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菰米
贺宣出门不算晚,到了荷塘村已经巳初了。
牛车停在一间青砖房门口,朱宇博推开院子,进去叫人。
屋里都是朱家的亲戚,对于朱宇博很是亲热,给贺宣和周毓风倒水,询问饿不饿,渴不渴。
朱宇博表示自己带同窗过来想去荷塘摘莲蓬。
朱家大伯让自己儿子陪着三位客人一起,朱家来的管事就在家中看着牛车。
贺宣和周毓风跟着朱宇博叫称呼朱大哥,这姓氏实在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不过荷塘村很多村民都姓朱,往上数几辈都是一个祖宗的。
朱大哥还算靠谱,没有带着三人下水,而是在田垄上,用竹竿把莲蓬拨过来,让三人摘。
边上伸手可及的莲蓬都被村里的小郎们祸害完了。
远处的不好摘,还好朱大哥有经验。
贺宣剥了一个莲蓬,嫩生生的,里面的莲子心都不苦,细细嚼来还有一股甜味。
沿着荷塘走了半圈,三人手里都抱了一束莲蓬,还有一朵荷花,实在很漂亮,贺宣没能忍住,辣手摧花了。
中午饭也是在朱大伯家用的,大伯很是热情的招待三人。
看得出来上的都是好菜,一些农家人干重活才吃的腊肉,还杀了鸡,炖了鸡汤。
贺宣很喜欢桌上的茭白,朱家人管这个菜叫菰米,炒出来的菰米嫩生,鲜甜。
朱大伯一直给三人夹菜,让大家多吃些。
家中的妇人都去厨房吃饭,并不在一个桌上,朱大哥只吃自己面前的菜色,上桌的都是家里有些年纪的男子,不懂事的孩童也被妇人带走了。
吃完午饭,在屋子里休息了一会儿,朱大伯问起了学业,询问夫子上学讲些什么内容,书读的怎么样。
都是些长辈会问的问题,三人有礼的回答后,就有些尴尬。
实在不熟悉,也不知道能聊什么。
“山上有几颗李子树结果了,我带你们去摘李子吧。”
朱大哥提出带三人去山上玩,正好解围了。
三人戴好斗笠,带上篮子,跟着朱大哥出发。
朱大伯笑呵呵的送几人出门,也出去做事。
上山的路不算难走,贺宣问朱大哥。
“山上有李子树,难道没有人摘吗?”
要是盘溪村有果树,村里的小郎早就嚯嚯掉了。
“有人摘的,不过李子树长得高,下面的被摘完了,上面的还有些留着,我会爬树,可以摘到上面的李子。”
朱大哥有些骄傲道,自己就是因为有这一手,家里的弟弟妹妹每年都能吃上李子。
到了地方,确实有好几颗李子树,下面一点的李子都被摘光了,反正贺宣是很难从树上摘李子吃了。
朱大哥把边上一根竹竿捡起来,交给朱宇博。
“我先上树,然后你把竹竿递给我,等打到了李子,你们几个在地上捡。”
李子树长在一个坡上,本来就高些,朱大哥三两步上了树,爬到树之间一个树杈上,确认好位置,能够支撑自己的重量。
树上的李子都是青色的,躲在树叶后面,很难看清哪些是李子,哪些是叶子。
朱大哥用竹竿把一根上方的李子树枝折下来,朱宇博赶紧上前去捡。
这一根枝条上有三四个李子,梢头那个还被鸟儿啄过,肯定很甜。
用这个方法,朱大哥扯下来好些细枝条,也有些李子直接掉下来,应该是成熟了,贺宣和周毓风就在下方捡,还要注意别被李子砸到。
摘来的李子有一小筐了,朱大哥才从树上下来。
“朱大哥,这些就够了,不用再摘了。”
三人摘李子就图个乐趣,并不全是为了吃。
这些李子光看表面根本看不出有没有成熟,有些看着光亮的,一口下去,酸的口水都掉出来。
贺宣挑着软些的尝了两个,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回荷塘村。
回到村里已经未时了,三人准备回去,贺宣回到县城还要回家,不能太晚走,朱家伯母挽留了好一会儿。
等几人把牛车套好,朱家大伯回来了,下面的裤腿卷起来,手上还拿着一捆绿色的东西。
“这就要回去了,还好来得及,刚去砍了捆菰米,我看贺小郎中午喜欢吃,就一起带上。”
朱大伯很是热情,还细心的注意到贺宣的喜好,特意砍了茭白回来。
“谢谢朱大伯,村里的菰米清甜,味道很好。”人家的好意,只能收下了。
朱家人让三人把摘来的莲蓬和李子都带回去吃。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难得你们喜欢,都带去吧,下次想吃再来,村里别的不多,莲蓬和菜还是有的。”
就这样,回去的路上满是收获,三人分了三份。
菰米特意给贺宣许多,朱宇博表示自家想吃,村里都有,并不是很喜欢,把他那份都给了贺宣。
贺宣回到家,跟平时散学的时辰差不多。
把驴车上的李子,菰米还有莲蓬拿下来,菰米交给于大嫂,晚上就吃这个了。
要是不剥开,好好放着,明日还能吃上一餐。
谢端回家的时候,贺宣正在阴凉处剥莲蓬,桌上都是贺宣吃过的莲子壳。
“你这是连吃带拿,还把人家的莲蓬捎回来了。”
谢端说着自己伸手拿了一个莲蓬开始剥。
“明明是人家热情,我走的时候非要塞给我的,不收都不行,这个脆甜的。”
谢端剥了两个尝尝味道,就没继续吃了,对莲子可有可无。
“我还去摘李子了,你自己挑,有几个很甜,李子树长得可高了,朱大哥会爬树,三两下就窜树上去了”贺宣给谢端说今日的经历。
谢端挑了一个看起来面相不错的,根据贺宣的经验,八成很酸。
果然,谢端咬了一口,整张脸都皱在一块,把李子肉吐了出来。
“这就是你说的很甜。”
“那是你不会挑,我挑的这个就很甜。”贺宣捏了两个,把软一些的给谢端。
谢端半信半疑尝了一小口,就怕又被酸到,还好这个不酸,软软的,有些甜味。
“挑李子不能光看表面,你要捏一下,找那些软的,要是有鸟儿咬过的痕迹,那个李子就非常甜。”
贺宣分享了下挑选李子的方法。
两人说了一会话,就准备开饭了。
晚上有炒菰米,清炒南瓜藤,红烧排骨和酸辣汤,都是贺宣喜欢的菜色,南瓜藤是最嫩的南瓜尖,还带着小南瓜,这种是一个藤上有好几个南瓜,这个小的就算留着也没有营养长不大了。
红烧排骨也是贺宣要求的,余叔小竹买肉喜欢买肥肉,或者五花肉。
可是贺宣爱吃瘦的,也就经常买些瘦肉炒菜。
排骨这种一半是骨头的,反而价钱便宜些,贺宣喜欢啃带骨肉。
“这菰米是朱大伯在我们回来前刚摘的,你尝尝,很新鲜。”贺宣推荐谢端试试看。
“这个我吃过,做法不同。”
谢端吃过菰米,饭店里用菰米炖肉,味道也不错。
菰米虽然盘溪村里不种,但是一般的靠水的村子都有野生的,所以谢端是吃过的。
吃完饭后,余婶在院子里跟小竹说家里的荤油用完了,让小竹明日在县城买肉的时候带些板油回来。
“余婶,明日熬完油,把油渣留着,我要吃饺子。”
贺宣喜欢吃白菘油渣馅的饺子,非常香。
“好,明日晚上就做。”
余婶应的爽快,饺子嘛,又不是很难。
第二日一早,小竹就去肉铺买板油了,这肥油比较紧俏,去的晚了就买不到。
贺宣散学时,还特意问了一声,确定小竹买好了肥油。
想到油汪汪的饺子,贺宣就有些饿了,好些时日没做了。
今日晚上多吃些,明日早上也可以做煎饺吃。
一到家里,余婶和于大嫂就去洗板油,先准备炼油,把油渣熬出来。
厨房里热火朝天,猪板油的香味实在霸道,红烧油炸两只团团围着厨房门口转。
每次余叔出来打水,都被两只缠住,好像在问。
“里面的菜好了没?你是不是装桶里了?能不能先给我来一口?”
余叔突破重围,到后院把水桶打满,又穿过重重障碍才能回到厨房,进进出出几次,俩宠就明白了,吃的还没好,趴在门口不肯走。
贺宣进去的时候,正好炸好了一些油渣。
于大嫂把油渣从锅里捞出来,看到贺宣进来了,就给装了一小碗,撒点盐巴。
“公子,你先尝尝。”
于大嫂以往在家里熬猪油,也被家中的孩子缠着要吃,很自然的给了贺宣一碗。
贺宣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确实香啊,接过小碗出去了。
炸的喷香酥脆的油渣,撒了盐,一口下去满嘴香,一点都不腻。
俩宠见到贺宣的碗,跟在后面,也想尝一口,看主人只顾着自己吃,用脑袋蹭蹭贺宣的腿。
“给我也来一块吧。”
贺宣忽视两只可怜巴巴的求食,狗子不能吃的太油腻。
再说了,这一碗自己吃都不够呢!那里还有你们的份。
一块一块的把碗里的油渣吃掉,俩狗伤心的低下头,预计到确实没有自己的份了。
谢端进来的时候,贺宣碗里只剩下两小块了。
“你吃什么呢?”
贺宣抓起大的放进自己嘴里,把碗递给谢端,意思是就剩一块了,你要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