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宜家田舍郎 > 第15章 14改造房屋

第15章 14改造房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作者有话要说:</br>这两天工作原因,周末可能各少更一章。海涵。

    谢家的园子位于青山镇与镇江府之间。

    园子建在一片青山绿水之间,门前青石路平整洁净,一旁的空地也丝毫不见杂草,可见是有人日积月累从无懈怠的打理清扫,虽停靠着好几辆车马,也丝毫不显脏乱。

    透过白墙黛瓦的围墙,院墙里露出桂花树的枝蔓和几角亭台楼阁影影绰绰的飞檐。

    周遭一片静谧,唯有微风和潺潺流水的细碎声响。

    正堂。

    “……现漕运盐路较为太平倒无大碍,只是前段时间,下官发现来往水路的船只吃水稍重,说是盐粮沉重倒也说的过去,但下面来报,近六个月驮州西山矿洞频频传来坍塌的消息,下官担心……”镇江知府刘泽运稍显迟疑。

    “担心矿藏已被运出,却以坍塌混淆视听隐瞒朝廷。”谢希言接道。

    “是……”刘泽运硬着头皮应承。

    江南一直是诸夏铜矿的重要产出地,驮州西山是近两年的新矿,盛产铜伴生少许金银,是朝廷较为重视的一处矿产。

    谢希言能理解刘泽运的欲言又止。

    诸夏金属矿不可私有,而负责开矿和运输的都是朝廷位高权重之人。这驮州西山的矿产,就是由官家的六弟颐钦王爷及其长子负责。说这处矿产有异,等同质疑颐钦王府中饱私囊包藏祸心。

    “派人去查,其余有我。”谢希言给刘知府吃下定心丸。

    底下的人最怕什么,最怕领事的是这些皇亲贵胄。

    出了事这些人既想贪工又不想沾染是非,或者干脆明哲保身让底下的人难做。等到有朝一日出现纰漏,这些人至多就是斥责、闭门思过或扣罚俸禄,可他们这些底下的,一个“渎职”下来,不是罢黜免官就是抄家灭族。

    有了谢希言这句话,刘泽运确实放心不少,心里对这个早已闻名却不曾谋面的谢小侯爷生出两分好感。虽不敢流露丝毫,但私心里还是暗自感慨,不愧是传闻中的龙子凤孙。

    等于几个官员议事罢留人用过一顿便饭后,谢希言稍显疲倦的闭目养神,一边开口唤人。

    “广陵广青。”

    “属下在。”

    “广陵回京,将阿元一家放去宜州,母亲问起如实相告便可。其余你看着办,只要让他们再生不出不该有的心思就好。”

    广陵行礼的动作稍一滞,“是。”

    他怎么也没想到,郎君事忙棘手,还念念不忘宋小郎君之事。在他看来,谢希言发作阿元一家,大概还是因为宋长生。他虽不知他家郎君对那宋小郎君“回魂”一事是否深信,但却知道这是准备将管家二子一家彻底放弃了。

    郎君留不得心大的奴才,广陵广青都是知道的,只是广陵没想到他家郎君只是谨慎惯了,没什么多余的“善心”。

    “看来太子将我遣来江南,不只是督办新规。现府里越干净越好,广青,传信父亲留意,倒不必明显做什么引人警惕。”谢希言不知广陵所想,只吩咐两人办事。

    “是。”

    “是。”

    两人退下后,谢希言捏着宋长生送的茶包,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他将茶包随手扔在桌上不再看,转身去了后堂。

    ——

    第二日,宋长生又在镇江府雇了那家驴车,将在铁匠铺的一应物什拉回家。又和宋清平分头去找了泥瓦匠、木匠和陈篾匠,定下日子着手改造房舍。

    半月后。

    这日宋长生兄弟二人宴请了慈竹巷的乡邻,将答谢宴和烘房宴办在一起,就连谢希言也收到了请帖。只是谢小侯爷繁忙抽不出空,只让别院管家亲自送上贺礼。

    普通农户家二两银子能新建一院房,不过就是那种地表土夯、泥墙抹灰的几间房,说不上精细。而宋长生的改建设计的细致,从取水、采暖,到如厕、洗澡都在现有条件下做到了最方便完善,所以整个改建算下来贵一些。

    材料花费三两二,人工二两四,另外特别定制的物件三两一。院门两扇橡木大门贵一些,普通人家大门不过百八十文,宋长生花费了600文,木质坚硬防潮防腐非常耐用。

    拆除篱笆后用青砖重新垒了个二米一高的院墙,又借鉴现代住房一进门通几居室的形式。灶房和大堂相连的墙壁洞开房门,新建的房间连接的墙壁也洞开一个门,做饭洗漱拉撒不用几进几出那么麻烦。

    幸亏当初宋祖母为了省钱,墙壁都是用轻便的方砖垒的,如果跟其他宽裕点的人家一样,用毛石、河卵石和油毡垒墙保证坚固和冬暖夏凉,他这门大概是开不成了。

    “哟,看看这门,看看这院墙,大气!”之前常替宋清平浆洗衣衫的王大娘赞叹。

    宋长生笑着解释,“往后我就回来了,准备也养些家禽。羡慕不来王婶那一大家子热闹,我们兄弟两人冷清了些,分不出精力,只能围了高墙免得它们散出去。”

    时下讲究多子多福,这样的说辞自然是让家里人口多的乡亲听得高兴。

    一般篱笆墙拦不住院里散养的鸡鸭,都是家里孩子或兄弟几个傍晚轮着赶回院子。宋长生半是解释半是恭维的糊弄过去,总不好直接说,其实是他不喜欢半公开的生活环境。

    大堂右边原来竹帘隔开的区域,直接用方砖砌墙,装上一扇门作宋清平的卧室;大堂北墙紧靠新墙的位置也洞开门,再在外面新建一个小屋连接作宋长生的卧室。

    两间房外西侧的地底,挖出个很大的深坑,用方砖、石板和草木灰泥做防水处理,做成一个现代农村那种“三进化粪池”。宋长生利用虹吸原理定制的“压水井”就派上了用场,不光可以打水,还可以当做“手动泵”用来清理化粪池。

    两间卧室共用的墙各隔出一个小间做净房,里面垒一个灶台,砌上一口又大又深、带两瓣木盖的铁锅,作为兄弟俩往后各自的“浴缸”,浴灶火口在屋外,谁用谁烧。

    净房浴灶旁挖坑,放置定制带前挡的“蹲便”,就是那种平面蹲着如厕的马桶。

    质量虽不如现代马桶专用陶瓷耐用,但是好歹形状较坐便器简单许多较容易烧制。只是安装时,放置的位置稍低于地表,打个木架至于其周围承重,放平整的石板做脚踏,以免长时间踩踏造成碎裂。

    虽然马桶底部那节弯曲的吸水口容易烧制失败,但在只求厚重不求美观轻便的条件下,到最后一窑倒也成功制出了两三个,能满足厕坑最基础的防水、通水和下水的功能。

    坑底合适位置挖出沟渠直通“化粪池”,像做“地龙”烟道一样操作,用瓦片对拱成中空通道再掩埋起来,中间能通过连接好的竹筒做“下水管”,直通化粪池。如果一旦腐朽,也方便更换竹筒。

    虽然竹筒做下水不是特别耐用,但好在取料方便省钱又方便操作,不用严防漏水的情况下一次用个几年不成问题。

    最后在放入便器,底部吸水口用草灰泥浆密封竹筒顶端连接。

    别小看草木灰泥,华夏五六十年代依然还有好多农村用草木灰泥做防雨、固定和密封之用。先用材质较好的草木烧出灰,过滤后沉淀后二次高温烧制,最后掺入一定比例的泥土、砂石混水搅拌,那便是硬度堪比水泥的建材。

    不过在诸夏,草木灰泥是泥瓦匠们吃饭的家伙,宋长生也就没再多此一举,写个什么配方出来嘚瑟惹人讨厌。

    因为宋长生要解决“浴缸”进水问题,所以干脆构图出虹吸原理,在净房外架了高台放个很大的木桶蓄水,不但解决了进水问题,还顺便以此原理设计出简易的抽水箱冲洗马桶。

    所以吸水口的最大作用,是在水压冲水后,干净的水因吸水口阻隔滞留在下水口,能够有效隔绝化粪池气体上下互通,安全卫生。

    至于水箱蓄水,和“浴缸”进水一样,也在屋外高架上放置一个更大的木桶连接两个小水箱,同样以冲水阀、溢流管控制进水。

    不过等水用完了,踩着梯子慢慢把木桶灌满确实很费劲,宋长生当时无奈之下干脆又弄了个滑轮的起吊机。压水井打出水后用小推车推过来,再用起吊机吊上去倾倒,省时又省力。

    他当天就兴冲冲的又加了一张图纸,第二天就去找了木匠定弄了一系列的物件,又花了500文。

    至于清理洗澡水就没更好的办法了,“只能一瓢一瓢的舀出来冲厕所。不过也算物尽其用,解小手后用也是节省。

    连同改造成客房的那间单独的小屋也造出这样一套,另外在正房和小屋之间的空处也弄出一间没有浴盆的净房,方便今天这样来赴宴的乡亲使用。

    要不然,总不能旁人上个厕所,还专门跑到兄弟俩居室里去。

    当然,这些结构原理参观的邻居们是看不到也不明白,只是对着这稀罕玩意啧啧称奇,问东问西的新鲜不已。

    宋长生也不藏私,能简单说明白的都说给众人听。

    反正他早早把图纸献给了铁匠铺子,而且那些小零件,都是陈四叔和众工匠一同帮他完成,没什么好遮掩。

    总之,这个“现代化”的净房,大概就是改造房子最费时费力费钱的部分了,不过宋长生也最为满意,人生除了吃喝,“拉撒”也是头等重要啊。

    与之相比,其他的改造就相对简单了很多。

    ——

    灶房和灶台都重新改造了出烟口和掏灰口,灶房门开在了大堂东墙,原来的门拆掉换个更结实平整的。冬天关闭能不出屋进出灶房,夏天敞开也能保证空气流通和采光,免于阴暗潮湿。

    院门和大门都借鉴了现代的双开门,改善了闭合不紧的问题;门闩也改成内嵌式小木栓门锁,只不过把门锁里的暗拴改成铁质的,再把外面的衡栓的凹槽都用金属片内嵌。

    倒不是这里制安多么差,宋长生这么细致纯属是出于现代人高度的“隐私”和“安全”意识。而且防患于未然嘛,这里的安全大多只能靠民风和自觉,要真有个万一,他大概是等不到“捕快叔叔”们的救援的。

    地面用木框做撑护住瓦片对拱出的烟道,能够在填充泥土夯实的时候避免压碎瓦片。地面平整后用错落有致的方砖铺平,每个砖缝再用草木灰泥细细的塞涂一遍。不但干燥不潮湿,也避免浮土和雨雪天带进来的水珠造成泥泞。

    墙面刮一遍后用稻草黄泥又糊一遍,改造的门框缝隙也都细细填充紧实,再抹上一层草木灰泥晾干,最后用白灰反复涂三回阴干,防虫防蛀。

    最后两间卧室和小屋西面的墙上,都垒出一个华夏北方才有的火炕,除了小屋只需火炕采暖,这两件我是与整个房子地底通用一个纵横交错的烟道。虽然烧“地龙”是另外的火口,但白天烧地,晚上烧炕,不但相对比较节省燃料,屋子也能早晚几乎都保持余温。

    炕尾筑一个高台留个小灶口,不但能充当床头依靠,在冬天烧炕的时候坐上一壶水,屋里取用饮用的热水也就都有了。只要每天注意封好火口,烟从高台边烟囱通出屋顶,安全也就不用太担心了。

    最后在炕外面搭上床架挂上床帏,完全看不出这是个砖石垒砌的炕,符合江南普遍使用架床的习惯,既实用又美观。

    总的来说,宋长生很满足。

    这是现有条件下,他能做出最好的改造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