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捕鱼 2
有了红绳的指引,两人回去的路上很是顺利。
他们先把手中的一筐鱼抬回家,又借机将空间里的两张抛网拿出,随后开着家里的摩托车往颜正明家赶去。
他家住在村子中央,青砖高墙,绿树环荫,非常显眼。
两人进门时,颜正明正坐在屋檐下切竹笋,见他们一脸急色,连忙起身询问:“出什么事了?”
如今这个天气,只留沈云峰一人在湖边,实在是危险,云落没有耽搁,一口气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四姨丈,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我们和云峰哥去了明镜湖捕鱼,只下了一次网就捕了一百多头鱼,你看,这是我拍的照片。
现在,冰洞底下聚集了一大堆鱼,我们捕不完,就想着让乡亲们一起过去,也能多些食物,结束后,每家给我们三条鱼当学费就成,你觉得如何?”
颜正明被云落的话弄得一愣一愣的,先是为他们的胆大行事担心,后是被他们的满满收获所震惊,再是被他们的慷慨大方所感动。
多种情绪交织下,他不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这倒是件好事,只是,每家只给三条鱼,你们会不会太亏?要不再加点?”
云落摇摇头,一脸正色:“四姨丈,当年要不是有乡亲们帮忙,我哥也凑不齐上大学的学费,这个恩情,我们家一直铭记于心,这些鱼就当作是谢礼之一。”
听了这话,颜正明倍感欣慰:“行,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这就去广播室通知乡亲们。”
三年前,村民们自愿集资筹建了一栋崭新的二层办公楼。
颜正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劝说他们斥巨资买了两台太阳能发电机,安装在楼顶,没想到现在倒是派上了用场。
早上十二点四十,一道中气十足的喇叭声,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纷纷驻足认真倾听。
“喂,喂 ,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立即拿上家里的竹筐到村委集合,有一条凿冰捕鱼的路子要告诉大家,先到先得,过时不候。”
还没等喇叭说完,村民们立即行动起来,背上家里的竹筐就往村委跑去,生怕晚一步就错过了这种好事。
半小时后,村民们陆续抵达村委大门。
见人来得差不多,颜正明抬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云落、云峰、晚舟三个学会了凿冰捕鱼的方法,他们刚在明镜湖试验了一番,收获非常多。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将这个捕鱼法子教给大家,每家付三条鱼作为学费即可。
时间紧迫,大家先带上自家的竹筐,跟着云落和晚舟行动,有什么问题路上问。”
虽然一头雾水,但村民们还是跟着照做,可见颜正明在村子里的威严与地位。
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牙牙山山脚的明镜湖走去,路上还顺手捡了不少枯枝残木,打算一会带回去烧火。
他们到达时,沈云峰正带着黑豆铲除冰洞附近的积雪。
既是为了清理出一条小路,方便大家行走,也是为了热热身子,驱散体内的寒气。
来的路上,云落已经为村民们解答完疑问,并做出了明确的安排,抵达目的地后,大家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各自行动起来。
现在,云落手上一共有三张抛网,还需要再挖两个冰洞,同时捕鱼,效率更高。
有黑豆这只“神犬”在,一行人很快找到另外两个窝点,不等云落吩咐,大家自发用工具开始凿冰挖洞。
在这个粮食短缺的时候,抛网作为捕鱼的工具,显得十分珍贵。
云落和傅晚舟先给乡亲们进行简单的培训,又上手演示了几遍,确保他们都学会掌握后,才把抛网的工作交给他们。
忙活时,不知谁起的头,村民们接连唱起山歌来:“唉!唱山歌唉~,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
天气再冷,也阻挡不了村民们捕鱼的热情,伴随着一阵阵动听的歌声,一网网湖鱼被捕了上来,堆积的像小山似的,甚为喜人。
眼见天渐渐黑了下来,颜正明赶紧让村民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收拾东西回去。
看着竹筐里满满当当的收获,大家都心头火热,纷纷开口想要再捕一会。
还是云落出来说,鱼在这不会跑,啥时候来捕都行,若是在这里冻坏了身子就得不偿失了,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回去的路上,村民们有说有笑,商量这些湖鱼的保存做法。
有的说做成熏鱼,有的说做成风鱼,有的说做成腊鱼,还有的说三种都尝试一下,看看哪个好吃,引得众人大笑不已。
就这样,说说笑笑间,一行人顺利抵达了村北的沈家。
按照事先约定,他们从自家竹筐里拿出三条鱼,交给云落几人,作为捕鱼的学费。
村民们都是实在人,不想让他们吃亏,挑的都是十几斤重的大鲈鱼,还搭上几条鳜鱼和秋刀鱼。
直言是给沈爷爷和沈奶奶的孝敬,让他们补补身体,沈抚松夫妇根本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更有甚者,趁他们不注意,一连往地上的空竹筐塞了好几条大鱼,然后如泥鳅一般逃了出去,云落几人看得哭笑不得。
待众人离去后,沈家前院堆了足足二十多个竹筐,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湖鱼。
浓郁的鱼腥味在空气中蔓延,黑豆和白豆候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不停吞咽口水。
云落摸了摸它们毛茸茸的脑袋,又喂了好大一把小鱼干和几根火腿肠。
小狗们吃完后兴奋地在她脚边打转,不时呜呜几声,表达自己的喜欢。
沈云峰也在此时,提出告别。
沈抚松夫妇直接分了一半鱼给他,用的是村民们的话语,怕他受累,还让傅晚舟用家里的三轮车帮他把鱼运回去。
两家离得近,也就几十米的距离,路上的积雪早上被清扫过一遍,现在又积了不少,不过开车的话,还是可以的。
晚上,傅晚舟找了沈抚松帮忙,打算将家里的摩托改造成雪地摩托。
正巧车库里有两台闲置的大型收割机,是之前抢收时买的。
借着手电筒的光亮,两人把里面的履带小心翼翼地拆下来,用推车运到后院。
当初囤货时,云落颇有先见之明地买了十几辆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三轮车,以及相应的配件和工具,想着家里的小车要是用不了,还可以用这些车子代替。
随后,两人挑了几辆摩托车和三轮车,将里面的零件拆卸下来,有序摆放在一旁。
对于雪地摩托车的改造,傅晚舟早就在脑子里构思好了设计图,直接在纸上画了出来。
在他的详细叙述下,沈抚松很快心领神会。
两人先用各种零件和器械做好两个车身,再把履带分成八等分,做成三角形的履带轮胎,装在车子前后方。
为了减震,他们还做了厚垫子,安在车子后座。
陈满枝和云落进了空间,用温水给竹筐里的湖鱼解冻,开膛破肚,去鳞去腮,清理内脏。
用开水烫洗干净后沥干,切成厚段,用白酒和腌料涂抹均匀,放在无水无油的水缸里,用保鲜膜盖上,密封腌制。
清理出来的鳞鳃和内脏,两人也没有浪费,洗干净后,拌了些蔬菜,喂给了家里的家禽。
想起今天搬竹筐时的辛苦,云落提议做几辆雪橇车,方便以后运货。
只是因为停电,家里没有网络,几人无法查询相关的资料,只能凭着浅淡的印象自行研究。
不过,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人苦心研究下,倒还真设计出一款独特的雪橇车。
车身很大,可容纳两人坐下,前轮是滑雪板,后轮是轮胎,后座还有一个小车厢,可以装些货物。
为了方便续航和能源补充,傅晚舟给雪地摩托车和雪橇车都做了个小型太阳能发电机。
不知不觉,夜深了。
云落几人没再忙活,各自回房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