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波平
今日的安州可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据说那洞明书院的钱夫子,被刺字判了流刑,要发配到了三千里外的高昌。
文人大都体弱,而且那夫子已经年至花甲,别说三千里,怕是三百里都走不出去!
虽然万闻栏到此时还没有动静,但坊间已经充斥了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安州众人也都听说了部分原因,说是那钱夫子苛责女娘,行为无端,至使求学女子郁郁丧命。
那女娘的弟弟刻意拜在钱益名下,收集证据,记录言行,一状告在了前来巡查的少卿头上。
昨日府衙开堂,据说那钱夫子起初并不放在心上,还是款款而行,悠然而去的,只不过再也没有机会出来。
而前几日和他在固海楼起了口角的女子,后来倒是被放出了府衙,还有人看见她上了那少卿的马车。
这次,洞明书院也不只是折了一名夫子,据说府尊李大人还下令斥责了院长,说是其管束无力,难培社稷之栋梁。
书生文人以名节为重,这一场事发,整个洞明书院的声名在昭国来说便是逢了灭顶之灾。
还有从这书院出仕的各个学士,处事发声时免不得在同行面前声弱。
此时,府尊李如的书房。他的常随侍官忍不住问道:“大人,按照律例也能保一保的,怎么会把钱老直接判了流刑?”
李如看着多年相陪的侍官,也不保留,直接说道:“虽然我和那钱益也算交好,只是,怎么说,我座下的位置都是天家给的。”
他食指伸出,向上指了指。
“此番那万倚来安州,都不用细想,就是奔着古礼一派来的。那钱益也算倒霉,正正撞在了人家的刀口上。再说,前日京中来了消息,说是圣上斥责古礼一派方学士倚才傲物,不见天颜,怎么说,我等也得应和应和圣人的呀!”
那侍官这才恍然大悟,他点了点头,回复道:“那这样也好,处置了钱益,想必那位少卿大人也没了其他事,便会离开我安州,这也免得小人还要小心招呼,担惊受怕。”
固海楼内,二楼一雅座,万倚单独坐在桌旁,正端着一杯茶细品,黄一北站在一边,临窗而望。
似是看厌了眼前的风景,黄一北转过身来,对万倚说道:“此次还要多谢万少卿援手。”
“各取所需罢了。”万倚放在唇边的茶杯一滞,顿了顿说道。
“与你而言,可能微不足道,只是顺手的一件小事,但确实解了我此时之困。无论如何,我都欠着你一份人情。”黄一北向着圆桌走来,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继续说道。
万倚看了她一眼,没有作出回应。
黄一北喝了一口茶后又补充着说:“我也决定了,今日便会离开安州,前往一众阁述职。倘若此行不顺利,我便会辞去这差事,离开一众阁。久不归家,也是时候回去看一看了,正好是个机会。”
她拿起杯子,三两下将茶水喝完。
“若此次述职,能顺我心意,我也是不愿意再藏身于众的。该是我的,还是应当拿回来的。就像你说的,说不定结果会更好呢!”
就这些年的经历来看,平民白身行抚灾之事,实是难上加难。经此一事,黄一北也想明白了,权势利禄虽不是她所求,但若能用手上的权力去行好事,必是能比现在的情势好许多的。
万倚听到这,看着黄一北,笑着回道:“那我在这里就先行恭祝了,但愿彼时路,能成同行者。”
黄一北也抬头看着万倚,点点头,复又问道:“要一道离开安州吗?”
万倚摇了摇头。
“还有一点小事要处理,你且先行吧。”
黄一北点点头,也不再多作逗留,站起身来走出了房间。
看着黄一北下了楼,走出固海楼,守在门口的清萍进了雅间,看着闲坐在桌边的万倚,忍不住开口问道:“女君,此间事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离开安州了”
“这钱益一判,此次安州古礼这一派,便不能挡着詹长侍的路了。只是离开之前,我们还得去见一个人。”万倚回答道。
清萍满是疑惑,虽然来安州不久了,可也没见女君与谁相交好,且事情也都结束,并无哪个环节有误需要交流解决,女君这是要去见谁呢?
她也不敢多问,只静静地跟着女君。
主仆二人乘了马车,一路朝城南驶去。到了一座小宅子门前,便看见一少年人候在那里,马车也在这停了下来。
万倚掀了车帘,那少年赶紧作揖躬身,问候道:“少卿大人。”他也不抬头,垂眼对着马车。
“此番多谢万少卿相助。如此,长姐便可无恨长眠了。”少年恭敬地说道。
万倚看着眼前之人。身材瘦削,却站的挺直,不过十来岁的年纪,愣是有着不可忽视的沉稳冷静。
她轻声回应道:“同为女子,又忝居此位,分内之事罢了,不知小郎君今后有何安排?”
那少年终是抬起了头,却也不敢直视万倚,只看着马车车辕。
“这件事了了,学生定是得罪狠了洞明书院的,安州怕是没有学生的求学之路了,我便想着同父亲归家,一起做点生意。”他恭敬地回答道。
万倚盯着他瞧了瞧。小小少年眼中似是有些遗憾,却没有在言谈中表现出来,字里行间强撑着一份无碍于心的淡然。
可惜了这一块璞玉了,万倚心道。
于是,她对这少年说道:“我倒是在京都青莲书院有点薄面,只不过此去京城路远,你可嫌舟车劳顿?”
听此,那少年忍不住看向了万倚,又小小地向前走近了两步,乖巧地道:“怎会嫌弃,万少卿已是我家恩人,此番又欲助我前程。我又怎会如此不觉好?学生,只是不知如何为报。”
“不求你有所报答。你我之间已有故旧,此去京城,青莲书院亦因着我的缘故,多有挫折艰辛,并非一片坦途。”万倚补充道。
“学生知道了,定然勤学不辍,但求今后,能为大人略尽绵力。”
听此,万倚缓缓点了点头。
“那便去吧。我会去信于青莲书院,这秋日,你便入学吧。”
说罢,她放下车帘。紧跟着,马车又动了起来,慢慢驶离。
少年还站在门口,望着远去的马车,久久不动。