的分支的分支的子弟都快一表三千里了。

    而阆中王氏,也早已没落,全部人口加起来,不到三十人,并且跟巴郡王氏之间的联系,也不是那么的密切。

    据说还有点小矛盾来着。

    要不然王阁至于跑到长安来参加什么科举考试,寻求出仕的机会么?!

    蒋琬在见到这个人的时候,立刻就认了出来,并且在脑海里快速的回忆起这个人的资料,顿时发现,自己劝降的可能,又高了好几个百分点。

    “王云楼,可还认得我?!”

    城下,蒋琬全身甲胄,骑着战马,对着城头上的王阁喊话道。

    云楼,是王阁的字从这个字就能看得出来,王阁算是寒门没跑了。

    取字取的是一点格调都没有。

    至于王阁你别说,王阁一开始还真的没有认出蒋琬来。

    毕竟啊,他以前见到蒋琬的时候,不管是冠服还是私服,都是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一个温文尔雅的好上司形象。

    如今穿着甲胄,领兵作战,一脸煞气的蒋琬,王阁还真的没见过。

    但王阁好歹认字,他看到了蒋琬身后的将旗,以及依稀还能看清楚的蒋琬的长相。

    王阁在察觉到城下的人是蒋琬后,立刻拱手行礼,说道,“竟是蒋长史大驾,下官咳,不知蒋长史到此,有何指教。”

    嘛,王阁投降的时间真不长,都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下意识的还把蒋琬当成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差点把以前迎接上差的话给说出来了。

    还好王阁的反应还算快,立刻转换了立场,才没有闹笑话。

    但这个转换,在蒋琬看来,却又多了几分劝降的信心。

    “我奉天子诏,讨伐魏贼,路过此地,特来一问:王县令,你到底是大汉臣子,还是魏国逆贼?!”蒋琬厉声的责问道。

    这问题,王阁真不好回答。

    说自己是大汉臣子?!

    搞笑,你都投降了。

    说自己是魏国臣子他王阁才投降几天啊,如今大汉兵临城下,他王阁哪有为了魏国舍生取义的觉悟。

    所以,王阁对此,闭口不言。

    好在,蒋琬也没有要王阁回答的意思,他这一问,不过是为了震慑一下王阁,好为接下来的说辞铺开打下基础而已。

    “魏贼势大,柳太守应对不利,导致右扶风失陷,尔身为大汉臣子,为保全百姓而降,本无可厚非。然今大汉王师已至,尔难道还要举兵对抗天军不成?!还不速降!!!”

    蒋琬继续厉声怒斥,但说的这个话吧,听到王阁耳朵里,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王阁其实真不想打,他对大魏真没啥好感,相反,对提拔重用自己的大汉,还是很有感情的。

    但再有感情,也比不上自己的小命重要,当郭淮大军逼近之下,王阁只能选择投降。

    王阁现在面对蒋琬,最大的心理障碍,其实就是这个才刚刚投降没多久,再投降回去,这么反复无常之人,以后谁还会重用你?!

    可如今,蒋琬给了王阁台阶。

    右扶风战事不利,最大的责任人,是柳隐,是他没有守住右扶风。

    而王阁投降,是为了保全城内百姓,不得以投降。

    如今大汉反攻来了,蒋琬亲临城下,王阁开城不是投降,是拨乱反正,重回朝廷。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亲自给台阶投降,就是很明确的表示了对自己投降的事情既往不咎的态度,以后该怎么用还怎么用。

    相反,你要是不投降,那就是魏朝逆贼,大汉可就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了。

    面对这样的选择,王阁还用想么?!

    如今形势很明显,大汉军队兵临城下,蓝田县就这么点人,根本不可能守住。

    而蒋琬又给自己搭好了台阶,连自己最大的心里障碍都给消除了这不投降,等死啊!!!

    而且吧,促使王阁选择回归大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关中四十六个县的县令,全都是通过那次四不像的长安科举考试后,才被任命的。

    这个科举考试,当年是非常轰动的,但最后的舆论环境,对这次科举考试却非常不友好。

    也只有在大汉,通过这个科举考试被提拔上来的官员,是被大汉朝廷官方承认的,一直到现在,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和朝廷,一说起关中的这次科举考试,也全都是持否定贬低的态度的。

    不贬低不行啊,要是大魏朝廷也这么搞,等于是剥夺了世家大族手里的人才推荐权,同时却又加强了皇权。

    所以,尽管曹丕和曹叡都心里痒痒,也想来这么一回,但他们也知道,在世家大族力量极其庞大的中原和河北地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不仅不现实,甚至曹丕和曹叡在世家大族的强大压力下,他们还必须对这样的取士方式持批判态度,以此来争取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既然对取士方式都是批判的态度了,那么对于通过这个取士方式选拔上来的官吏,大魏朝廷自然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这个考试选出来的,必须都是一些不学无术,或者是有才无德之辈,哪比得上我中原世家的文采风流,风流倜傥。

    尤其像王阁这样的寒门子弟,在曹魏朝廷内部,是没有任何人愿意扶持重用的。

    如今是战时,郭淮为了维稳,他依然让王阁留任蓝田县令,但等到战后,如果曹魏真的占据了关中,那这个蓝田县令是谁不确定,但可以确定一定不是王阁。

    这点,其实不仅蒋琬清楚,王阁其实也非常的清楚通过科举考试淘汰了那么多读书人考上来的人,能有真正的笨蛋么?!

    这也是王阁一直以来,不愿意彻底倒向曹魏的真正原因去曹魏,那就真的没有任何出人头地的机会了。

    因此,当蒋琬搭好了台阶,解决了王阁内心最后的障碍后,内心本来就不愿意为曹魏效力的王阁,直接就坡下驴——开城门以迎王师。

    蓝田县,就这样被蒋琬并不血刃的拿下了。

    在拿下蓝田县以后,蒋琬本身的打算,是就在蓝田县据守,加固城防,准备堵截郭淮的败军。

    但这时候,王阁给蒋琬送来了一封重礼。

    这个重礼,其实就是一封军报,是郭淮向后方催促运送军粮的战报,送达了蓝田县,因为蒋琬领兵围城,王阁没有来得及往东面送出去。

    如今,被王阁用来为自己将功赎罪了。

    这封战报的意义,王阁都看得出来,更别说蒋琬了。

    郭淮选择向后方寻求粮草供应,那就说明郭淮依然还在槐里城外激战,既没有攻克槐里城,也没有被大汉北军击溃否则他要军粮干什么,送给大汉军队么?!

    而得到这封战报后,蒋琬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后,直接下令——全军在蓝田县休整一天,补充粮草军械给养。

    第二天一早,蒋琬直接率军出城,离开蓝田县,直奔槐里,突袭郭淮军后翼。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