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第章 新官初献策。
到了九月中。
墨然天、凤小飞、顾星辰仨作为技术官僚,在徐听雨的引导下,各自独立制定了迁任布政造办规划。
三人一一上书给工部,单尚书拿到这三份布政造办规划,连声道好,呈请韩国公,李善长看后两人一合计,上折子呈圣上御批。
这日,洪武帝请他们两位大臣到谨身殿,见胡相国也在坐,让韩国公小小意外了一下,心里别有滋味,但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君臣之间见过礼,坐了下来,单尚书首先道:
“启禀圣上,三位员外郎都在请命履新,他们规划的这几个方案,显见是经过反复思考的,因原料运输问题,臣以为在资源拥有地设立相应的造办局,这是非常实际的明智之举。”
“尤其在秋冬枯水期,想把原料运送到某一点再行造办,几乎不现实。”
见圣上没表态,胡惟庸道:
“三位员外郎呈报的图纸和方案,事前韩国公和我等,在工部已经召集具体技术臣工,共同商讨过。”
“首先,墨员外郎这份,选江西行省广信府、广东行省肇庆府,福建行省将乐县、安徽行省徽州泾县,设四个造办局,是切实可行的。”
“近二十年来,因为天下混乱,前朝残暴腐败,对这些朝廷急需之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亟待恢复,而我们的大部精力,又放在北境用兵上,一时无暇他顾。”
“墨员外郎这个规划不啻雪中送炭,由他总理,省去我们不少麻烦,何况他甘愿外放,巡查四局,也算是不辞劳苦。”
“而且,这可是个生财的口子,换一个人我等还不一定放心,交给他办,肯定是毫厘不差,能进入到皇家府库。”
圣上听完,这才微微颔首,他倒想到了另一个角度,朝廷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掐得厉害,这几个小子,不想留在工部趟这趟浑水,自愿外放干实事,好么!
这回圣上出奇的没问韩国公,韩国公也老神在在,一旁听着没插话。
君臣之间此刻显得有些微妙,胡惟庸偷偷瞄了一眼韩国公。
韩国公接收到了他的眼神,装没看见。
但洪武帝就是没有想问他的意思,直接晓谕道:
“口谕,着墨员外郎重建纸业造办体系,增其旧制,加设四局总理之,直接受命工部尚书,去掉侍郎、郎中等中间监管环节,有奏报直呈朕御览。”
单尚书急忙跪地领旨。
紧接着,他又向圣上启禀道:
“再就是凤员外郎,矿脉探寻和开采,水泥造办等事项,他提出了两处置署的官报,一处在西北地域,一处在西南地域。”
圣上沉思有倾,方道:
“西南置署南宁府,但不隶属云南承宣布政使司。西北置署西安府,但不隶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直接受命工部尚书,也去掉侍郎、郎中监管环节,有奏报直呈朕御览。”
“矿产乃我大明命脉产业,没有之一,单尚书须高度重视。”
“微臣领旨!”
这次,圣上连胡惟庸都不问了,一反常态把左右相国晾了起来。
“启禀圣上,徐福苏松道都布政使请旨,允许他作为技术督办,挂衔工部。”
“准,此事是他率先提请,怎么能少得了他!加工部侍郎职衔,总理造纸和探寻矿脉与开采,水泥造办诸事。”
“最后是顾员外郎,请旨在十三行省和三都,分设朝廷藕煤造办工坊,广泛推行藕煤加工业,并提出,藕煤炉和藕煤机只允许官办。”
“准,这件事朕早已知晓,这项造办且不说利路长,能为朝廷输送长远税赋。更是利国利民!”
“启奏圣上,目前煤矿开采,单井只能浅表开采,还需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辅助排气,即便如此也深不过三丈。”
“双井开采才可深挖,一井进气,一井出气,但掘深亦有限,至深十丈余是其极限。”
“顾员外郎在这本计划书里,提出了露天开采的方式,臣以为此论非常简便经济。”
“其将煤层上方的土称为表土,在尚未开发的表土带中埋设火药,炸松表土,接着移除表土至远处堆放备用,随后回填入已开采的矿坑中。”
单尚书继续道:
“表土移除后,煤层暴露出来,这时将煤块钻碎或火药炸碎,使用驴马车辇将煤炭运往就近的煤厂做进一步处理。”
“露天开采的方式可比地下开采的方式获得较大比率的煤矿,因为较多的矿区被利用。露天开采煤矿可以覆盖方圆数十里的面积。”
洪武帝听完大笑道:
“顾员外郎想不出这样的好点子,这铁定是徐福那小子的鬼主意,非常好。”
随即,圣上口谕:
“单尚书,着杭州火药局准备火药待用,一旦他们发现煤矿,即刻征用。”
“胡相国,着户部届时于就近行省,迁徙男女青壮采煤,造册为煤丁。”
两人连忙跪伏领旨,圣上接着道:
“单爱卿,你不是说他们提出了两个法子吗,还有一个说说看!”
单尚书赶紧回禀道:
“另外一个法子,是指深埋地下的煤,提出了四井之法进行开采。”
“就近取材,伐山木,裁长丈二,修井下口字形宽大通道,固井以进,攻坚致远,功不可量,如蚓饮黄泉,可保碳工深入二三百丈,镢拾取碳三个时辰,而无憋气之虞。”
“另外提出以风车为主、去掉风柜、风扇、牛皮囊等落后送风工具,于井内递进鼓风。抽引毒气,人从其下施镢拾取者。”
“这种利用井下毒气比重较空气小,靠气压差来排放毒气的方法,其设想和专业描述在我大明是全新的创举,臣虽不懂‘比重、空气、气压差’这种专业术语,但显见是可以极大加快开采速度又确保作业者安全的。”
“好!下一道朕的旨意,任何行省布政使司,一旦发现矿藏,必须尽全力配合,不得贻误怠工。”
洪武帝越听越开心,这种为朝廷拓展经济命脉的举措,非常对他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