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048章状元
事情终于尘埃落定,郝强却并没有轻松的感觉,他无数次庆幸当初听了林梧的劝告,也无数次唾骂那个当时在君子兰市场迷失的自己。
还好,还好这最后一锤头没有敲在自己头上,否则,现在哭喊的就是自己了。他想。
这条街区都是带小院儿的屋子,如同郝强这般专门租来用作养君子兰的不在少数。从君子兰行情下跌开始,这条街区上的氛围就诡异得可怕,直至这天市场全面崩溃,之前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再也无法承受,砸花盆的,打架的,骂街的比比皆是。
郝强养的君子兰不在少数,前段时间又多次出清,明眼人都看在眼里,他都感觉每次出门都要招来不少白眼。这天,郝强把房门钥匙放在屋中间的饭桌上,又在门把手上夹了一封辞别信,带着顾惠悄悄回了汉城。
第二天又找到林梧,想问这如此多钱,现在可以做点什么营生。
林梧对此早有规划,她说:“还记得我说过建厂的事情吗,我觉得现在就是时候。”
郝强当然记得,可是,“国家好像没说过可以私人建厂吧?”他走南闯北这么长时间,自然也见到了不少私开的厂房,比如他之前买的电线就是出自这样的厂子,但是经历了前段时间的激荡,郝强还是怕了,他不敢再趟这个浑水。
“怎么,怕了?”林梧一眼就看出了郝强的顾虑,她不相信郝强看不出其中的弯弯绕绕。
“这次的形势跟之前不同了,你没听说之前被抓起来的好些人已经无罪释放了吗?这就是国家给的信号,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林梧点着桌子,接着说,“没有哪个先行者是有现成的例子可循的,领导人不是说了,要摸着石头过河。”
“而且,我已经打听清楚了。你现在可以找个村子挂靠,这样厂子就算是走了明路,等以后政策出台,再分离出来也不是难事,好些私营业主都是这么干的。”
“挂靠?”这事郝强还真不清楚。
“没错,跟村子里签一份协议,把资金流账目走清楚,这事就没什么问题。很多村子里也希望有挂靠的厂子,毕竟也能提供不少的就业岗位啊,这也是致富之路的一种不是吗?”
郝强来了兴致,“那我还真可以去打听打听。嫂子,那我们就按你之前说的,办个收音机厂?”
林梧摇头,“是你,不是我们。收音机厂是你自己的,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就不掺和了。”
林梧所言非虚,她自从上次宋琰说有不少科研人员到厂子里做技术指导就开始思考,国家目前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员待遇也不高,她在其中能不能做些什么?当然了,她也不是圣人,只出不进的事情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做。怎样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走出一条自己的市场研发创新之路,是她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在这之前,林梧需要先去拜访一位宋琰提过的前辈。据说这位前辈当时家里出了点状况,实在需要赚些外快,就私自接了不少技术指导的活儿,结果不小心糟了人的嫉恨,一下子给捅了上去,被上面抓了个现行,立刻被安上了“技术投机倒把”的罪名,被抓进去关了几个月不说,工作也丢了。
但据宋琰所述,这位师兄技术十分了得,人品也很不错,只是人稍稍木讷了些,容易得罪人。
林梧想请的就是这样一位人,她想让此人来当她未来的技术总监。如果可以,最好在这个暑假把研发中心的架子搭起来。
她去百货市场,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礼物。大门还没进,就被林哲给找了来。
“大姐,”林哲喊,“赶紧回去,市教育局的人来啦!还有好多记者。”
林梧挑了挑眉,掐指一算,高考的分数也是该出来了,她问,“说是什么事情了没?”
“说,说了,”林哲有些结巴,“姐,你考了省状元啦!第一名!”说到后面声音明显拔高,颇有些得意。
“啥,考了省状元?哎呦,这可了不得。”路过的大妈听了一耳朵,赶紧凑上来想沾沾喜气儿。
“真的假的,省状元那么好考?别是消遣我们的吧。”这是说酸话的。
林梧可管不了这么多,她拽起要跟周围人理论的林哲就往家走,这些不相干的人,管它做什么!
然而,此时的林梧还不知道,省状元是真。但这记者里却有一位来者不善的存在。
说来话长,原来,之前林梧和宋琰一同到光彩印刷厂解决印刷速率问题,当时碰到了厂长何其林,他当时一下子就看上了宋琰,一时口快想给保媒拉纤,对象嘛,自然是他的女儿何怀清。
事情当然是没成,但何怀清却惦记上了宋琰。也一直在关注《宝典》系列图书的销售情况,看到图书销售量好,她一时为宋琰高兴,一时又恨得咬牙切齿,因为她明白,这套图书的真正编撰者正是林梧,而据她父亲说,林梧也很有可能是小宋同志嘴里的未婚对象。
本来这事儿也就到此为止了,但《宝典》的销量实在太火爆,她不甘心也去看了一次。也就是在那一次,她嘴里愤愤不平,“不就是一个高三生,看嘚瑟成什么样,还敢出书,要是学校知道还不扒了她的皮。”
当时专程去现场采访《宝典》销售情况的记者蒋东槐听见了,心思一动就邀请她做一个专访:谈谈对《宝典》作者的印象。
蒋东槐还是个实习记者,急切地想做出成绩,他以为抓住了一个大新闻,然而当时的报社编辑看到他拿出来的稿件,只是皱了皱眉,就把稿件按了下去,他不敢有二话,也不敢问编辑具体的原因,但这事儿确实在心里留了个疙瘩,而林梧这个大名也被他牢牢记住了。
这次,省高考状元出炉,各地记者都动起了心思。但他们毕竟不是汉城本地的报社,资历老的记者根本不想干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这事儿就落在了蒋东槐头上。
原本蒋东槐也十分不乐意,但他一看状元的大名——林梧,他眼睛就是一亮,这难道就是他知道的那个林梧?赶紧核实了两者的学校名称和简要情况,他确信,自己这是捡到宝了!这一次,他一定可以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报道!
林梧刚进屋,就感觉到有一道目光过分锐利了,抬眼看去,是一个瘦高个子的记者,手里正举着一台照相机,胸前挂着记者的铭牌。
她略点了点头,先笑着跟自己的班主任打招呼,“何老师,辛苦您了。”
“哪里哪里。”何老师笑得见牙不见眼,什么是职业的高光时刻,就是现在啊!他一把拉过林梧,语气里掩不住的兴奋,“来来来,林梧啊,这是我们李光明校长,这是市教育局招办的吴主任,后面这几位都是我们省的几位记者同志。下面就请李校长来公布这个好消息。”
何老师心里有数得很,风头出一点就够了,多了招人眼,说起来也就是因为他是林梧的班主任才能在这样的场合出现,不然哪里有他的位置。
“李校长您好!吴主任!”林梧主动一一跟两位领导握手。
李校长显然也十分激动,他们学校出过状元不假,但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这可是他刚接任校长的第一个年头,就出了这样光荣的大事,叫他怎么不激动。
“好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林梧同学,你这次高考发挥得非常好,”他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开,小心核对了一遍,才一字一句地念,“林梧同学,在1983年的高考中语文108分、数学120分、英语10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政治95分、生物70分,总计693分,位列全省第一!”
“好!”周围响起一阵鼓掌声,照相机的快门也啪啪响个不停。
例行的几个恭贺和领导讲话过后,是记者提问环节。有问学习方法的,有问家庭环境的影响的,有问师生相处的,总之,套路还是那个套路,但一片和谐就是市教育局要的结果。
吴主任满意地点点头,状元花落汉城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剩下的对他来讲不过是过场。他抬手看了看手表,正要表示还有会议要召开,打算先行撤退,就听到一个稍有些刺耳的记者问话。
“林梧同学,你出版了《高考宝典》,把知识拿来贩卖,而不是免费分享,难道不脸红吗?”
热闹的环境忽然就落针可闻,几位领导也面面相觑,什么《高考宝典》,这个记者是哪里蹦出来的,他想做什么?
林梧抬眼看去,正是一开始目光异常锐利的那位,她是想通过状元的名号把《高考宝典》的名声传出去不错,但绝对不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扯起一抹笑,林梧问,“哦?你怎么知道我是《高考宝典》的编撰者?”
李校长显然已经急疯了,这种时候,在摄像头底下,在记者的笔杆子底下,怎么可以随便说话,这林梧同学还是太年轻了啊,他接过话头,“这位记者同志,请问你说的《高考宝典》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们今天采访的是省高考状元,可不是你说的什么编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