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真真假假,鲜有人知
草堂。
扑鼻而来的陈朽中,淡淡木香。
烛火昏暗,李青云看不清周遭,只有那面绽着淡淡云雾的白镜,很是引眼。
它很平常,平常地让人心惊:
这面白镜没有光怪陆离的纹路,没有压人心头的气魄,全身好像只是由一块随处可见的白石雕炼而成:
但它浑然一体,巧夺天工。
淡淡白光如缭缭云雾,有些让人迷离。
“这是四神器之一吞天囊的一道碎片吗,好是不俗!”
李青云暗道,径直走入了白雾。
没有想到,一入云雾之后,就不见小小的草堂,而是一条长长的白玉石桥横在眼前:
桥的另一头,高高远远,看不真切。
眼前光景大变,天上人间,李青云一时间又恍如置身鸿蒙仙境。
“是要过桥吗?”
李青云手摇折扇,向前一步。
没走几步桥阶,就被一个坐在角落里的书童喊下:
这书童低低矮矮,李青云第一眼还没瞧见。
小书童的手里拿着两幅古画,他先是一躬身:
“先生,欢迎来到白镜书斋。”
而后起身:
“但今日入白镜书斋的人,要答一道题,答对才能过白玉桥,才能参加这白镜论道。”
李青云点点头,示意他知道规矩。
小书童口齿伶俐,动作轻快,只见两幅古画凭空展开,横立在李青云面前,他开门见山道:
“先生,请您猜一猜,哪幅是真,哪幅是假?”
“何为评判?”
“先生为评判。”
李青云觉得面前这位出题的小书童有些狡猾,明明答非所问,却是滴水不漏。
人小鬼大,看来从他口中套出一些话,很难。
李青云只好自己仔仔细细去看画,看了两幅画,心中已有定数。
两幅都是名画,而且是同一名画。
李青云九世为人,辗转世间,什么画没见过,什么人没听过。
但这两幅画的作者,李青云却不太愿意提及:
女画师周禧,大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大家,据说她一幅花鸟图,可传世三万代。
毫不夸张,她尤擅画花鸟草虫,用笔如春蚕吐丝,细腻深厚,气息绵长。
她只以画道入天人,独占画道鳌头。
可世间也有个传言,女画师周禧画山画水,画草画木,画鸟画花,她什么都画,就是不画人。
唯一一次想画人,却被人拒绝。
此后,她便封笔不再作画。
往事涌上心头,李青云眼中多出三分愧疚,但现下只专心看画:
两幅都是她笔下最有名的“花鸟图”,神色相仿,画意相近,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模一样。
让普通人来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分别,也看不出什么真假。
可李青云是活了九世的老妖精,除却剑道,他心中也韬略无数,事事俱通:
鉴画,对他来说,不难,鉴熟人的画,更是,简单。
鉴画先看纸张,再看颜料和墨迹,由浅入深,三看画本身的技法,四看印章和题跋,最后一看,看画的品相。
李青云慧眼如炬,看画细致入微。
不过一刻,就已经看出两幅画差异甚大:
先说用纸,以前的纸张质地一般比较厚,会在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色的光泽,这两幅画,一幅用纸较新,一幅用纸较老。
墨迹也相差悬殊,一幅用笔没有深浅,墨色还没彻底淡去。
至于技法,立意,品相,有真才实学的人一眼就能感悟到一幅明显出自大家之手,一幅则是粗陋的赝品。
但李青云却断定:
两幅都是假。
一般人可能就被这个小陷阱蒙混到,两幅一模一样的画摆在面前,自然而然地带入“一幅为真,一幅为假”的念头。
所以越看越笃定,越看越高兴。
却不知是一步错,步步错。
可李青云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对这幅画的作者,太熟悉了:
周禧画的花鸟,根本不会流传至今。
她入天人境后,她笔下的画都有了神韵,有了生气,什么花鸟草木,等等一切,早已摆脱画道本身的束缚,变作实物:
就像许魂的那柄魂剑一般。
所以,周禧一幅花鸟图,可传三万代,奈何留不住,花鸟尽成真。
封笔过后,世间再无可能,有周禧的画。
当李青云说出自己的答案后,小书童先是一愣,随后说道:
“我家斋主说过,只要认出第一幅画为假,第二幅画为真的人,便可通关。”
“但其实两幅画都是白敬斋主所作,先生一语道破,实乃天人。”
“我斋主又说,认出了两幅画都为假的能人,由我请他移步到他老人家的书房,去辨最后一幅画的真伪。”
“若能辨出,则被奉为白镜书斋座上宾!”
李青云点点头,跟着小书童过了白玉桥,他心中也想知道:
“白敬老爷子的葫芦里究竟还在卖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