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班师回山
刘辟等人也很清楚黄巾军的战力如何。本身就缺吃少穿,又是中了官军的疲兵之计,在经过一番突围,早就筋疲力尽,若是再遇上官军的话,那就只能束手待毙了,也都纷纷点头。
但是龚都却想着另一件事,起身拱手道。
“主公。我等突围之时,还有何仪,何曼兄弟两人一同断后。只是这兄弟二人与两万多兵马被官军冲散了,突围之时,我等已有约定,如若事不可为则转而东渡颍水转入陈国境内。末将想前往陈国一趟,寻访何仪,何曼兄弟二人。若二人尚在,则劝说二人来投主公如何?”
李虺一听又可以划拉到何仪、何曼兄弟俩,这可是好事呀。而且历史上,皇甫嵩、朱儁在剿灭汝南黄巾之后就是转战陈国,肃清了那里的黄巾残部。如果历史没有忽悠人的话,搞不好就是去剿灭逃出包围的何仪,何曼兄弟二人,和随同他们逃出包围的黄巾军残部。要是这样的话,那还真得快点让龚都前去寻找并劝说两人来投。
李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多收拢被官军击败的黄巾军残部,快速的壮大自身的实力。至于这些黄巾军的战斗力问题,眼下都不是最重要。李虺更倾向于将这些黄巾残部直接军转民从事劳动生产,或者组建半军事化的“生产建设兵团”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
既然龚都的提议符合李虺的战略规划,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李虺不能表现的太过急色,而且也太不通情理。
“龚将军之言,正合我意。如果不是怕龚将军辛苦劳累,我是真想让将军天一亮就启程前往。只是征战一日,将军着实劳累。不如先回山寨休息几日,将军在启程上路如何?”
“主公,我等的性命皆仰赖主公此番救援,区区劳累何足挂齿。待明日用过早饭,主公许我挑选十几匹好马,我只带数名亲兵,轻装简从出发即可。如今之势,当抢在官军之前找到何仪,何曼兄弟二人,晚上几日,只怕是去也无用了。”
龚都的思路十分清晰,也估计到了官军有可能会进剿逃入陈国的黄巾残部,所以力争马上前往陈国。
其实李虺也是巴不得龚都现在就动身,连早饭都别吃了。越早行动成功的几率就愈大,可是出于人情世故的考虑,还是得让龚都吃饱喝足再去陈国才算是通情达理。这做主公可是要费不少脑细胞的。
“既然龚将军有此诚意,便依将军之意。今夜缴获的战马,将军只管去挑。我再让人给将军多备些干粮和川资,希望将军马到成功,带两位何将军归来。”
刘辟和黄邵本来也想一同前去,可是三人刚刚归附就要齐刷刷的离开,不免会引起旁人猜忌。故此,二人便没有提及同往陈国的话题。再说,这里还有近两万的黄巾残部,两人留下来帮助主公招抚这些人也算是一件功劳,又何必去抢龚都的功劳。
李虺和众将商量了一下如何招抚和稳住这两万黄巾的细节,又告知了龚都山寨的具体位置,以及联络的方式等注意的事项,不久天就亮了。
刚出锅的马肉包子,让大营中所有人都直流口水。而大多数人从来就没见过包子,只是被那特有的香味刺激的整个消化系统进入了亢奋状态,随时都可以对进入系统的食物加以分解。
其实包子就是诞生在汉末三国时代,是有智慧的化身之称的诸葛亮发明的,只是诸葛亮给它起的名字叫“馒头”。这个名字在李虺看来更多的应该是取“瞒头”的谐音,因为做这种“馒头”的主要目的是祭祀泸水。
诸葛亮平顶南中,七擒孟获,稳定了蜀汉的后方之后准备返回成都。到达泸水时,泸水中巨浪滔天,鬼哭神嚎,根本无法渡过。有当地人解释,是因为诸葛亮在南中造了太多杀孽,需要用人头祭奠。诸葛亮自然不忍杀人以祭泸水,无奈之下以面饼包裹肉馅做成人头的形状用来祭祀泸水,并取名“馒头”。于是泸水风平浪静,诸葛亮于是率军渡过泸水,返回成都。
后来人们便开始沿用这个名字,而指的却是包子,并不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馍馍。至于被后世称之为馒头的馍馍,实际上在古时被称为“炊饼”,也就是武大郎卖的那个东西。
既然诸葛亮要在几十年之后才会发明“馒头”,李虺索性直接就将之命名为包子,也省的后世再去争论“馒头”、“包子”、“馍馍”之间的关系。
有了颍川之战做包子的经验,李虺在安排后勤部队包包子的时候直接加入了大量的野菜。只要味道调的好有了野菜,包子里就有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和维生素。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搭配更健康。从李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包子能节省不少马肉,可以多包几顿。
当有人先领到包子开始大口咀嚼的时候,简直要疯狂了。这些黄巾军绝大多数都是贫苦出身,能够吃上饱饭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渴望了。这种包着马肉的包子,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神仙才能吃到的美食。
为了不让这些饿极了的黄巾军吃得太猛,把自己给撑死。李虺吩咐每个人只许吃两个包子,行军途中每三十里再发两个包子。这一招在招降颍川黄巾的时候已经用过了,非常管用。不但保证了这些黄巾军不会因为没有节制而撑死,又补充了相应的能量行军。而且,为了能够再吃到包子,一路上几乎没有人会离开队伍,并且连掉队的都很少。
有了成功的经验,对于招抚这支近两万人的黄巾军来说就容易多了。再加上刘辟和黄邵这两个在汝南黄巾军中有威望的将领出面组织协调,大多数黄巾军都吃到了包子。在食物诱惑的作用下,对于前往石猿山也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
龚都在吃过包子之后,就挑选了马匹带着七、八个亲兵先行出发奔陈国去了。李虺也督促着独立团拔营起寨,等黄巾军都吃过早饭就启程上路。
约莫辰时光景,大军终于开拔了。大约百里的路程,如果单是独立团的话,凭借严酷的体能训练成果,只需要一天就赶到。可是现在多了将近两万黄巾军,这些人本身体质就差,又连续被官军用疲兵之计熬了几天,昨天突围又征战了一天一夜,几乎已经到达了体能的极限,想要急行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虺只好将这百里的路程分作两天,但是第一天必须行军六十里,尽量多赶一些路,远离官军斥候的探查范围,这样就可以消失在皇甫嵩和朱儁的视野之中了。
两天的行程,大军回到了石猿山。进入山中之后,这些汝南黄巾军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包括刘辟和黄邵也是看什么都新鲜,不过两人毕竟是有些见识,还保持着相对的镇定。
李虺凯旋回山,戏志才带领众将前来迎接。寒暄之后,众人来到了扩建的议事大厅。
“主公此次汝南之行,收获颇丰啊。两万兵马,两员大将,我石猿山渐成气候,主公所图大业必可实现矣。”
戏志才已经感觉到,天下大势正在按照李虺两年前的预测发展,李虺两年前的计划也在不断地实现。虽然名义上他们现在是山贼,可事实上,这个天下还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势力在低调的壮大。其规模已经不亚于一般的县城,只不过是在一座山中。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对于中原战场的三大黄巾势力都能有所覆盖。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轻松的从这三个战场得到李虺这个集团目前最需要的资源—人口。
“志才莫要恭维我,这一次多亏了管亥,周仓和张晟奋力杀敌,才营救出这两万多黄巾残部。又有刘辟、龚都、黄邵几位将军真心归顺,这才使这些黄巾残部顺利归降。今日当设宴为此战的几位将军庆功。”
李虺一声令下,议事厅中当即开始摆设酒宴。
“主公,为何这里只有两位归顺的黄巾军将领?”
戏志才听李虺提到了三个黄巾将领的名字,可自己只见到了两个,不觉疑惑。
“龚都将军前往陈国寻找失散的两位将军和麾下兵马去了,待寻到这两位将军之后,劝说二人率兵马一同归顺我山寨。”
众将一听还有两人要带兵来投,更加兴奋不已。这样汝南之战就收降了五名黄巾将领,不止两万多的兵马,石猿山的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酒宴开始,众人纷纷开怀畅饮。刘辟和黄邵是头一次喝“云中仙”这种高度的白酒,这一下,两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从前喝的到底是不是酒。只是,两人还不太适应高度的白酒的酒劲,再加上死里逃生,心情又很放松,很快便醉的不省人事,一个个的都被抬着回到安排好的房间去了。
汝南,西华城南官军营寨,中军大帐之中。皇甫嵩和朱儁正在商量向朝廷报功之事。
“公伟兄,此次剿灭汝南黄巾,又斩了贼首彭脱,总算能向朝廷有所交代。再加上西华城中还有不少黄巾贼抢掠来的钱财,将这些钱财送给大将军和太傅一部分,此番剿贼之功就是囊中之物了。”
“义真兄,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大将军和太傅最想要的自然是袁术这小子能够立下战功,剿灭黄巾之后便可论功行赏,给袁术谋个晋身之资。”
“唉,公伟兄,此事我岂能不知。只是袁术这个纨绔子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此次若不是他贸然渡河,那两千多骑兵岂会尽数丧失,还搭上了孙坚的两个手下。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义真兄,此子的斤两老夫自然知晓。可如今他在军中,一切都系于你我之身。他若无功,你我此番征战也是白忙。这斩杀彭脱的功劳,索性就给了他,再令他携彭脱首级返京,向朝廷报功。顺便再将我等的礼物交于大将军和太傅,如此我等的功劳也就做实了。”
“公伟兄,这斩杀彭脱的功劳还是给孙文台更合适吧。此番孙文台带兵助战,又救了袁公路,自己却折损了两员大将。我等也得补偿一下,以免寒了孙文台之心。如今你我麾下皆无可用之将,若孙文台寒心而去,往后的战事只怕无人可用了呀。”
“义真兄所言有理,只是孙文台无权无势,岂能与袁术四世三公可比。得罪了孙坚,也就是他孙坚一人。若得罪了袁术,那可就不是袁术这一个人了。”
皇甫嵩听朱儁这么说了,也觉得实在是不甘。原本一个彭脱的首级,二人倒也不在乎。颍川之战时,两人莫名其妙的就捡了一个斩杀波才的功劳,这个彭脱的首级给谁都无所谓。只是颍川之战中,两人的副将全部阵亡,二人手下没有了可用之将。
虽然朝廷派了一个袁术来,可一战就损失了所有的骑兵,可见其人并无真材实料。好容易来了个有本事的孙坚,也被这个滥竽充数的袁术拖累的损失两员大将。
按理说,彭脱死于乱军之中,功劳自然是归主帅所有。可袁术本来就是混功劳来的,没有功劳肯定是打发不走的。说不定将来还要添乱。孙坚倒是可用之才,可如果不给点好处又怎么会死心塌地的为二人出力呢。万一孙坚心灰意冷,离开军中,再有战事就只能靠皇甫嵩和朱儁两位主帅自己拼命了。
两人权衡利弊,还是决定先打发了袁术再说,至少打发走了一个只会添乱的。至于孙坚,只能先想办法安抚一下,然后再给孙坚找机会立功吧。反正马上又要转战陈国,去扫平流窜入陈国的黄巾残余,孙坚有的是立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