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这天什么时候才能亮堂起来?
皇太极对于两人的退兵态度了然于胸。
在自己的汗帐,不能和手下文臣武将说话,这是明显的隔绝内外。
这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想有所为的一国之主,都是不能容忍的。
可皇太极善于权谋,富于心机,加上自己还是豪赌发起人,任何人都能乱,唯独自己不能乱。
因而对两人的行为也是保持着克制。
皇太极方才是抬出了众怒难犯,眼光扫了扫两人,继续具体自己的想法:“两位兄长,不如这样,等到济尔哈朗和岳托他们回来,我以大汗名义,召开大会,讨论大军进退,兄长们以为如何?”
皇太极这个方式是从老奴设立的八王议政衍生出来的。
对想集权皇太极来说,是极其厌恶这项规定的。
但此时却成为了皇太极继续豪赌的政治武器。
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开会听听大多数人的意见。
代善和莽古尔泰心知这是父汗留下来的传统。
自己也不好直接反对。
但两人毕竟都是身经百战之人,作为一军统帅,脑子也是要有的。
他们心中明白,等济尔哈朗,岳托他们回来,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想到此,两人内心一阵挫败感袭来。
代善只能同意:“如此,便按大汗安排,召开大会。”
……
而在另一边的乾清宫,崇祯也在承受着来自下属的质问。
“阁老,这么匆忙来乾清宫有什么要事吗?”崇祯知道对方会怎么想自己,明知故问嘛。
“到了此时,陛下还要如此明知故问,还要试探一番臣工否?”
崇祯哑然失笑,有自知是一回事,但被拆穿还是会略显尴尬:“李卿怎么如此想,难道朕在尔等心中就如此不堪?”
“非是不堪,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人君者对臣子行人心之争,算是正理。”
崇祯知道李标的来意,提前就把一众内监和侍卫屏退至殿外半里。
因而大殿上就君臣二人,李标也能放开了说。
如此二人就进行了一番快问快答。
“那卿此问从何而来?”
“道德经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此是何意?”
“明君用人,信则用,不信则弃,当无反复试探之理。”
“何为信?何为不信?”
“贤名君子便信,恶名小人则弃。”
“周延儒如何?温体仁如何?钱谦益又如何?”
“皆是恶名小人。”
“为何?”
“醉心党争,而心无国家。”
“孙承宗如何?卿又如何?”
“孙公,公忠体国,当是大明栋梁,臣自问无党,当问心无愧。”
“遍观历朝历代,只论庙堂出仕之臣,不论乡野失意之人,海瑞多?秦桧多?”
“秦桧多。”
“若秦桧说海瑞恶,海瑞说秦桧贤,朕如何分辨?”
“……”
“再者,官员多?百姓多?”
“百姓多。”
“遍观历朝历代,是官压民多,还是民欺官多?”
“官压民多。”
“天子高居朝堂,若有官员为一己之贤名恶名,欺上瞒下,置百姓生死不顾,朕又当如何?”
“臣……”
“偌大朝堂,能为百姓说话者又有几人?”
“……”
李标的再度沉默,表示这场的快问快答已经结束,崇祯胜出。
崇祯拿过骆养性呈上来的富商巨贾的名单,走下殿中,递给李标。
“倘若李卿一开始进来,便直接说厂卫之事,也省了这番辩驳,不过现在也好,朕也借此与卿分说朕意。”崇祯轻声说道,像是在问李标有没有吃晚饭一样。
崇祯朝殿门边走边说:“这份名单皆是这两日哄抬米价,散播建虏谣言之人,朕派厂卫,无非是快刀斩乱麻,稳定京城治安。”
李标随着崇祯的脚步,听到皇帝的答案,才发觉自己会错意,内心顿感愧疚不已。
“李卿无需愧疚,这也算是朕的那位皇兄造的因,才有卿这般猜测的果。”崇祯的语气如涓涓溪水,毫无波澜。
崇祯心想反正又不是自己的亲哥,谴责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若不是考虑到政治影响,直接说造孽也不怕。
就算把堡宗以来的皇帝都骂一遍都无妨。
景泰帝心软,也该骂上一骂!
宪宗嘛,替前身崇祯发下牢骚也未尝不可。
李标意会到皇帝对先帝的编排,心里认同,但口头还是需要纠正一番:“陛下,切勿如此!”
“李卿方才说贤臣小人之用,朕也有一番用人之论,卿愿可听否?”
“臣恭听教诲。”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
然卿见黄河何时清过?
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天地。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
元人张养浩有词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朕方才问李卿,朝堂能如本朝海瑞为百姓直言者,又有几何?
那朕只能做这为百姓言语之人。
长江黄河并用,皆在于为朕的子民。
君父君父,做父母总得为自家孩子着想。”
李卿将皇帝的话一字一字在脑海过一遍,内心问自己,眼前这个天子,真的只有十八岁吗?
经历过万历朝,说得更直接点,眼前这个人简直不是他万历朱翊钧的种。
李标对崇祯抄过来的长江黄河论,自然能琢磨出是朝堂制衡之道,拱手正色道:“陛下之言,令臣汗颜。”
“如今为民首要,乃是荡灭建虏,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
现在的崇祯要对建虏犁庭扫穴的决心,是毫无顾虑的,而且是不可动摇的。
这不是什么民族主义的问题,而是身处明末,打垮皇太极才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所在。
当然了,想到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还有第五世的南京,自然要带些民族主义情绪。
再加上经历了第一世到第四世的古代史,中原汉家王朝和游牧民族什么时候真正大团结过。
这得靠另一位天降猛男!
李标听到崇祯的决心,对皇帝要御驾亲征已然确信无疑。
但崇祯已然用为百姓发声对李标进行了道德绑架。
被绑架的李标也不好多言反对,再想起之前在军令司首先发出“臣愿随”的表态。
对御驾亲征,只能认了:“陛下若要御驾亲征,臣自会为陛下挡住朝堂!”
崇祯对李标的表态没有回应,仰头看着灰蒙的天空,只是淡淡说道:“李卿,这天什么时候才能亮堂起来?”
李标闻言一怔,却找不到合适言语应对,只能默默地和皇帝一起,抬头看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