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曝光觉醒年代,震惊诸天帝王! > 第64章 在极苦的地狱中,鬼魂反而无法呼喊!

第64章 在极苦的地狱中,鬼魂反而无法呼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一刻,在视频画面中。

    宣统二年八月,正值盛夏,闷热的感觉,让鲁讯很不适应。

    他回到老家赋闲,最开心的人就是母亲,其次就是妻子朱安。

    朱安等待着这一刻,已经等了11年。

    结婚四年的时间,她每天都期盼着与丈夫相聚,不由地嘴角上扬,口中哼唱着小曲。

    然而,同住一个屋檐下,鲁讯晚上也是独自睡一屋。

    他即使刻意回避,俩人还是会经常碰面,更要在外人面前,维持着夫妻的名分,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精神酷刑。

    两家的长辈,多次劝说鲁讯,希望夫妻俩能过得和和美美,增加交流和接触,使关系变得更亲密一些。

    鲁讯的母亲悄悄地对他说:

    “你们既不吵嘴,又不打架,就是因为平时说话太少,这样是不容易有感情的,两人各过各的,也不像是夫妻啊。”

    鲁讯沉默不语,不知如何作答。

    母亲继续问道:“你觉得她哪里不好?”

    鲁讯摇摇头,沉吟片刻,苦笑道:“没什么不好,就是我与她谈不来!”

    母亲很不理解,追问道:“怎么谈不来?”

    鲁讯叹了口气,说:“与她谈话很没有乐趣,有时候还要自作聪明。有一次我告诉她,岛国有一种东西很好吃,她说是的,是的,我也吃过的。”

    母亲认真地听着,没有听出什么问题,但鲁讯解释道:

    “可是,这种东西不但绍兴没有,就是全国也没有。她又怎能吃过呢?这样的话题,我们就没办法再谈下去了。”

    “我也试着与她交流,但她一开口,就让我觉得话不投机,谈话毫无共鸣,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还不如不谈,免得两人觉得尴尬,都感到不舒服。”

    母亲听后,眉头微皱,温和地劝慰道:

    “谈话不一定要找对手,也不一定要有趣味。有时候,谈话只是一种沟通方式,你可以多跟她说说你的想法。或许,你可以试着倾听她的声音,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鲁讯闭口不语,不想再与母亲讨论下去。在这个家里,他再也没有分享的欲望,也不想与任何人谈论有关朱安的问题。

    而在丈夫面前,朱安自知没有读过书,自卑感越来越深。

    她接受了传统的三从四德教育,除了对丈夫唯唯诺诺、附和他的意见,她是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婚后的日子里,鲁讯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道德上的极端洁癖,让他不愿意与妻子有肢体接触,但他感到自己内心的空虚与痛苦。

    他经常给许守尚写信抱怨,多次说道:

    “我觉得自己和家乡的人和事格格不入,真希望你能在外面帮我找个工作,让我早日离开这里。”

    好在他没有长期内耗下去,在绍兴老家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一所府中学堂,鲁讯当上了监学,相当于学校的教导主任。

    然而,他的收入非常微薄,而且在这个地方,无法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只能是暂时滞留此地。

    不过,鲁讯对待这份工作,并没有半分懈怠,仍然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对学生十分负责。

    有一次,他亲自带领学生们,去金陵参观博览会,将原本的秋季远足,改为这次活动。

    他让学生们,见识到了电灯、煤气灯,汽车、火车和大轮船等,一些新奇的东西。

    然而,鲁讯的处境却变得更糟糕。

    由于全国都处于危机之中,清政府非常敏感,绍兴出现了很多激进人士,官府就到处搜捕。

    可是,鲁讯在岛国留学期间,就已经剪去了辫子,而没有辫子的人,正是官府特别关注的对象。

    前一阵子,他在航州还能装成岛国的教员,但是在自己的家乡,很多人认识他,不管怎样的装束,都被认定是“里通外国”之人。

    关键是,在这所学校里,突然爆发了剪辫子的风潮。

    很多学生想要剪辫子,鲁讯为了保护学生,连忙阻止道:“不要冲动!更不要做出无谓的牺牲!”

    学生们派出一名代表,问鲁讯:“到底是留着辫子好呢?还是剪掉好呢?”

    鲁讯恳切地回答:“剪掉辫子好,但我劝你们先不要剪!”

    然而,学生们根本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一时间,学生们吵得沸沸扬扬,纷纷认定:“鲁讯说一套做一套,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学生们的不屑,再次让鲁讯感到失望和寒心。

    一方面,被清朝的官员,认为是“里通外国”的人;另一方面,又被自己的学生,认为是言行不一的人。

    这让鲁讯无法再在绍兴待下去。在痛苦的煎熬中,又接到弟弟催他寄钱的信件,他别无选择,只能卖掉家里的水田。

    然而,尽管如此,弟弟并没有理解他的苦衷,反而抱怨不已:

    “我不仅要维持夫妻生活的开销,还要负担妻子娘家的费用,开销非常大,如果你再不帮我,我就举步维艰了!”

    鲁讯无可奈何,只能写信催促弟弟:“尽早结束海外的学习,回国谋求一份工作吧。”

    但是,弟弟仍然不肯回来,鲁讯只好亲自前往岛国催促。经过一番的协商,弟弟终于带着岛国的妻子回国。

    鲁讯这次在岛国,只逗留半个月的时间。

    由于没有多余的钱,他既没有拜访朋友,也没有观光游览,只是每天逛丸善书店,回忆起那段,经常把钱都拿去买书的日子。

    这一次来到岛国,书店里的书籍,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旧书,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全部都是新书。

    鲁讯如饥似渴,恨不得把书店里的书,全部看一遍,更希望把它们都带回国。

    然而,他连一本都没有买,心里的惆怅无人能懂。

    回国后,他就辞去了绍兴的工作。

    可是,他不能让自己闲下来,向一间大书店申请当编辑,结果被婉绝了;他又尝试去书局出版翻译的作品,也同样没有成功。

    在这段时间里,他被生活逐渐磨去锐气。

    生活上的艰辛尚可忍受,但最令他难以接受的是,他离救国救民的道路,越来越远。

    他甚至感觉,自己不再是热血的爱国青年,而是成为意志消沉之人。

    明明有着远大的志向,却被生活的重担所压垮;明明有着崇高的理想,却遭到各方的排挤。

    回国才两年,拼命三郎的架势,就已经消失不见。

    作为一个文人,纵然再有才华、再有抱负,如果没有饭碗,就立刻会感到迷茫。

    鲁讯在日记中写道:

    古人说“穷愁著书”,这话你们也信?穷到透顶的时候,愁到要死的时候,哪里还有这许多闲情逸致来写书?

    正当苦痛的时刻,是说不出痛苦的。

    就像佛陀所说:在极苦的地狱中,鬼魂反而无法呼喊!

    好在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武昌起义就爆发了。

    一夜之间,华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