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曹雪芹的卒年,产生分歧的原委第章 “索书甚迫”事件的真相
3曹雪芹的卒年,产生分歧的原委
最早由胡适始,俞平伯、冯其庸等人坚持,根据甲本第一回的一个脂砚眉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516],主张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说。
周汝昌则据《懋斋诗抄》、《四松堂集》的考证,认识到癸未年间曹雪芹还在世,因而推迟到1736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22601-602]。
壬午有据,癸未成理,多年来难以定夺。忽有金品之2012-04-17的新浪博文,有:“长时段超大样本历法数据研究,彻底证伪脂评关于《红楼梦》成书和作者生平的信息。从1584至1881年共297年,这是《红楼梦》成书过程和作者生存活动最大的可能区间,有4个壬午年,是1642、1702、1762、1822,都没有除夕。从而证伪了‘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条重要脂批”[40]。
这样一来“壬午除夕”一说就理既不存,据又失守了。新的问题是脂砚为何这样作“伪”?金品之道:这“显系脂砚后来再读时的补记,很可能误记。况‘八月’竟然写成‘八日’,已是明证”[40]。
4“索书甚迫”事件的真相
前已知,曹雪芹在己、庚两本抄出时在世。在戚、蒙两本抄出时也还仍在世,在蒙本侧批中逝世。侧批是抄成后慢慢添加的,蒙本在脂砚斋的手中保留了很多年,它的侧批跨越在了曹雪芹生前和逝世以后。
庚本第二十一回,有壬午年间“索书甚迫”一条很长的眉批,用“感慨悲愤,心常耿耿”,透露曹家被某一权贵大人物,在壬午1762乾隆二十七年被逼索书。注意到这一件事和“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同在壬午年,而那个壬午年又没有除夕,令人窥探到了曹雪芹死因的异样可能性。
此事的起因,有周汝昌《曹雪芹小传》给的一故事:“二十五年春天,为了加强管教,乾隆不得不亲‘幸’(皇八子)永璇府第,发现了《石头记》并挟其一册而去,致其大惧,急谋删改进呈云。显然,这是《石头记》未有刊本、流传未广时候的事情”[26174-175]。乾隆二十五年即庚辰本的1760年。
旁证有张宜泉《题芹溪居士》:
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
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
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本立羞。
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曹雪芹擅画,这诗应是受邀题在曹雪芹画的一幅家居风景画上的。此诗被周汝昌安排在1761辛巳乾隆二十六年[22592-593]。可知张宜泉作为曹雪芹晚年好友,知道曹雪芹有过如同李白和阎本立那样被皇帝“苑召”,皇帝亲为“羹调”的事。推测乾隆看过“挟其一册而去”的《石头记》,和“急谋删改进呈”本,迷入了曹雪芹女儿传奇的迷魂阵,在辛巳年命人找到了曹雪芹并带进了圆明园“苑召”,当面向他要全本的《石头记》。
尾联:“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称得“古来谁得似”的白云句者,是王维《送别》尾联:“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是一首送别和羡慕隐士朋友的诗。可知“野心应被白云留”意自己也是白云,因此留住了一位桀骜不驯的隐士意。由此推知曹雪芹在辛巳年被“苑召”后,为了躲避乾隆“索书”藏到了张宜泉家里。这样就有了辛巳年秋冬敦敏的《访曹雪芹不值》一诗:
野浦冻云深,柴扉晩烟薄。
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由诗意可知,曹家人有保密的范围,这事硬是没有透漏给敦敏,只说雪芹出门了,令敦敏不仅白跑,并且在曹家白白等到了夕阳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