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楔子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辽东都指挥使司骠骑将军刘清三次受命领军在松花江上游小丰满阿什哈达一带造船运粮,并呈命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宣德九年(1432年)在阿什哈达摩崖留下两处刻石阙文以记载此事。这也是吉林省境内已发现的唯一明代石刻。
从那时开始,到清顺治十三年,朝廷派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在松花江边的临江门和东大滩再次建厂造船,组建水师船队,巡行江上,此地城镇已初具雏形,才有了“船厂”之称和后来“吉林乌拉”(满语:沿江的城池)的叫法。到了清末时期,城区面积随人口的增多扩大了几倍,城里城外早就连成了一片。但当地人却习惯于称呼城墙围着的区域为老城,其他区域各叫地名。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太极土。这是吉林乌拉刚刚有了城池的雏形以后,当时的堪舆之人对此地风水的描述。从空中俯瞰,东面是留存有古渤海国和高句丽王国遗迹的龙潭山,素有“一座龙潭山,半部东北史”之说;西边是曾经建有望祭台的小白山,也叫白虎山。清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东巡并在此遥祭长白山神;南面是巍峨的朱雀山,半山腰有一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的猪形石,向山顶奔跑状,惟妙惟肖;北面是有着深厚底蕴的九龙山,也叫玄武山。康熙东巡到此,听闻九龙山风水极佳,此地日后一定会再出帝王。为防万一永绝后患,遂命吉林将军巴海破坏九龙山风水格局,挑开山梁、挖断龙脉。此山也因为要避讳康熙皇帝的爱新觉罗·玄烨名字而改名北山。同时,康熙在坐船视察船厂和屯驻于此的水师营之后写了一首“松花江放船歌”,里面有一句“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吉林乌拉在别称“船厂”之后又多了一个称呼——“北国江城”。四座方位山和其他的山脉围绕着城区,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呈反s形穿城而过,整个城区也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大自然的巧手布局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到了乾隆朝时,由于九龙山的风水已被破坏,就连龙潭山上视为龙脊的古渤海城墙遗迹都被挖断,当地流传的“铜帮铁底松花江”便又出了后半句——“困龙憋蟹王八湾”。这很难说得清是否受了康熙命人破坏了当地风水格局之后的影响!不过,能同时具有天然形成的、符合文王八卦的四座方位山,中间的平原又能被蜿蜒的江水分割成两部分、类似于太极图形的地形地貌,放眼全国,吉林乌拉还是独一份!
即便如此,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满族八旗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挥师南下问鼎中原开始,除康熙和乾隆分别东巡到访此地之外,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吉林乌拉在全国、甚至在东北也没有太大的名气。直到大清帝国行将就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意外地让这座松花江边的城池扬名东北并传到关里。
清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五月八日,农历四月初十傍晚,老城西南角临江门附近一家店铺煮饭时不慎跑火。由于老城建于莽莽林海之中,松花江两岸大都是原始森林,周围丰富、易获的森林资源成为城中的主要建材。因地制宜,老城中的房屋大多都是木结构建筑,早期的城墙基本也为木制,甚至城中的很多街道都是木板铺就。因此原因,火头开始急速蔓延,借着风势从此处向东面及东北方向席卷,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如狂魔般奔腾不止,转瞬间成燎原之势,一时间无数房屋店铺笼罩在肆虐的大火和冲天的烟雾之中。当为数不多的消防人员和民众去紧挨城南的松花江边取水时,用原木和板材做成的码头、江堤和护岸早被引燃,大火映照得江面通红一片,让满怀一丝希望的人们变成了欲哭无泪的绝望。即使他们知道,哪怕是可以顺利取水,满城的火势又岂是盆端桶装的水可以救得了的?可那毕竟是心底的一丝希望啊!如今,这一丝希望也被大火隔断,所有人目眦欲裂却又束手无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火势渐大之时,老城巡抚陈少常竟然把后调过来救火的军警全部调回来保护巡抚衙门及自家院落,最后见大火无法控制,干脆擅离职守、出城避火,致使城中群龙无首乱做一团,各方秩序完全失控。大火施虐之下哀号遍地,老城上空烟焰蒸腾,黑云翻滚,如在远处登高遥望,如似天塌地陷之灾!两天一夜之后,老城三分之二面积已面目全非。待大火渐渐熄灭,满眼所见的城中焦黑一片,尽是断壁残垣,三分之二的老城已然化作一片灰烬瓦砾的废墟,仿若人间地狱。事后粗略统计,老城三千多户受灾,数万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度支司暑、财政局、电报局、监狱、官钱银号、医院、图书馆等机关皆被焚毁,各类房屋被烧五万多间,全城一千余商户被焚七百余户,老城最繁华的区域大半被这场无情烈焰荡尽。这座明朝永乐年间就有朝廷在此屯兵造船历史,到清顺治时期朝廷再次派人在此建厂造船时已初具雏形的老城,尽管濒临宽阔的松花江,老城却从来不畏惧水患,几百年来,城中百姓最为忌惮的乃是火灾。自建城之日起,每隔若干年,老城常会发生规模不等的火灾,其中1742年、1759年、1763年、1791年、1880年这几次,皆从小火演变成烧毁数百间房屋的恶性火灾,而这次烧毁老城三分之二的大火无疑是历次火灾中规模最大、破坏最为严重的。因老城在明、清两代朝廷都在此驻兵造船,因此,老城一度别号为“船厂”,这种大规模的火灾便得了一个看似响亮,实则让人心痛又心惊的名号——“火烧船厂”!并和“狗咬奉天”共同写在了史书上。可见,那种令人绝望的痛不论是当时、还是过了多少年,让每每回忆于此的人在心中仍然会禁不住地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