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收抚董袭
典韦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谁说要处置你了。我大哥只想让你们归到他的麾下,把你们这些豫章的郡兵重新整编一下,还打算封你个官当当。你个不识好歹的东西,幸好老子手快,要不然混战起来,那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呢。”
董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的可是当真。我还以为是那王獒想出什么歹毒的计策,想要将我等一干弟兄都诓骗到南昌再不利于我。”
魏延半天没说上话,这下可是逮着了机会。
“本将一来便告诉你是奉新任太守的军令前来与你换防。太守大人顾念你等驻守此处,抵御山越多年,特遣本将前来与你交割。你倒好,不分青红皂白,不识好歹,竟然想要违抗军令。若非典韦将军神勇,两军当真开战,死伤的都是我豫章的兵马,岂不是让那些山越刁民耻笑。倘若是那前太守王獒命我等前来,你如今焉有命在?此等抗命犯上的大罪,理当问斩。不过,本将念在太守大人赏识与你,本将便将你解往南昌交给太守大人处置。你可有异议?”
董袭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确实是自己担心王獒加害自己,一时鲁莽才把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倘若真是王獒设计加害自己,典韦早就一枪结果了自己,哪还有这闲工夫给自己解释这些。于是连忙跪地认错。
“两位将军,都是末将一时糊涂。若是早知这是真的,末将也不敢违抗军令呀。”
魏延道。
“你违抗军令多年,我看你是上瘾了。”
“啊?不不不,将军取笑了。末将哪是违抗军令,不过是使了些小小手段,让那王獒不得已,才令末将驻于鄱阳。”
典韦听东西说使了小小手段,顿时来了兴趣。
“不知你使了何种手段逼那王獒就范?”
董袭见是典韦问话,赶紧恭敬答道。
“回将军,这鄱阳城中有个会稽王氏的远支,据说论辈分还是王獒的叔叔。末将便以这个王獒的叔叔要挟他,只要不发粮草就去找他叔叔要,若是将自己调走,就去当山贼,第一个就劫了王獒的叔叔。”
典韦听完大笑道。
“哈哈哈哈……原来你小子还会玩阴的。可这个姓王的怎么不搬到别处去,那样你不就威胁不到他了吗?”
“将军有所不知,那姓王的在鄱阳家大业大,那是说走就能走的。他要是搬家只怕半个鄱阳都要搬空了。”
典韦一脸愤愤不平,张口道。
“此等人家多半都不是好东西,当真劫了他也无妨。”
董袭顿时觉得找到了知音,从地上站起来。
“将军所言极是,这王家在鄱阳一带有钱有势,家中养着不少家奴和私兵。子弟在鄱阳周边也都是仗势欺人,无恶不作。”
典韦越听越气。
“那你还留着他们作甚,何不早早将他家洗劫了,也不用担心粮草了。”
董袭一听,这哪里是个将军,这分明就是个强盗。
“将军,当真如此,我等便只能上山为盗了,那这鄱阳的百姓可就要受到山越的祸害了。末将岂能图一时之快,便不顾百姓死活。”
魏延听董袭此言,顿时对董袭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听你所言,倒是个正直忠义之人,也不枉太守大人看重。看在你对兵卒百姓有些义气的份上,本将便给你解了绑缚。”
说罢,魏延起身,亲自给董袭解开了绑绳。
董袭脱了绑缚,赶忙冲着魏延和典韦深施一礼。
“二位将军,董袭一时莽撞,有眼无珠,冒犯了二位将军还望恕罪。董袭愿率所部兵马返回南昌听候太守大人调遣。”
典韦闻言,当即起身。
“嘿嘿,俺老典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俺大哥说了,这次让俺来就是为了擒住你,带你回南昌。既然你肯带兵回去,俺老典的差事也算是办完了。就随你一同回南昌去见我大哥。”
董袭疑惑了半天了,这才想起问典韦。
“将军,末将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
典韦咧着嘴,满不在乎的笑道。
“啥事?只管问便是。”
董袭脸上稍稍有些尴尬。
“将军,太守大人不是您的兄长吗?为何太守大人姓李,您姓典?莫不是您与太守大人是结义兄弟?”
典韦听董袭提到结义兄弟,顿时不悦。
“结义个屁,俺和大哥可是亲兄弟。”
董袭见典韦发怒,赶忙施礼道歉。
“将军息怒,末将只是瞎猜。原来您与太守大人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呀。”
董袭这么想也是汉朝的女性相对于后世的历朝历代的女性而言封建礼教约数较少,在婚姻方面的自由度也较高。汉朝的女性改嫁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甚至就连皇帝也不介意娶一个嫁过人的女人。
最为著名的当属汉朝的第四位皇帝汉景帝刘启的二任皇后王娡,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
王娡之母臧儿家虽为燕王之后,却早已家道中落,后来臧儿嫁给槐里的平民王仲为妻,生一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长女王娡,次女王皃姁。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
后来还武帝刘彻登基之后,不仅认田蚡这个同母异父的舅舅,还封了田蚡为丞相。就连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也被汉武帝从民间寻回相认。
正因如此,董袭也理所应当的将典韦与李虺的关系想成了同母异父的兄弟。可这却让典韦更加生气。
“同母异父个屁,俺是俺娘生的,俺大哥是俺大哥的娘生的。只是俺娘是俺的娘,也是俺大哥的娘。”
典韦说的稀里糊涂,董袭听得晕头转向,更加的摸不着头脑。魏延见典韦越解释越乱,怕再说下去,典韦要急了。赶紧让典韦坐下,将董袭拽到一旁。
“典将军与母亲逃难途中被主公收留,又拜了典将军的母亲为义母,这样典将军就与主公成了兄弟了。听明白了吗?”
董袭这下才算是彻底搞明白了,恍然大悟道。
“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都怪我,末将这厢赔礼了,典将军切莫生末将的气。”
魏延也帮着董袭劝典韦,这才让典韦消了气。
现在魏延算是与董袭换防,已经成了整座大营的主人。双方已经解除了误会,魏延便命人设宴,算是为董袭和典韦践行,同时也缓解一下典韦的火气。
果然,酒宴一上,烈酒入喉,这气氛立刻便缓和了不少。典韦几杯酒下肚,火气也彻底消了,三人推杯换盏,酒兴正浓。典韦本身就是好酒之人,自然来着不绝。魏延今日顺利接防,也心情畅快,杯杯尽,盏盏干。董袭虽不是头一次喝到云中仙,却也是因为这云中仙的价格太高而很少能喝的着,今天算是放开了往肚子里倒。这一下,没过多久,三人便开始话多舌短,尽显醉态。在魏延和典韦的怂恿之下,董袭很快便答应投效李虺。
第二天一早,董袭和典韦整顿一千郡兵朝南昌进发。一路上,董袭和这一千多兵将每个人都感到十分激动。在鄱阳被迫呆了好几年,总算是可以正大光明的回到南昌了。
由于兵将个个兴奋,行军时也如同脚下生风,第三日正午便赶到了南昌城下。
只见李虺带着一众文武正在城门外等候。典韦带着董袭来到李虺面前,给李虺介绍董袭。
“大哥,这位就是董袭,如今已答应投效大哥,与文长换防之后便随俺一同回来了。”
董袭见状,知道是李虺亲自前来迎接,心下颇为感动。不待典韦介绍李虺,已上前两步,单膝跪地,抱拳拱手。
“主公在上,董袭愿追随主公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李虺没想到董袭一见面便认主归顺,还有点没反应过来。这可比想象中容易多了,看来还是典韦用对了。
旁人不知道,可李虺却是心知肚明。董袭的武力按照游戏武力值设定大约是在八十五上下,属于二流中档的水平。与典韦至少九十六以上的超一流水准相差至少两个档次,若是真刀真枪的对阵,典韦在神力加持之下,恐怕就能将董袭给秒了。
像董袭这样的武将自然是钦佩强者,看着顺利的情况,多半是被典韦的武艺彻底镇服了。
不过从董袭的表现来看,与魏延当初认主时同样都比较爽快,反观李严和阚泽都是明显有些犹豫。这次判断,这文官的归顺是要比武将困难许多。
有了董袭的投效并带回了一千郡兵,驻守在南昌的另外两千郡兵见董袭奉令换防返回了南昌,也都在接到整编的命令之后率军出营,赶赴校场。
董袭与三千郡兵来到校场,列队完毕之后,却见一队近数百人的黑甲步兵早已在将台之下整齐的列队。这些郡兵不明所以,一个个面露疑惑之色。
由于魏延的暂一团还没有配发藤竹复合甲和钩镰枪,用的还是官军的制式装备。所以董袭还没见过这种清一色的黑色符合战甲武装出来的兵马,因此对于这种装束也是十分好奇。
李虺带着典韦、周仓、郭靖、戏志才、李严、阚泽等文武立于点将台上,看着场中这些一看便知疏于训练的郡兵。
过了几息时间,李虺朝郭靖使个眼色。只见郭靖下了讲台,来到黑甲步兵队列之前,开始下达一系列的口令。
随着口令的下达,队列的第一排开始以正步走的方式向前行进,行出五步之后,第二排紧跟着也随着第一排的节奏开始正步向前。随后,第三排,第四排……直到倒数第二排走出五步之后,所有的兵卒同时停步、靠脚。紧接着,全场安静,听不到一丝杂乱之声。
郭靖随即再次下达命令,所有兵卒整齐划一的原地向右转,再次开始一列一列的正步向前。直到每名兵卒的前后左右全都间隔五步的距离,完成了队形的变化。
紧接着在郭靖口令下达之后,整个阵列中的每一名兵卒同时发出一声大吼,其声势有震撼天地之感,令这三千郡兵猛然被这股气势所摄。随后,伴随着有节奏的呼喊,兵卒们开始了整齐划一的操练枪术。这种操作是董袭及这三千郡兵完全无法想象的。
在董袭看来,自己这位新认的主公手下简直就是兵强将勇,不仅仅是有典韦这样的旷世猛将,还有如此精锐的士卒。倘若这样的军队能有五千,那简直就是战无不胜。区区山越,根本就无法染指豫章郡。
只是董袭不知道的事,这样的精锐,李虺的手里竟然有超过两万之众,甚至还有两千这样的装备精良的骑兵。
枪术的操练结束之后,接着又是齐步走,然后伴随着劈枪的动作变换成正步,通过点将台。
如此一连串的操作,完全颠覆了董袭和这三千郡兵的三观。他们根本没想过,这兵居然还有这样当的。这是要如何的训练才能让军队达到这样的精锐程度。
殊不知,汉末三国时代的军队,通常都是不会进行每日操练的,只有最精锐的大汉北军才会进行三到五日一次的操练。这已经是极高强度的训练量了,原因主要还是粮食的问题。
每日操练,兵卒的体力就需要快速的消耗,同时也要快速的补充。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这样高强度的训练。
地方的郡兵,由于粮草供应仅仅够吃饱肚子,所以操练的频率是非常低的,通常十日一练就算是很不错了。有的地方甚至要半个月乃至一个月才会操练一次,这也就导致了各郡的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这在日后的诸侯混战中就能明显的体现出来。
而李虺早在中平元年之时便已经开始了正规化,高强度的军队训练。即便是二线的生产建设兵团,在农闲的时候也是半天操练,半天从事生产。相比于这些郡兵来说,整体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