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谢玄美名远扬?
谢玄,一个纨绔子弟~这算是客气的说法,不少人都在说,或者笑他是个蠢货,说他是治世能臣谢东阳唯一弱的地方。
平日里,谢玄到处招摇,行事“专横”,虽说没犯过大错,但小错却不断,说会写诗,其实写出的连顺口溜都算不上。
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跑到太后面前哭鼻子~~因为他爹都懒得为他擦屁股了。
这是整个京城人尽皆知的事情。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学无术之辈,忽然跑到绿柳庄去伸张正义。
谁要是听到这事情,都得要反问一句:“你信吗?”
听说早上谢玄和蒙傲的巡防营以及打更人回来的时候,连谢东阳都以为他闯了大祸,是被当成罪犯押回来的。
所以谢玄母亲,也即丞相夫人马上就派人去找了太后,希望太后能替谢玄求情。
谁能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子!
所以不少猜想,这其实是谢东阳的计谋,他让人查出了绿柳庄的事情,然后将这个功劳让给谢玄……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要替谢玄争点日后入仕的资本。
顾偃自然是怀疑这是谢东阳的手笔,然而谢东阳以及其他谢家之人并没有做过。
但谢家人的推测与顾偃以及其他人都是一样子的。
可是,帮谢玄的这个人是谁?
谢家人一时也没能推断出来,是恨顾家的政敌,是某个侠肝义胆的侠士?
亦或者是绿柳庄某个受害人的亲朋?
顾偃并没有过多去猜,毕竟谢玄虽蠢,背后却是谢家,还有太后,要对付他与对付谢东阳,其实一样。
但有一个人却容易对付得多:当时围剿绿柳庄的人中,有一个女打更人。
总的来说,谢玄“围剿”绿柳庄在京城确实是引起了一泼好评,了解绿柳庄的人都拍手称快。
但皇宫后宫却是另一种氛围。
早上出事,谢玄母亲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太后撑腰,而找太后向来有个比她合适的人选:谢家媳妇刘如意。
“惹上巡防营就罢了,还惹上了打更人?”
刘如意真是头都大了,然而她虽然看不上谢玄,但毕竟是夫家的小叔子,不忍心看着他不管,而且谢玄母亲已经找上门,亲自开口“求”她了,她若不管,本无丈夫撑腰的她以后在谢家就更难过了。
结果真是好大的一场乌龙啊!
铲奸锄恶“谢青天”,比起杨山岳在得意楼查获大批私盐案的动静都要大。
但是包括太后在内,两个女人又岂会不知谢玄的本事。
“说吧!”
太后将谢玄招到后宫之中,直接以审犯人的架势问道:“绿柳庄一事,是谁给你出的主意,或者直接说,是谁替你办的?”
“那当然是我了。”
谢玄随即抬头挺胸,可底气实在不足,就紧咬着牙关:“姑姑,我可是谢家的嫡子,我爹是当朝丞相……我……我姑姑还是当朝的太后,我为民除害,闯入老虎……家,把一些坏蛋,恶人全都抓了,这有什么奇怪的!”
面上说得大义凛然,但谢玄心里好生“委屈”:他这是好不容易才被百官称赞一次,得到了“谢家之幸”“谢家后继有人”的评语。
可结果倒好,都来不及去和国子监的同学庆祝,就被太后叫来了宫中,还被怀疑功劳。
想想在绿柳庄,那可是亲眼见到那般血腥的场面,差点都把他给看吐了。
而且蒙傲那些人可是说了“如果没有他,今天的案子真的办不了”,那时候蒙傲的面色是多么的真擎与恳切,又岂会是奉承话。
谢玄这欠揍的样子啊!
刘如意与太后无是满脸无奈:谢玄当时亲在绿柳庄是真的,与巡防营、打更人一起押解犯人回来也是真的,还被皇帝称赞了。
哪能“做了好事”还要骂人家一顿~~以谢玄的情感非得去找他外面的“狐朋狗友”哭诉不可,到时就会传出“我做了好事,还被骂”的话。
谢家门风说不定会被带坏。
刘如意索性避开这个,问道:“我已经听说了,和你一起去绿柳庄的人有一个使双截棍的蒙面高手,那人是谁?”
“一个江湖朋友,知道我要打坏人,特意来帮我的。”
这是应思寒替杨山岳传给他的,加上杨山岳特别嘱咐过不能让人知道他也在现场,所以谢玄是说得特别痛快。
“是不是誉王世子……”
“不是!”谢玄当即否认,心里叫道:明明都没说他,他也没传扬出去,怎么偏偏就想到他呢!
“真的不是!”
“不是!肯定不是。”
眼看谢玄说得这么信誓旦旦,刘如意才松了一口气:昨天晚上,杨山岳不在,侍卫元鼎也不在,所以她一直猜测是杨山岳,不过既然谢玄说不是他,比较可信,毕竟谢玄不会接受杨山岳的功劳赠予。
淮南谢家嫡子高傲着呢。
而皇帝在早朝散后,直接回到了御书房,将宫女太后全部喝退,只留下郑公公。
“威风?”
皇帝一眼就看到在书案上放着的诗稿,第一首诗就是谢玄的,不觉拿起来看了一下:我爹我爹谢东阳,百官就他最威风,三代丞相他最牛,皇上也夸他牛逼!
“这也叫诗吗?”皇帝将诗甩到了一边:“把这诗拿上来,是来恶心朕的吗?”
郑公公在一旁静静看着,也不言语。
片刻之后,皇帝脾气稍缓,说道:“绿柳庄的事情,不会是谢玄干的,你可看得出是谁干的?”
“这次遭殃的是宁远侯一家,得益的是谢玄,可细细想来,没能动了宁远侯的筋骨,于朝局几无影响,谢玄虽得益,却也不过是得了些好名声,于丞相并无大利,按说丞想不该干这事情,奴婢也实在是看不透其中的关节所在。”
“确实看不透啊!不过就是清除了一个贼窝,能于朝局有什么影响?”
郑公公轻声道:“会不会就只是谢玄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贼窝,或者某个具有侠义心肠的人,自知自身实力不济,所以借谢家之力呢?”
“如果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皇帝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