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屯田之害,在于士族(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封建王朝,历朝历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几乎所有的皇帝,都认为天下土地和百姓,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即便爱民如子的朱元璋,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总在自以为的合理的分配土地,自以为合理的在分配地权。殊不知,久而久之,官逼则民反。
“皇爷,该用膳了。”
朱元璋还在思考,毛镶冷不丁的说了一句。
朱元璋点点头,满脑子都还是地的问题。
事实,确实就如陈则武所说的那样。屯田,一定逃脱不了被商人士族所把控的命运。
朱元璋原先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觉得。因为他觉得,没人敢这么做。
从他的手里抢权力,无异于找死。
可是,现在朱元璋想明白了。终有一天,他会龙御归天。那么,后世之君,还会有像他这样的魄力吗。
他是开国之君,可以无所顾忌。
但是,他的子子孙孙们,却要有很多的顾忌。
“先用膳吧,今日你就在咱这儿。”朱元璋指了指满桌子的菜。
本来,他是要让朱允熥过来吃的。可是,照现在的情形来看,只能便宜陈则武了。
朱元璋举起银筷子,还没有伸进盘子里就又去问陈则武,“崇祯,就没有意识到,士族之害吗。咱记得,他说百官误他。难不成,真的临死前,他才醒悟。若是如此看来,也是个昏君。”
崇祯昏吗,陈则武的答案至少是否定的。
充其量来说,崇祯是一个庸君。不敢做事,没有魄力的庸君。
如果放在太平年代,崇祯做的,反而不会比明朝很多皇帝要差。错就错在,明末那个需要杀伐果断的皇帝的时代,却出现了崇祯这样优柔寡断的皇帝。
“崇祯十四年,崇祯在接见孙传庭时,说了这句话:全天下之事,既明矣。若乃东林党人,能为国事,朕亦不至于此难。”
“其实那个时候,还不算晚。只要,崇祯只要杀伐果断,罢黜朝中的东林党人。可是,崇祯不仅没这么做,还把兵权给了东林党人。”
对崇祯,陈则武更多的只是同情。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帝王系统教育的藩王,做成这样,似乎已经不错了。
但用人不当,再加上真的无人可用。因此,也可以说,崇祯只是加速了明末的困局,咎由自取罢了。
酒杯中的清酒,泛出酒花。似乎,朱元璋并没有心思去喝这杯美酒。
那么长时间以来,陈则武和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明亡于士族,亡于耕地。
朱元璋也确实可以看到,陈则武一直在这方面去努力。可,人性就是,朱元璋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决定。
“因此,你是要咱,否了夏元吉。”朱元璋淡淡的开口。
陈则武轻轻点头,没有说话。
“你知道,皇上为何要召见夏元吉吗。”朱元璋再问。
这一次,陈则武选择了摇头。
朱元璋盯着陈则武的眼睛,“因为,你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为了天下万民,为了大明朝。却没有一点,是为了皇上。这么久了,皇上一直在按你的想法去治国。朝廷压力,都是皇上他在替你扛着。”
“即便如此,他却看不到丝毫的进展。咱知道,你在做事。所以,咱从来没苛责过你。可是皇上,他却看不到结果。他看到的,只是你在不停的用钱,不停的施政。”
朱元璋又笑了笑,“他是咱儿子,咱了解他。皇上一直在放着你去做事,可是夏元吉,让皇上害怕了。他不想看到,第二个陈则武的出现。”
“你,明白吗。”
确实,朱标从夏元吉的身上,看到了陈则武的影子。
出现两个陈则武,且不说旁人,这两个陈则武也会斗的水深火热。
这样所带来的影响,是朱标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让夏元吉远离陈则武。
陈则武有些迷茫,“臣,不解。”
朱元璋咀嚼着嘴里的菜,还没咽下去,“你的所作所为,在皇上看来,是在固本,也是在夺权。皇上,他不怕你夺权。但他怕,夏元吉夺权。”
不怕陈则武,因为朱标的手上,有太多陈则武的软肋。
可是对于夏元吉,如果想让夏元吉做事,那就得放权。放权之后,再收回来就会变得很难了。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陈则武朱标还可以掌控。出现两个,就很容易失控。
因此,朱标绝对不允许,有第二个陈则武的出现。
所以,朱标把难题扔给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